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钩
一条挂钓船,通常称之为“一挡”。每挡船大体拥有二十挂的挂钓,每挂钓一千只,二十挂也就二万只。一根细长牢固的线将一只只滚钓连接着,每间隔几只钓便会有一个泡管,泡管原先是用空心的小竹筒做成的,泡管便是挂钓的浮子,有了它挂钓便能悬在水中,挂钓搁在了船棚上的一根根竹竿上。
挂钓
同里南园茶社南端是一条宽大的轮船港,过了人民桥便是南荒圩。南荒圩其实并不荒芜,十来户人家的一条街之外,还有粮库、轧米厂、*猪作等。桥堍还有一爿规模较大的水产站,从几只竹篾编成的泛黄的大鱼篓看,应该由老鱼行扩建而成的。三开间门面的水产站朝东落西,沿河为大叶港,宽大的河桥连接店门,那是上下货的走道。水产站隶属于吴江水产公司,性质是国营的,其班子有站长、会计、出纳员、秤手(营业员)等。硬件设施除了有三开间平房、磅秤、吊秤,还有那些个竹篾编制的大鱼篓。同里渔业村的前身叫捕捞大队,1978年,笔者高中毕业后在捕捞大队担任出纳员,从而见证了那些年渔民的生产与生活。
南园茶社
竹篾编制的大鱼篓
计划经济年代,渔民捕获的水产品是不能自主出售的,捕获到鱼货了,他们在队长的带领下上交到水产站,完成交易后,水产站会出具标有出售人、出售商品、数量、单价、金额的收购发票。渔民把发票交到大队,由财务结算每户渔民的产量产值,年终结算工分。大队凭渔民的销售发票向水产站结算上交款以及计划供应的渔用物资,如柴油、桐油、毛竹、木料等。
水产站往南有一排几十间平房组成的粮库,粮库的走道上搭有廊棚,廊棚差不多延伸至迎燕桥边的公社轧米厂。漫长的廊棚前大多有护堤的石驳岸,渔民交完鱼货后,便把船停靠在了那一带。有时渔船多了,除了对岸的石灰行至陈去病故居的沿河驳岸上停满了船,渔船还会停靠至姚家湾,而村里的几挡挂钓船则基本停靠在鱼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