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瓜是按照成熟度而不是果实大小来采收的。成熟度很难判断,因为瓜蔓没有明显的离层。成熟度的分级主要是根据果实底色的变化进行分组,从绿色到带有黄色色调的奶油色。
商业成熟度分级:
①达到采收成熟度,没有后熟:果实底色为带绿色调的白色,无特有的香气,果皮多毛,无蜡质,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10%。
②达到采收成熟度,开始后熟:果实底色为白色,略带可辨别的绿色调,果皮略带蜡质,花蒂坚硬,没有或有轻微香气。这是首选的商业成熟度。
③完全成熟,底色为乳白色,略带黄色调,果皮有明显蜡质,特征香气明显。
质量指标:
形状良好,近似球形,外观均匀;
无机械伤、表面无疤痕和其他缺陷,无擦碰伤;
大小与重量相符合,表面有明显蜡质层。
采后处理和贮藏温度:7~10°C,在7°C下的储存寿命通常为12~15天,最多可达21天。
据报道,蜜瓜的最佳储存和运输温度各不相同。大多数建议使用7°C和85-90%相对湿度作为最佳处理条件。一般来说,如果成熟度较高或用100ppm的乙烯处理24小时,短期贮存和运输时的温度通常在2.5~5°C之间,在此温度下长时间贮藏会引起冷害,并且在转移至零售环境的温度下会很快显示出冷害的症状。
相对湿度:85~90%。高相对湿度对于防止失水和光泽度损失至关重要。长时间的高湿度或结露可能会促进表面霉菌的生长。
呼吸强度:
温度 | 0 | 5 | 10 | 15 | 20 | 25 |
mLCO2/kg·hr | NR | 3~5 | 7~9 | 12~16 | 20~27 | 20~35 |
乙烯生成率:
成熟度 | 级别 | µL/kg·hr at 20°C |
整果 | 1 | 0.5~1.0 |
2 | 1.0~7.5 | |
3 | 7.5~10 | |
鲜切 | 2 | 14~17 at 5°C |
3 | 21~25 at 5°C |
在大多数情况下,运输或贮藏采用CA气调对蜜瓜的作用一般,据报道,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自然后熟的蜜瓜呼吸强度更低,同时对霉菌额腐烂的抗性更强,保鲜期更长。已经证明,7°C下适宜的气体条件为3%O2和10%CO2。蜜瓜可以忍受10-20%的二氧化碳浓度,但会导致果肉起泡,出现碳酸味,这种碳酸味在果实转移到空气中时就会消失。
低O2(<1%)或高CO2(>20%)会导致无法正常后熟、异味和其他缺陷。
对乙烯的反应
在20°C下,100~150ppm乙烯处理18~24小时,可以使达到生理成熟度的蜜瓜后熟。未达到生理成熟度的蜜瓜,即使经过乙烯处理,也无法后熟软化,不会发育出特征性的感官品质。
采后病害冷害:通常在温度<7°C下储存几天后发生。蜜瓜对冷害的敏感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冷害的症状包括点蚀、褐变(红褐色变色)、无法正常后熟、异味和表面腐烂加剧。
冷害
冷害
病理性病害:与机械伤和冷害造成的伤害相比,病理性病害通常不是采后损失的重要原因。
通常,腐烂或表面霉菌是由真菌病原体枝孢菌、地霉、根霉、链格孢引起的,偶尔还有毛霉和镰刀菌。
酸腐病
特殊注意事项建议采收后立即进行快速强制通风冷却, 特别是采收时果肉温度超过27°C的情况下。预冷何时结束取决于所需的成熟度、运输时间和运输车辆的制冷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