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就有了“隐语”这一娱乐形式,即现在的谜语。后来随着谜语参加者越来越多,对谜语的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到了明代,就诞生了谜格。
谜格的出现,原是为了增加谜语的难度,但它出现后,却更增加了猜谜语的趣味性,于是参加者更多了,到现在,谜语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艳丽奇葩。
谜格产生于明代,刚出现时只有十八个谜格,至今已经发展为一百多个,可见其生命力。
本节介绍卷帘格、徐妃格和骊珠格。
一.卷帘格,卷帘格要求谜底三字以上,倒读扣合谜面,含珍珠倒卷帘之意。例如:
岛屿,卷帘格(世界地名一)
谜底是“地中海”,倒着读为“海中地”,扣合谜面。
海花梨,卷帘格(城市名一)
谜底是“佳木斯”,倒着读为“斯木佳”,意为这个木材很好,我们知道海花梨木是最名贵的红木木材,吨价能到千万人民币以上,所以斯木佳扣合谜面。
老师做师范,卷帘格(学科名一)
谜底是“仿生学”,倒着读为“学生仿”,老师师范,学生模仿,由此扣合。
二.徐妃格
徐妃格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皇帝给自己的儿子湘东王娶了一个名叫徐昭佩的女子做王妃。湘东王是个独眼龙,可能是这个姓徐的女子不太满意这个婚事吧,每次两人在一起时,徐妃就只在半边脸上化妆,另半边脸不化妆,留下了“只得徐妃半边妆”的说法,这个徐妃作风也不太好,年过40仍然跟一个叫季江的美男子私通,又留下一个“徐娘半老”的成语。谜语中的徐妃格取徐妃半面妆的意思,要求谜底两字或以上,每个字有相同的偏旁,去掉偏旁扣合谜面。例如:
瓤,徐妃格(动物一)
谜底是“狐狸”,去掉犬字旁,以“瓜里”扣合谜面。
口,徐妃格(常用语一)
谜底是“伴侣”,去掉单人旁,以“半口”扣合谜面。
长方形各边之和,徐妃格(常用词一)
谜底是“惆怅”,去掉竖心旁,以“周长”扣合谜面。
三.骊珠格
骊珠格是谜格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要求不标谜目,但谜底里面必须标明谜目。(谜目就是谜语里面“打一字、打一成语”之类),例如:
尝了尝,不酸不甜不咸不辣不香,骊珠格。
谜底必须带有谜目,是为“食品:味素”,其中“食品”是谜目,意为“打一食品”,合起来是谜底。
夹,骊珠格
谜底为“省:陕西”,“省”是谜目,
意为“打一省”,合起来是谜底,意为省掉“陕”字的西边,即左边,留下一个“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