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广东考生不喜欢到外省上大学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经常回家喝汤,上火、湿热、肝郁、胸闷,没有什么是一碗汤搞不定的,如果不行,就多喝一碗!
1.木棉花赤小豆鲫鱼祛湿汤
木棉花为岭南春季"祛湿花",搭配赤小豆清热利湿、健脾消肿,刚好可以化解"回南天"黏腻感,
材料:干木棉花6朵、赤小豆50 g、白鲫鱼1条约400 g、蜜枣2颗、姜3片;
做法:
- 鲫鱼煎至两面金黄,赤小豆提前浸泡1小时;
- 所有材料入砂锅,加水2000 ml,大火煮沸转小火煲1.5小时;
适宜人群:舌苔厚腻、易水肿者。
2.鸡骨草茯苓瘦肉护肝汤
疏肝解郁、解毒利湿,春季肝气旺盛,鸡骨草清肝火,茯苓宁心神。
材料:鲜鸡骨草80 g、土茯苓30 g、猪瘦肉400 g、陈皮1瓣
做法:
- 瘦肉焯水,鸡骨草洗净打结;
- 所有材料加水2500 ml,煲2小时后加盐调味;
适宜人群:熬夜族、易怒口苦者。
3.五指毛桃薏米健脾汤
益气固表、增强免疫力,五指毛桃"广东人参"补气,薏米祛湿不伤正。
材料:五指毛桃50 g、炒薏米30 g、猪骨500 g、胡萝卜1根
做法:
- 猪骨焯水,胡萝卜切块;
- 所有材料文火慢煲2小时;
适宜人群:体虚易感冒者。
4.粉葛鲮鱼清热润燥汤
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春燥明显时,粉葛生津止渴,鲮鱼去骨火。
材料:粉葛600 g、鲮鱼2条、红腰豆50 g、蜜枣3颗
做法:
- 鲮鱼煎香装入汤袋,粉葛切块;
- 所有材料煲2小时,去鱼袋后饮用;
适宜人群:口干舌燥、颈背酸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