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原依靠什么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引黄灌溉吗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24 04:48:05

文|黄金生

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秦汉以来2200多年,悠久厚重的引黄灌溉实践,生成、演绎和承载着宁夏历史发展的进程,造就了“塞上江南”之神奇。

在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年蒸发量1500毫米以上,降水量却不到300毫米,但在78岁的韦焕章老人记忆里,极少见过人饿肚子:“祖辈自明代搬迁至此,世代受着唐徕渠的恩惠。”宁夏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沟渠纵横,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正如一首童谣所唱的那样,“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宁夏虽有2/3的面积处于黄土高原和荒漠区,但银川平原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翻开宁夏地图,就会看到弯弯曲曲的黄河斜穿而过,连绵四五百里的贺兰山,像一座天造地设的自然屏障,挡住了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也阻止着腾格里沙漠的逐渐东移。在这座大山的护卫下,自然形成一片膏腴沃壤——“塞上江南”,加以这里日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两千多年来开渠引黄,古老的秦渠、汉渠、唐徕渠长流不息,黄河由南向北哺育着塞上的千里沃野,使之牛羊成群、稻谷满仓。咆哮粗野的黄河在这里却变得异常温柔,水势平缓,蜿蜒坦荡。所以古谚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黄河对宁夏的厚爱,使之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万年前,黄河东边灵武水洞沟一带就有原始人群生活。古代关于黄河水患的神话、传说都与宁夏无关,倒是称为“岩石报章”的贺兰山岩画留下了北方古代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信息。

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8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当日,在“九渠渠首”的青铜峡市,人们聚集于最初由元代郭守敬主持修建的唐正闸,举行欢庆仪式,表达对渠和水的感恩之情。

宁夏黄河沿岸冲积平原(简称“宁夏平原”)属西北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热量适中,但降水稀少。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坡降适当。2000多年前,从四面八方迁来的移民、戍卒,利用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开渠引水,历经各个朝代的开凿延伸,宁夏引黄古灌区涉及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五个地市的十八个县市区,逐步形成了覆盖宁夏平原的阡陌纵横、密如网织的引黄灌溉渠系,现存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大清渠、泰民渠、东干渠、西干渠、美利渠、羚羊角渠、羚羊寿渠、七星渠、跃进渠14条古渠,总长度1292 公里,总灌溉面积达到828万亩。历代不间断地开发, 共同造就了宁夏平原黄河文明, 形成并孕育了“塞上江南”的美誉。

“人民帜盛,牛马布野”的“新秦中”

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可远溯到秦汉。秦统一后,宁夏地区纳入中央王朝有效管辖区域,移民开发和戍守屯垦就成为中原王朝管辖这里的主要措施。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朝建立以后,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掠取河南地(即河套平原)”。公元前214年,在黄河东岸,阴山一代设44县(史记作34县),其中在牛头山北麓、吴忠金积镇附近设富平县,并于青铜峡、灵武设神泉、浑怀二障。公元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置于富平县等地,并分配土地,提供籽种农具,实施军民屯垦,至此,河套地区开启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开发的序幕。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物质基础, 凭借的就是在关中修建的郑国渠和关中的粮仓。同理,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大军筑长城以御边, 开发“河南地”的经济基础, 依赖就是当时宁夏平原的各种类型的屯田。

秦朝移民大迁徙虽然时间短,但产生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首次交融,移民屯垦使宁夏平原的农业得到开发,开启了之后各个历史时期各种形式的移民屯田。两汉时期,开始大规模向宁夏北部移民戍边,引黄古灌区得到快速开发。汉武帝时,在大力打击匈奴的同时,加大了北方边疆区域的开发力度。中央王朝通过一系列措施和优惠政策诸如补贴耕畜、农具、籽种等方式鼓励移民到北方边疆区域。《汉书·食货志》载,元朔三年(前126)、元狩三年(前120 )和元狩五年(前118),先后迁徙到北方边疆地区的移民多达80 万人,其中徙居宁夏北部引黄古灌区的人数达30多万人。

宁夏平原依靠什么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引黄灌溉吗(1)

2017年10月10日,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8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堵塞黄河瓠子决口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其中的西河就是指宁夏至内蒙古五原的黄河段。北地郡等引黄垦区“激河浚渠为屯田”,银川平原的河东、河西灌区已见雏形,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史称其地“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工省少,而军粮饶足”(《后汉书·西羌列传》),“人民帜盛,牛马布野”(《后汉书·匈奴传》),被称为“新秦中”,成为汉王朝进击匈奴最重要的粮草、军马供应基地。

汉代宁夏平原还在农牧大发展带动手工业、商贸业发展的基础上,黄河两岸出现了一长串城市,如富平县、灵州县、廉县、灵武县、眴卷县等县城,上河城、北典农城(吕城)等屯田城,表明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央王朝还专门在移民区设立了典农都尉管理移民屯垦,在宁夏北部引黄古灌区设置3个典农城进行农耕开发,分别位于今永宁县境内的上河典农城、青铜峡市境内的南典农城和银川市兴庆区境内的北典农城。至此,宁夏引黄古灌区基本实现了经济形态的转变,即以游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为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经济。

“官课常充,民亦丰赡”的粮仓

北魏初年,北方实现统一,把劝农务本、发展农业作为立国大计,令“各地修水田,通渠灌溉”。太平真君五年(444),刁雍赴薄骨律镇担任将军。薄骨律镇是在西汉灵州县(今宁夏吴忠古城湾一带)设立的北方六镇之一。他上任以后,发现古高渠不能进水,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富平西南三十里,有艾山,南北二十六里,东西四十五里,凿以通河”。于是上表请开艾山渠,并于太平真君六年(445)春动工,60天完成,渠道长40里,下接古渠道,总长120里。

艾山渠首位于青铜峡市青铜峡镇,在原富平县西南的汉朝旧渠口下方八里处。当时之所以没有利用旧渠口,是因为这里河水湍急,河床下切,旧渠口已经引不到河水。而新渠口具有比较优越的引水条件,这里的河心有一个狭长的沙洲,将河道分成东西两股,只要从西岸到沙洲下端建一条不太长的拦河坝,便可将西面那股河水拦入新渠。拦河坝“长二百七十步,广十步,高二丈”,确保艾山渠“水则充足,溉官私田四万余顷”,开创了宁夏有坝引水之先河。

宁夏平原依靠什么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引黄灌溉吗(2)

宁夏境内的古秦渠。秦渠位于宁夏平原黄河以东,相传因始凿于秦朝而得名。宁夏引黄灌溉的历史可远溯到秦汉,形成密如织网的渠道,两千多年来浇灌着这片土地

艾山渠的建成,使宁夏平原迅速成为北魏西北边镇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由于农业连年丰收,薄骨律镇从重灾区一跃成为北方输出粮食的大粮仓。此外,刁雍经过长时间的调查测试,研究了一整套的节水灌溉法,“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大致从立夏开始到夏至,头轮水浇夏田;从立秋到了寒露前后,二轮水再浇秋田,从立冬到小雪季节开始,三轮水冬灌,第三轮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壤墒情,预备来年春耕。夏秋两季能及时浇三四次水的,就可以确保来年丰收了。如果农田起碱时,就在春秋打开各闸门放水洗碱,或者经过三四年的耕种后,再种一次稻,可以起到洗碱的作用。

刁雍在北魏薄骨律镇的十余年间,尤其注重发展宁夏平原的农业生产。他到宁夏各地察访,看到自魏晋以来天下大乱,“官渠乏水不得广殖”,课税无法完成,人民常闹饥荒,立即向太武帝上表:请求治理和疏浚年久失修的渠道,发挥灌溉农业的效益。得到皇帝赞许后,他当即组织军民修复和开挖沟渠,并亲自到渠首勘察,计算水位高下,筹划所需人工,尽可能不浪费人力和耽误农时。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不仅新开修了艾山渠,还将原有的渠道普遍进行了整修。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宁夏一改过去旧貌,成为“官课常充,民亦丰赡”的粮仓。在刁雍任职期间,宁夏经济出现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由于水力设施不断完善,平原灌溉农业成效显著。就在刁雍到来的第三年,宁夏地区,包括青铜峡、吴忠、灵武一带粮食不但自给,越积越多,大量谷物被囤积。在向外地运粮时,他又倡导黄河水运,这在黄河上游水运史上属于首创。

宁夏平原依靠什么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引黄灌溉吗(3)

青铜峡,唐徕渠渠首一派丰收景象。唐徕渠又名唐渠,是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由节度使李听主持疏浚修复。渠口开在青铜峡旁,居银川平原十四条大渠之首

由于宁夏地处边防,战争时有发生,虽然粮食连年丰收,但是“平地积谷,实难守护,兵人散居,无所依恃”。他请求太武帝允许他在便于水陆运输的地方,建一座储备粮食的城堡,太武帝下诏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在刁雍的率领下,军民经过一年时间,于450年三月在黄河边上建造起一座新城。太武帝为嘉奖刁雍为国家深谋远虑的功劳,把这座城堡命名为“刁公城”(故址在今宁夏永宁仁存渡附近)。

鲜卑族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王朝,仅存在 20 来年,但在灌区开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建德三年(574)迁2万余户于怀远郡,宣政元年(578)又迁大批长江下游军民至灵州,因“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使当地之风俗大变传入了江南的生活气息,宁夏平原遂有了“塞北江南”的美名。

“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

盛唐时期,由于宁夏平原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要害部位,灵州被称为“国之北门,西御犬戎,北虞猃狁……战士十万,战马三万”,是唐朝最大军镇朔方节度使治所。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军政中心、交通中心,丝绸之路国内段东段北道灵州道(长安—灵州—河西走廊)之交通物流枢纽。唐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李世民亲至灵州接受回纥等各部首领归降,巩固了中央政权与西北各少数民族的和平安宁和团结融合局面。

安史之乱期间,灵州成为唐肃宗李亨登基之地,以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首的军队平定了安史之乱,成为唐王朝中兴之地。郭子仪在黄河西岸开有丰宁军御史渠,“溉田2000余顷”。如今,宁夏引黄灌区最大也是最长的一条渠道,宁夏人习惯称之为“唐老大”的唐徕渠,就是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由节度使李听主持疏浚修复的。宁夏水利部门曾根据一张1936年的唐徕渠渠首平面图,绘制了唐徕渠引水想象复原图。复原图上,唐徕渠引水土堤由相当于溢流堰的“大跳”、三道退水闸和一道正闸组成,布局精巧,和都江堰在建筑原理、结构设置上相差无几。有专家曾言,唐徕渠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南水北调工程。2000多年前开始开凿,1000多年前疏浚,将黄河水由南向北调动几百公里。依当时生产力水平,在荒无人烟的地区施工,人挖肩挑,其艰苦程度真是难以想象。

在此前后,汉渠、胡渠、百家渠、七级渠、尚书渠、艾山渠等都得到修复。有诗赞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韦蟾《送卢潘尚书之灵武》)反映了当时宁夏灌区渠水盈盈、稻禾青青、人烟稠密、遍地绿荫的田园风光。

公元 11—13 世纪初,党项族建立西夏政权,原先逐水草而居的党项人入主黄河灌区后,逐渐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的农业经济。西夏王朝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这一条条水渠。整个引黄灌区是京畿和统治中心地区,流经西夏国王城——兴庆府的唐徕渠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兴庆府、灵州等沿河诸州县成了整个王朝的主要产粮区,其中,鸣沙县“御仓”,存储的粮食在百万石以上,贺兰山东麓建起的“摊粮城”是西夏王朝最大的粮仓之一。正因为有了强大的粮食储备,西夏王朝才得以在宋、辽之间立足。

元昊称帝后,不仅修复旧渠,又扩建新建渠线较高的渠道,如贺兰山东麓的昊王渠、卫宁平原河南的李王渠等等。此外,西夏水工用于修筑护岸或堵截决口的“卷埽”技术,技艺精湛,领先于其时代。西夏时期还设置了农田司,专管农田灌溉事宜,夏仁宗天盛年间(1149—1169年)还总结历代治水经验,颁布《西夏天盛律令》。从开渠、放水、岁修、派夫、用料到违章处罚等皆有法可依,开创了依法管水用水的先河。《宋史》记载“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皆支引黄河,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而《金史》记载“(西夏)土境虽小,能以富强”。

宁夏平原依靠什么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引黄灌溉吗(4)

唐徕渠渠首的唐正闸。唐正闸是唐徕渠进水闸,最初为元至元二年(1265)郭守敬主持修建

元代,调集大量人员到宁夏引黄古灌区进行屯田,并设置怀远、灵武两县进行屯田管理。中统元年(1260),迁徙“京兆诸处无籍户之戍灵州屯田”,之后又将原南宋统治区域的军民强制迁徙到宁夏引黄古灌区屯垦,仅至元年间移入宁夏的屯田人口就达到了7万人,军屯的田地多达5000顷。元世祖忽必烈亲派董文用、张文谦、郭守敬、唆脱颜等大臣前来视察水利。郭守敬在经过实地勘查后,提出“因旧谋新,更立闸堰”的方案,在对旧渠进行全面疏浚的基础上开挖新渠,并建设滚水坝以减弱水势,在渠道引水处筑堰以提高水位,在渠口建进水闸以保证渠道水量充足,建退水闸以调节入渠流量,修筑了渠、堰、水坝、斗门等水工建筑物,修复疏浚兴、灵、应理、鸣沙等4州主干渠12条、支渠68条,使9万余顷土地恢复了灌溉,使当地生产力达到新的水平。

“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

明代,宁夏是九大边防重镇之一。明代宁夏的政权组织形式不同于内地省、府、州、县,而是根据其地处军事前沿,战事频繁的实际情况,采取军卫建置,施行军屯戍边和民屯辅助的军政合一的方式。

宣德六年(1431),工部侍郎罗汝敬向中央建议专门设立了宁夏“河渠提举司”,隶属陕西布政司,专掌水利,兼收屯粮。在渠道维修方面,官督民修已成定制,灌溉于“四月初,开水北流。自上而下,官为封禁”。正统四年(1439),宁夏巡抚都御史金濂对灌区进行挖潜改造,对久塞的七星渠、汉伯渠、唐徕渠、汉延渠等13条渠道进行疏浚修治。与此同时,在卫宁灌区新修了羚羊角渠、贴渠、柳青渠、胜水渠、夹河渠、通济渠等6条渠道。明隆庆五年(1571),汪文辉任宁夏佥事,将汉延、唐徕2渠木制进水闸改建石闸,工程历时6年之久,汉唐二坝安如磐石。1622年,张九德任宁夏督储河东道期间,修建灵州河堤、秦渠长堤、秦渠芦洞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由于这一系列水利工程的修建,明史记载“黄河在天下皆为害,独宁夏为利”。《明太宗实录》记载“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

清初推行“地丁合一”制度,奖励开垦,大兴水利,宁夏平原旧渠改造声势浩大,新渠开发规模空前。康熙在亲征噶尔丹时途经宁夏,留下了“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的赞誉。“康乾”盛世期间,持续不断的疏浚整治,宁夏各大干渠的引水能力、灌溉范围达到了新的水平。雍正九年(1731),侍郎通智在大修唐徕渠时,创立准底石12块,上刻“准底”两字,埋于各渠段渠底,每年春浚,以见底石为准。乾隆十七年(1752),甘肃巡抚杨应踞制定“春浚规条十二则,堪与法守”,宁夏平原水利维修管理更趋制度化、规范化。宁夏府设有水利同知,专司水利。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当时直接由黄河开口引水的大小干渠有23条,全长1000多公里,灌田210万亩,创空前纪录。该地已成为“川辉原润千村聚,野绿禾青一望同”的秀丽富饶之区。

清代末年和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乱。水利失修,民国26年(1937)用小三角测量,核实灌区耕地面积为195万亩。前行政院为安置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员军人拟在宁夏屯垦,责成前黄委会成立宁夏工程总队,于民国34、35两年测量并绘制灌区1/10000地形图83幅,测图面积6631平方公里,还测量黄河大断面567个、渠道断面1337个。至此,宁夏灌区才有一份较为精确的地形图。在工程管理方面渠道设管理局,排水沟设沟洞事务所,黄河治理设河工处,实行分工专管,对于管理人员亦订有奖惩制度和法令。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共有大小干渠39条。

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的黄河灌溉历史翻开新的一页。1958年8月,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1960年2月24日截流,开始发挥灌溉效益。该枢纽工程的兴建,结束了青铜峡灌区各大干渠无坝引水的历史。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分别对旧渠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改造,裁并扶农、太平、昌滂等旧渠,新开跃进渠、西干渠、东干渠等支干渠。宁夏引黄灌区总面积达到828万亩,灌区内有25条干渠,数不清的支渠毛渠、排水沟渠,四通八达。与此同时,黄河水不仅在宁夏平原上自由流淌,而且开始流向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涸土地,流向“苦瘠甲天下”的中南部贫困山区高地。固海扬黄灌溉工程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中宁县、同心县、海原县、固原市境内,是以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水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改变贫困山区干旱面貌为目的,以黄河为水源的多级电力提水扶贫工程。工程1975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建成了固海、盐环定等四大扬水工程、中部干旱带脱贫攻坚水源工程等,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引黄灌溉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4倍多;已建成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110万山区群众喝上了放心水。这项工程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群众的脱贫致富、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灌区群众形象地称为“生命工程”“希望工程”。

宁夏平原依靠什么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是引黄灌溉吗(5)

新中国成立后,宁夏的黄河灌溉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图为1960年,修建西干渠的场景。西干渠由河西总干渠引水,沿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边缘北行,渠道全长112.7公里。灌域范围南北约120公里,东西约11公里

“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千百年来,一条条古老渠道默默流淌,记录着宁夏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孕育和滋养着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绮丽瑰宝。

(参考资料:《汪一鸣解读黄河文明》;周文君《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薛正昌《黄河文化与宁夏农业文明》;陆超《宁夏引黄古灌区流润千秋》;侯起秀《刁雍:“塞上江南”筑坝引水的奠基人》;文南《大渠之首 浩渺唐徕》;吴忠礼《宁夏引黄灌区经久不衰的历史原因探析》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