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垂钓实践中,钓鱼人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发现了众多可用于诱鱼的食材,比如葡萄、大豆、花生,还有本文既要重点陈述的蜂蜜。其实蜂蜜应用在钓鱼领域时间并不短,有资料记载,在唐朝时就有钓鱼人将蜂蜜轻微涂抹在饵料上,用于提示味型,强化饵料的诱鱼效果。而如今钓鱼人对蜂蜜的作用认识更全面,不论是用于制作窝料,还是调配饵料,均有一定的经验,不过仍有部分钓友对此一知半解,不慎了解,本文以此为起点,聊一聊蜂蜜是如何发挥诱鱼效果的。
蜂蜜简介及鱼是如何辨别蜂蜜的任何物质能够被鱼接受,一定含有鱼所感兴趣的气味或味道,蜂蜜也不例外。不过,某种食物之所以受到鱼的偏爱,除去物质本身的特点之外,鱼的习性特征也是重要原因,下文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
先说蜂蜜。蜂蜜是由蜜蜂从花朵中获取,再蜂巢中酿制而成,过程及其复杂,这里不再详述。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味道甜美,与同样可用于诱鱼的红糖相比,甜度略低一些,但相较于喜欢甜味的鲫鱼、鲤鱼而言,还是极具诱惑力的。另外蜂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物质,比如矿物质、维生素及氨基酸,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氨基酸,资深老钓友清楚,氨基酸通常是一些添加剂诱鱼、促进鱼摄食的关键所在,这也是鱼喜欢蜂蜜的原因之一。
再说鱼的味觉。鱼摄食的器官并不少,但主要还是通过灵敏的嗅觉,以至部分钓友却不知鱼还有味觉,而蜂蜜甜味的辨别正是依靠鱼的味觉。鱼感知味道的味蕾在鱼的身上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口部,其次在鱼唇、鳃、口部的胡须都有少量分布,甚至在鱼的尾巴也有。有些老滑鱼,吸食含有甜味饵料之前,会用尾巴摆动,除去试探饵料的安全性之外,还能品尝味道,一箭双雕。鱼通过嗅觉辨别饵料的气味,发现饵料的味道,游动至窝点,再用嘴唇、口腔接触到甜味物质后,味觉细胞、神经会将信号反馈给鱼的中枢,再进一步作出吸食的动作。所以有些气味浓郁的假饵,被鱼接触后随即吐出,却并不吞食,鱼的味觉起到关键作用。
蜂蜜在钓鱼领域的具体应用通过上文对蜂蜜的介绍,及鱼是如何感知蜂蜜存在的,不难看出,蜂蜜对鱼有极强的诱集效果。那么蜂蜜是如何应用在钓鱼领域的呢?
首先蜂蜜用于酒米的泡制。不论是渔具店销售的成品酒米,还是钓友自行泡制的酒米,绝大部分会加入蜂蜜或红糖。但酒米中加入蜂蜜,提升酒米的甜度只是附带的作用,或者是一个小目的,如果真正想提升酒米的甜味,不如加红糖,甜度高又价格低廉。钓友清楚,酒米中会添加各种诱鱼物质,比如药酒、促食剂、添加剂等,还有适量高度曲酒,各种物质在曲酒液体环境下,不断融化,依靠分子间的碰撞、渗透小米、碎米等载体之中,所以缩短极为缓慢,渗透也不彻底,当蜂蜜加入后,液体曲酒黏度增加,会附着在小米的外表,形成一层保护膜,并将诱鱼物质包裹其中,使两者紧密基础,加速诱鱼成分的渗入,缩短泡制时间。笔者泡的酒米,通常24小时之后便可使用,长的也不过3-5天。
其次蜂蜜用作饵料的制作。事先准备玉米、白面,按照2:3的用量搅拌均匀,然后再准备适量的白酒、香油,特别是蜂蜜最好是槐花蜜,先添加蜂蜜,香油或白酒分别加入少许,或者只添加一种,手搓成团,钩挂鱼钩后,便可垂钓鲤鱼。鲤鱼偏爱玉米面的谷香及蜂蜜的甜味,两者搭配、调和的饵料垂钓鲤鱼,常用不错的效果。
最后蜂蜜作为蚯蚓等饵料的强化剂。蚯蚓钓饵含高蛋白,携带一股土腥味,气味分子在水体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通常直接将整条蚯蚓钩挂,在水里不停蠕动,摇摆腰肢,刺激鱼的捕食*,常有小杂鱼争相抢食的情况,钓鱼人极为烦恼。不过,经验丰富的钓友,遇到小鲫鱼、白条、麦穗鱼闹窝,鱼钩钩刺蚯蚓后,并不急于挥杆入水,而是先轻蘸一下蜂蜜,这里并非是特意增加蚯蚓的甜味,而是弱化蚯蚓的腥味,这是由于小杂鱼嗅觉敏锐,对腥味这种刺激食欲的气味更加敏感;蜂蜜的甜味则不同,只有像鲤鱼、大鲫鱼这类体型较大的鱼感兴趣,所以蜂蜜在这里起到驱逐杂鱼,过滤、筛选目标鱼的作用。
写在后面本文首先介绍了蜂蜜的大致组成,同时详述了鱼是如何辨别蜂蜜的,最后对蜂蜜在窝料、钓饵的几个具体应用做了描述。不难看出,蜂蜜在钓鱼领域中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不过在用于钓饵或窝料时,还需注意几个细节。比如蜂蜜用于酒米的泡制,适量的蜂蜜利于诱鱼物质与载体的充分融化,但蜂蜜如果过量,会吸收大量水分,载体水分缺少,整个酒米在容易出现板结,投掷酒米后,长时间不宜容散,不利于鱼的吞食;再者蚯蚓轻蘸蜂蜜,最好事先用水稀释一下,这样也利于鱼的吸食,因此蜂蜜对于鱼的诱集,强化饵料的诱鱼效果有作用,但对于细节之处,需要格外注意。
原创:野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