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需要的水质,淡水鱼养殖如何不用药来净化好水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06-01 16:23:18

对生活在水里的鱼类而言,在其生存所需的各种条件里,「水质」扮演着决定牠们的生存环境状况是否合适、是否能维持其活动力、是否可以让其身体的细胞活性与各项生理作用顺利进行,乃至于繁殖下一代的重要角色。

  我们常提到所谓的「水质」,其实也就是「水的性质」,一般来说包含多项物理性、化学性与生物性的特性。不过,普遍被认为跟淡水鱼类饲养关系较大的主要有「酸碱度」、「溶氧」、「含氮营养盐浓度」、「硬度」与「碱度」等;】以下我们针对上述各个水质特性来加以说明。

1. 酸碱度

  酸碱度(或称为 pH 值),指的是水中氢离子(H )的浓度,定义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也就是 pH = -log [H ])。纯水的 pH 为7,代表水的酸碱度呈中性。当水中的氢离子浓度越高,根据定义所得之 pH 值会越小;当水中的氢离子浓度越低,pH 值会越小。当水中 pH 小于中性(7)时,代表其呈酸性;当水中 pH 大于中性(7)时,代表其呈碱性。必须提醒的一点是,根据其定义,pH 值每差 1 个单位,氢离子的浓度可是相差 10 倍;pH 值差了 2 个单位,氢离子浓度则是相差了 100 倍!

淡水鱼养殖需要的水质,淡水鱼养殖如何不用药来净化好水(1)

  一般而言,鱼类适合的 pH 值约在 4 到 10 之间,但每一种鱼可容忍的 pH 值范围各有不同。如果把较为极端的例子排除,则常见淡水鱼类对 pH 值能够适应的范围通常介于 6.0 – 8.5 之间。

2. 溶氧

  溶氧,也就是存在于水中的氧气。溶氧主要仍来自于空气。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必须通过空气与水的接触面后始能进入水中。因此,空气与水接触的总表面积大小影响水中溶氧甚巨。一般来说,增加空气与水接触的表面积可以提升水中的溶氧,常见的方式包括增加水流流速,让水表扰动,以及打气并尽量让气泡变小等。此外,温度也会影响氧气溶入水中的量。一般而言,温度较高,水中溶氧较低;相反地,温度较低,溶氧则较高。不过,氧气并非能够无限制地溶入水中。氧气能够溶进水中的最高量称为「饱和溶氧」,在 20 ℃ 下,淡水的饱和溶氧约为 9.1 ppm;25 ℃ 时,饱和溶氧为 8.3 ppm;30 ℃ 时,饱和溶氧则为 7.6 ppm。

 在饲养大部份鱼类时,水中的溶氧一定要维持在 4 mg/L 以上,才不至于让鱼只因缺氧而影响生理作用甚至窒息死亡。不过,每一种鱼类对水中溶氧的需求仍然依体型大小、原生栖地型态、种类、饲养密度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一般的大通则是,体型大的个体需氧量比体型小的个体还高;原生于溪流型态栖地的鱼类,需氧量也会比原生于流速缓慢甚止静止之小型水塘的鱼类还来得高;活泼好动的鱼类,需氧量通常也会比时常静止不动或活动力较低的鱼种来得高。

淡水鱼养殖需要的水质,淡水鱼养殖如何不用药来净化好水(2)

栖息在急流中的爬岩鳅,比起一般的小型鱼对于溶氧的需求度更高。因此,通过在水中投入足够多的藻类,比如:硅藻种、卵囊藻种、小球藻种、微量元素、有益菌等用来增加稳定水体中的溶氧量,同时可以通过藻类繁殖,降低水中超标氨氮、亚硝酸盐的浓度;同时抑制蓝藻、甲藻等有害藻的繁殖生长,类似产品市面上有我善治鱼的藻益多等。

3. 含氮盐类浓度

  氮元素是所有生物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也是维持生命所需的必需元素。氮元素更是鱼饲料(无论生饵、活饵或人工饲料)以及鱼类排泄物里的主要成分之一。存在于水中的没吃完的鱼饲料、粪便、身体黏液,乃至于不慎饲养失败而死亡在水中的鱼、虾、螺尸体等,都是水里氮元素的来源。这些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氮,在水中经过微生物作用之后,会转变为氨态氮(即氨(NH3)与其离子形式铵(NH4 ));而由鱼类鳃部所排泄出之尿液则属液态的氮源,其中也以氨为主要成份。如果系统的过滤系统与硝化系统建构完善,则硝化细菌会把氨态氮逐步转化成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此三者统称为含氮营养盐。

氮是鱼类排泄物里的主要成分,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氮,在水生态系统中经过微生物作用之后,会转变为有毒性的氨态氮(即氨(NH3)与其离子形式铵(NH4 ))

  地球上的元素并不仅有氮而已,但为什么要特别注意氮在水中的循环形式和含量呢?主要是因为前段所提到的氨态氮(无论是氨或铵)以及亚硝酸盐皆对水生动物有毒性,尤其是前者。而既然在饲养鱼类时,喂食鱼只与鱼只本身的排泄是无法避免的,氨就一定会在水中产生。因此,要成功饲养鱼类、避免牠们被自己的排泄物「毒死」的诀窍,就在于利用微生物把毒性较高的氨态氮和亚硝酸盐转变成毒性较低的硝酸盐。这样的作用称为「硝化作用」;负责执行这项工作的微生物统称为「硝化细菌」,例如:双岐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菌等。

  「硝化细菌」从哪里来?其实,牠们到处存在,只要提供一个适合其生长增殖的环境,牠们自然会来定居。一个适合硝化细菌生长增殖的环境,条件包括:(1)尽可能有较大的表面积;(2)适合的水质(pH值 6.5 至 8.5 之间;水温 17 至 35 ℃ 之间;溶氧趋近饱合为佳,至少要大于 5 mg/L);(3)避免紫外线直晒。水中所设置的过滤器,并不仅仅是在过滤掉水中的固态秽物,更重要的功能是让硝化细菌们好好地「住」进来,将跟着水流带进来的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后,再流回水中,也就是水中的「硝化系统」。

淡水鱼养殖需要的水质,淡水鱼养殖如何不用药来净化好水(3)

既然硝化细菌到处都有,那市面上为什么又有贩售硝化细菌商品呢?这样的商品,通常提供的是高浓度的活菌(通常是液态产品)或休眠的活菌(通常是粉状产品)。

例如市面上有的我善治鱼的菌益多产品,配方是双岐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菌等。1、强力分解池塘底部淤泥中的有机物(残饵、粪便及死藻等),消除池塘底部臭味,并将其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消除蓝藻,稳定藻相,增加水体溶解氧;2、处理有机颗粒、泥沙多而造成的水浑、水浊,效果显著;3、稳定和改善水质,使水体颜色清爽,不臭不腐,无硫化氢、氨气等异味,能见度在25-50cm的时间稳定,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用于不想等待两周时间等硝化系统建立时、大量换水时,以及饲养过程中「发生意外」,使水中氨态氮浓度短时间飙高(例如大量鱼只死亡),用以尽速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之用。

  4. 水体硬度

  硬度代表水中多价阳离子的总浓度,如钙离子(Ca2 )、镁离子(Mg2 )、锶离子(Sr2 )、亚铁离子(Fe2 )、锰离子(Mn2 )、铝离子(Al3 )、铁离子(Fe3 )等。在绝大部份的情况下,水中的多价阳离子组成主要为钙离子和镁离子,其他离子所占比例较少,因此常被忽略不计。水中的硬度在单位上常会把每一种多价阳离子的浓度(g/L)先统一转换为以每公升(L)水中含有等同当量碳酸钙(CaCO3)的方式来表示,即 mg CaCO3/L。是故,水中的总硬度即是将各个不同多价阳离子的浓度(已转换成 mg CaCO3/L 表示)之总和。硬度越高,代表水中多价阳离子的总浓度越高;反之亦然。

5.水体碱度

  碱度则是水对酸缓冲能力的一种量度。在水中形成碱度的物质主要为弱酸的盐类,也包括一些弱碱与强碱。在绝大部份情况下,水中的碱度是由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CO2)及其后续所形成之重碳酸根离子(HCO3–)、碳酸根离子(CO32-)与氢氧根离子等造成。这些离子彼此之间会因为环境中氢离子(酸的来源)的多寡而进行动态且实时的转化,缓化环境中氢离子的存在量,进而缓冲水质整体 pH 值的变动。会形成碱度的物质相当多而不易确认,因此在实务上仍以前述三者的总和来作为碱度的依据,单位上也是以 mg CaCO3/L 来表示。碱度越高,代表水中对酸变化的缓冲性越高;反之亦然。

淡水鱼养殖需要的水质,淡水鱼养殖如何不用药来净化好水(4)

根据美国地质探勘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的分类,水的硬度被分为四级:(1)软水(soft):硬度值为 0~60 mg CaCO3/L;(2)中度硬水(moderately hard):硬度值为 61~120 mg CaCO3/L;(3)硬水(hard):硬度值为 121~180 mg CaCO3/L;(4)高度硬水(very hard):硬度值为大于 181 mg CaCO3/L。而在观赏鱼饲养时,水质软硬度的认定则约略为:0~8 度dGH 之间为软水;8~12 度 dGH 之间为中性水;12~30 度 dGH 之间为硬水;超过 30 度 dGH 则为超硬水。

养殖技术有问题,点我头像私信跟我说,我们一起解决。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