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虫,即蜡螟的幼虫,是中蜂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敌害之一。它们以巢脾上的蜡质、蜜汁和花粉为食,并在巢脾上吐丝结茧,打洞穿出隧道,对蜜蜂的虫蛹造成严重伤害,导致大量蜂蛹死亡,出现“白头蛹”现象。严重时,巢虫的危害甚至会导致整个蜂群弃巢而逃,给养蜂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下是一些防治中蜂巢虫的有效方法:
- 保持蜂箱清洁:
勤扫箱底,确保箱内始终洁净。
对于老旧破损箱体,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替换。
定期更换无子的老劣旧脾,避免蜡屑堆积为巢虫提供生存空间。
- 优化蜂群结构:
保持蜂多于脾,促进蜜蜂对巢脾的保护效率。
不随意取蜜,避免把蜂蜜取尽,保持巢脾上有足够的储蜜以抑制巢虫的产生。
培养强壮蜂群,因为强群对巢虫有很强的抵抗力,即使受到巢虫的危害,损失也不明显。
- 巢脾管理:
使用新脾替换老脾,因为中蜂喜新脾、厌旧脾,且新脾不易被巢虫侵害。
提出的旧脾应及时处理,避免成为巢虫的滋生地。
- 蜂箱摆放与朝向:
摆放蜂箱时,应尽量使其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如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
高温时需遮阳以保护脾脏。
二、处理措施- 水浸法:
将空脾有序地放入容器内,注入干净的水,浸泡三天,以淹死巢虫及其卵。
为避免异味,可在水中加入5%的白醋。浸泡三天后取出甩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天,之后晾干备用。
- 烟熏法:
使用硫磺对使用过的空脾进行熏蒸处理,每脾使用2克硫磺。
熏蒸七天后再次进行,以确保彻底*死巢虫。
熏蒸完成后,用塑料布将蜂箱密封,以延长巢脾的保存时间。但需注意硫磺燃烧可能污染巢脾,影响蜂蜜品质。
- 日晒法:
将空脾斜靠在墙边,迎着太阳晒2~3小时。期间不时翻动脾面,利用高温迫使巢虫爬出。
晒脾时应选择有风的日子,以防巢脾脱落。同时确保地面无蚂蚁等昆虫,以免污染巢脾。但需注意此法可能无法一次性清除所有藏于暗处的虫卵,需重复进行2~3次。
- 冷冻法:
在冬季,可将空脾置于室外冷冻半个月以自然消灭巢虫。
在夏秋季节,也可将虫脾放入冰箱速冻2天,然后取出化冻半天后投入蜂群使用。此法既有效又省工,是推荐的安全治理巢虫的方法。
- 药物治疗:
使用防治巢虫的药物对脾进行喷洒以*死虫卵,但需注意药物可能污染巢脾并影响蜂蜜品质。因此,通常不推荐使用此法。若必须使用,应选择对蜜蜂无害且残留期短的药物,并按照说明书规范使用。
- 手动清除:
在检查蜂脾时,若发现“白头蛹”或蜂房内有丝状物的地方,可用牙签或小铁丝轻轻挑起,潜伏在底部的巢虫会立即爬出,此时可迅速捏死。
敲击蜂脾以驱除巢虫。提起蜂脾并轻轻抖落蜜蜂后,用起刮刀或木棒敲击脾框梁,使钻入蜂房的巢虫爬到脾面,然后迅速捏死。
- 割脾化蜡:
若巢虫严重成灾,蜂脾已受损严重且继续利用价值不大时,可以考虑割脾化蜡以*灭巢虫。但需注意珍惜花粉脾,可将其提出并冷冻保存或放入继箱中让蜂群继续保护。
综上所述,防治中蜂巢虫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通过保持蜂箱清洁、优化蜂群结构、加强巢脾管理以及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水浸法、烟熏法、日晒法、冷冻法等,可以有效防治巢虫的危害。同时,养蜂人还需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蜂群的健康与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