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长王刚爆炒猪肚,王刚厨师的爆炒猪肚

首页 > 民生 > 作者:YD1662023-04-18 17:10:43

“起初是生活,再提高到文化,再从文化升华到治国,最后归结到人生的苍凉,这个戏的成功就是从最底层写起,一步一步起高楼……”上世纪80年代留影,何冀平在创作剧本

夏淳老师当初不满意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初始剧本中所谓的“现代手法”,倒叙啊、意识流啊、不分幕啊,这些看似潮流的东西。夏淳老师说这不行,要搞就凿凿实实地弄几幕戏,该关幕的时候就关幕。不要什么意识流的这些东西,一句话,回到现实主义。当时夏老师还找到了我,让我帮忙督着小何(笑)。

我明白夏淳老师的意思,杂七杂八的这些都不要,老老实实的三幕大戏,加一个尾声。何冀平是有名的“快手”,三下五除二就又改了一稿,马上就得到了夏淳老师的肯定。就改了这么一次,应该说当时何冀平的主导思想,也不是要搞那些个(现代手法),你让回到现实主义,她顺手得很。我记得初稿剧本里,她还写了洋人带狗进聚福德吃饭的情节,这后来都删掉了。

厨师长王刚爆炒猪肚,王刚厨师的爆炒猪肚(9)

1988年,《天下第一楼》剧组正式建组创排之前,便集体前往位于前门的全聚德老店体验生活。

于是之老师当年是我们的院长,他对于剧本的意见是结尾煞得还不够,托不住这台大戏。原来的结尾?我现在是想不起来了。现在大家看到的结尾,那副对联往台上一戳,都觉得好。这就像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结得漂亮!于是之老师看到最终的剧本后,非常感慨。他说,“现实主义虽然不是文艺创作上的唯一道路,却是一条康庄大道。何冀平创作《天下第一楼》,走的正是像老舍先生《茶馆》的路。”

之后,我们带着何冀平一起去到曹禺先生家里谈剧本。曹禺先生是第一次见到何冀平,一见之下他就感慨,你这么年轻啊!他没想到一个年轻的姑娘,就可以写出这么厚重的剧本来。要么说曹禺先生老辣呢,往那一坐,不谈别的,主要就是说这个结尾。

厨师长王刚爆炒猪肚,王刚厨师的爆炒猪肚(10)

1987年年尾,顾威(左二)、夏淳(右二)、何冀平(右一)一同拜访老院长曹禺(左一) 受访者供图

他认为这副对联的出现尤其高妙,一下子就把整台戏托起来了。就问何冀平是怎么想出来的?她告诉大家,上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这是当年康熙爷给一家饭庄的题词;下联“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是大才子纪晓岚做的属对。这副对子可以说参透了世间冷暖,且观照剧中人物命运,免去了许多拉拉杂杂的闲言碎语,直取人心又留下诸般回味,放在结尾最是恰如其分。

厨师长王刚爆炒猪肚,王刚厨师的爆炒猪肚(11)

一副对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大幕合上后,依然矗立在舞台上。 摄影 王诤

这副对联怎么在舞台上表现?倒是我出的主意:对联摆上舞台就关大幕,但您注意,我们是把这副对联“关”在大幕外面的,包括演员谢幕之后,这副对子也是在大幕外面,这样就让观众始终是看着对联离开剧场的,大家是一步三回头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曹禺先生也知道剧院当时面对的困难。今天我觉得这部大戏在1988年登上首都剧场,如果说是(让剧院)起死回生,这话过了,扭转乾坤是做到了的。《天下第一楼》是新时期北京人艺推出的经典,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这三十几年能够坚持演出,而且经常出国巡演,光是在新加坡,就两次请我们带着戏去演出,足以说明它的口碑在那儿。

厨师长王刚爆炒猪肚,王刚厨师的爆炒猪肚(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