甘肃天水麻辣烫火出圈的秘诀不仅有新鲜诱人武山蔬菜,还有筋道爽滑的武山土豆粉。武山县榆盘镇是全省马铃薯之乡、全市优质马铃薯良种繁殖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2万多亩。用榆盘土豆制作的粉条久煮不烂,吃起来软绵又不失劲道,被网友戏称“得粉者得天下”。此外,四门手工贡醋、武山鸳鸯一带的伏油椒都是天水麻辣烫的“灵魂伴侣”。
为了确保宣传内容的丰富性和吸引力,武山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全媒体采编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用镜头和文字展现了武山蔬菜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珍贵瞬间,通过美食探店、制作美食教学视频等方式,挖掘了武山宽粉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其在天水麻辣烫中的独特地位。
同时,还邀请了当地的文化学者和民俗专家,对武山县的“十有”特色进行了详细解读和生动讲述,让受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武山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在武山融媒的宣传推介下,央视新闻《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中提到:“想要成就这一份香喷喷美味的麻辣烫,武山蔬菜和手擀粉、四门贡醋缺一不可……” 新华社客户端以《秀我中国·天水武山蔬菜申请出战》为题,通过短视频和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天然好菜、武山蔬菜。
“十有武山”物产丰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近年来,武山坚持把产业作为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的核心任务来抓,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通过完善产业奖补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建立合作社带动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夯实了群众增收基础。
现如今,武山蔬菜远销24个省市及俄罗斯、中东西亚等地,各类农产品也实现了“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以武山蔬菜为主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已全面建成。北上东北三省市场,西边销售到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市场,南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和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市场,均有武山蔬菜及各类农特产品的经销点。
这次“泼天的流量”让武山蔬菜、粉条等特色农产品大火,增强了武山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只麻辣烫中,在其他网友追捧的食材中,武山元素比比皆是。
创新形式,助力非遗文化璀璨绽放
在天水麻辣烫火爆的大背景下,同样火出天际的还有武山非遗捣蒜罐。从3月20日武山首场“千人捣蒜罐”在天水龙城广场展演,再到3月23日至24日,武山水帘洞景区举行的春游文化活动中,千人捣蒜罐舞的激情上演,武山融媒累计制作发布捣蒜罐的视频、新闻90多件。当时来武山的部分游客,他们就是奔着参与捣蒜罐,体验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