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假期回一趟家,父母看着你日渐漂移的发际线,多半忍不住要高价买一些人参燕窝虫草各种高档食材,塞进行李箱里以此表达爱意:
“你爸特地托人买的,这么一小盒子几千块,可有营养了,对身tou体fa可好了!
孩砸,回去要记得吃啊!”
但是,受过高等教育,被化学、生物、地理老师轮番毒打的你,怎能忍心让父母花这个冤枉钱?
“下次不要买这些啦!我都吃有机健康食品,藜麦酵素螺旋藻水果麦片高端酸奶。。。”
看着这幅母慈子孝的画面,老杨低下头瞅一眼,手里花10块钱买的鸡蛋 香蕉,不禁感动地流下了贫穷的泪水。
前几天刚买的香蕉和鸡蛋
常常有朋友问我,老杨,咱们普通老百姓,学营养学有什么意义吗?
当然有!
它最大的好处在于,用科学手段来量化和指导日常饮食,实现营养均衡,提升身体的健康水平。
“说人话!”
“省钱!”
省钱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食材有贵贱之别,贵的食材可以满足人的很多需求,比如口味,比如面子。
但从摄取营养的层面则是例外,食物中的营养,并无高下之分,甚至很多时候,更贵的食材,营养价值反而更低。
一个简单事实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供需(哪怕是人为控制的供需),而不是它的实际功能价值。
比如说,我要买个包包装东西,那么花五块钱买只蛇皮袋,或者五十块买个帆布包,单纯从结实耐用还能装的角度,比五万块的奢侈品包包能装多了。
食物的价格与营养同样如此,大多数时候,它们都不是正相关的。
以鸡蛋举例,超市里有各种高价的“生态蛋”,“有机蛋”,“柴鸡蛋”,“初产蛋”,它们的营养价值,比上图三块八一斤的养殖鸡蛋更高吗?
并没有,原因其实也并不复杂,再贵的鸡蛋,它还是鸡蛋,主要提供脂肪,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少量的矿物质,成份上不会有本质差别。
鸡蛋还能变成天鹅蛋不成?
除此之外,一些高档食材往往会声称,它们含有某种“特效”的神秘营养物质,对人体有xxxx特殊功效。
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取得长足的发展以来,人们把它应用到营养学的研究领域,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素,它们各自对机体起什么作用,都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身体一共需要七大类,共计四十多种营养素,碳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DEK,矿物质钙铁锌硒等等,再加上膳食纤维和水。
凡是富含这些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的食物,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好的”。
你可以很方便地在超市、菜市场买到的,那些“廉价”的天然食物,它们就都富含一种或几种这些必需营养素。
一旦实现“菜市场自由”,就再也回不去了
除了这七大类四十多种营养素,是我们人体必需的,其他各种“神秘物质”,像人参皂苷、虫草素、燕窝里的唾液酸、白藜芦醇,等等,目前研究得出的“疗效”,基本仅存在于实验的果蝇、小白鼠身上,而对人体具体有什么功效,尚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
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如果能够得到证明,那么很显然,这些物质就被作为必需营养素,补充到营养学和医学教材里了。
在身体必需的四十多种营养素,都很重要,除此之外的各种神奇物质,都不重要。
如果你的身体缺乏了以上任意一种必须营养素,身体运转就会出问题,而其他这些“神奇物质”,可能会对身体有某些帮助,但没它,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直白点说,这些对身体健康,原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而在这些营养素自身之间呢,也没有高下之分。
比如,常常作为高档婚宴代表的“野生大黄鱼”,并不比8块钱一只炸鸡腿,所能提供的蛋白质数量更多,或者质量更高。
我相信,美食从来只存在于街头巷尾,因为那些高档的场所,我都没去过
甚至,你还可以吃同样“廉价”的牛奶鸡蛋,它们所富含的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更接近人体能100%吸收利用的比例,这就是蛋白质的生物价。
鸡肉的生物价是96,鸡蛋是94,奶是90,而鱼只有84,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吃了100g来自鸡肉的蛋白质,能当96g用,而来自鱼的,就只能当84g用。
更不用说比如燕窝,尽管它的蛋白质含量高达50%,但以不完全蛋白质为主,导致它的生物价只有57,吸收利用效率更低。
营养学这门学科自它诞生以来,首要宗旨就是研究营养对人体的作用,来提升人的健康水平,而它的入门其实也并不复杂,如果极简地概括起来,核心其实就四个字:
好好吃饭。
即使因为某些特殊情况,比如健身锻炼需要大量蛋白质,那么补充一些蛋白粉,比如日常无法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那么补充一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基本上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