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原是灌溉农业吗,宁夏平原灌溉农业的区位条件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1-24 04:35:12

12.2000—2015年,九大农业区( )

A.耕地面积同步增加 B.耕地面积均持续减少

C.总耕地面积减少 D.总耕地面积先增后减

13.2000—2015年,九大农业区中( )

A.黄淮海平原区旱地增加最明显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减少最明显

C.东北平原区耕地增加主要来源于旱地 D.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耕地增加主要来自水田

【答案】12.C 13.B

【解析】12.从图中可知,除我国东北平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耕地增加外,其他地区的耕地都在减少,AB错误。只有东北平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耕地少量增加外,其他地区大幅度减少,总体来看是减少的,C正确。总耕地面积一直在减少,并没出现先增后减,D错误。故答案选C。

13.从图2可以看出,黄淮海平原区旱地减少最明显,A错误。从图3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减少幅度最大,B正确。东北平原耕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开垦沼泽等荒地,C错误。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耕地增加数量较少,主要来源草原或沙漠治理后的土地,D错误。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生产受农用化肥施用量、人口数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机械化水平、自然灾害、科技、惠农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江经济带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农业生产条件,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作为南方重要的粮食产区,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虽然总体呈上升态势,但是在全国粮食产量中的份额却呈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49.4%下降至2018年的36.35%,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由17%下降至6.7%。下图为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变化示意图。

宁夏平原是灌溉农业吗,宁夏平原灌溉农业的区位条件(5)

(1)描述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特征。

(2)推测2003~2006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变化的原因。

(3)有人认为长江经济带经济水平提高不利于粮食安全生产的发展。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1999~2003年向西南方向移动;2003~2006年向东北方向移动;2006~2018年呈现西南、东北方向交替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小的特征。

(2)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惠农政策以及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下,粮食增产明显;长江上游地区受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气象灾害的影响,粮食减产严重,导致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3)赞同。理由: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必定会挤占农业用地,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工业化发展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影响粮食质量;经济发展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影响粮食生产。

或不赞同。理由:经济发展有利于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经营水平;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增加农业技术、生产资料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质量;经济发展可以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水平,进一步带动粮食生产。

【分析】本题以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区域粮食生产、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特征主要结合图示粮食生产重心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作答,注意结合图片分阶段进行描述。读图可知,1999~2003年从潜江附近,移到常德附近,总体看是向西南方向移动;2003~2006年从常德移回潜江,向东北方向移动;2006~2018年在潜江、荆州之间徘徊,呈现西南、东北方向交替变化且移动速度放缓的特征。

(2)2003~2006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重心变化的原因主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政策、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结构、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等进行分析。2003~200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惠农政策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粮食产量增加显著;而上游地区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加上受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影响,粮食减产严重,导致粮食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3)该题为开放性题目,持一种观点即可。若赞同,则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粮食质量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工业化发展可能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而造成土壤污染,使粮食生产质量下降;城市化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使农村劳动力短缺,影响粮食生产等。

若不赞同,则从经济发展对政府支持力度、农业技术、粮食加工企业等产生的有利影响方面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发展,政府收入增加,会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会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经营水平;会加强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会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加工水平,带动粮食生产等。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东部边境为山地,其他分属三级阶梯状高原,海拔在800~1500米。耕地广阔,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5,适宜玉米、高粱、棉花、烟草、花生等作物生长,曾有“南部非洲粮仓”之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农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又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多种原因导致了津巴布韦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中国安徽省农垦集团是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团队,2010年与津巴布韦合资建立(津—中)皖津农垦集团,8年时间,皖津农垦集团在当地开发8个农场,总面积7200公顷,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0余万吨,其烟草为当地创汇500余万美元。下图为津巴布韦山地和水系分布图。

宁夏平原是灌溉农业吗,宁夏平原灌溉农业的区位条件(6)

(1)分析津巴布韦成为“南部非洲粮仓”的优越自然条件。

(2)说明津巴布韦陷入粮食短缺困境的主要原因。

(3)推测皖津农垦集团在经营农场前期采取的措施。

(4)简述皖津农垦集团的农场经营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1)津巴布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农作物生长;境内以高原为主,地势平缓,便于耕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发育深厚,肥力较高;河流水系发育,灌溉水源充足。

(2)大面积肥沃的土地被荒废闲置,无人耕种;热带草原气候易发生旱灾,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多。

(3)平整土地,增施肥料,提高农田质量;恢复、改建原有的交通和水利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

(4)生产的粮食缓解了该国粮食短缺和外汇短缺状况;农场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居民生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分析】本题以津巴布韦的相关资料为背景信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粮食问题的成因、农业发展措施、农场经营的意义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从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方面分析津巴布韦成为“南部非洲粮仓”的优越自然条件。由材料可知,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海拔在800~1500米。耕地广阔。读图可知,津巴布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海拔在800~1500米,境内以高原为主,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缓,便于耕作;土壤发育深厚,肥力较高;由图可知,境内有多条河流,河流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2)由材料可知,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农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另外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又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多种原因导致了津巴布韦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可从土地荒芜、粮食生产技术、自然灾害、人口增长等方面说明津巴布韦陷入粮食短缺困境的主要原因。津巴布韦早前实施较为激进的“土地国有化”政策之后,遗留了大量闲置农场,大面积肥沃的土地被荒废闲置,无人耕种;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不稳定,易发生旱灾,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经济水平低,科技落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多,使粮食缺口增大等。

(3)由材料可知,中国安徽省农垦集团是大型现代农业企业,具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秀的现代企业管理团队。可以从水利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推测皖津农垦集团在经营的农场中首先打造的基础项目。首先需要平整土地,以方便灌溉与耕作等;增施肥料,提高农田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完善基础设施,恢复、改建原有的交通和水利设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等。

(4)由材料可知,8年时间,皖津农垦集团在当地开发8个农场,总面积7200公顷,为津巴布韦生产粮食10余万吨,其烟草为当地创汇500余万美元。从粮食产量、就业岗位、居民生活、相关产业、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简述皖津农垦集团的农场经营对津巴布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方面:增加了外汇收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方面: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改善居民生活;缓解了该国粮食短缺的问题等。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位于东北的三江平原拥有富饶的黑土,这也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近年来,黑土地土层变薄,有机质减少,土壤结构变差,耕地生产潜力下降。农业专家的研究报告显示,黑土的退化与翻耕有密切关系。因此,解决好黑土退化问题,提高黑土地的粮食单产,提高耕地生产潜力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三江平原耕地资源的特征。

(2)推测翻耕可能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

(3)请指出三江平原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措施。

(4)在保障我国基本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还能通过哪些措施来确保粮食安全?

【答案】(1)三江平原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耕地的水热资源配置较好;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多发,耕地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2)翻耕造成黑土土壤下层裸露,加剧土壤水分蒸发;翻耕破坏土层的稳定结构,有机质在风蚀和水蚀下快速分解;使土壤肥力大幅下降。

(3)推广少耕、免耕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黑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使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防治病虫害;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化。

(4)通过粮食跨区域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充分利用国际粮食,例如大豆和谷物,以此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手段;建立粮食储备。

【分析】本题以三江平原粮食生产为背景,考查我国耕地资源、土地退化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1)地资源的特征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描述,且紧扣地形和气候的角度。结合所学可知,三江平原为我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面积广大,所以耕地面积也大;从气候来说,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耕地质量高;但同时也由于季风气候区低温冻害、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多发,会导致耕地粮食产量不稳定。

(2)翻耕是指把土地进行铲起、打散、疏通等把土地变得平整松散的方法,结合该做法可知,翻耕会使下层的土壤裸露,且变得松散,会加剧土壤水分的散失,且破坏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其容易被风和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导致有机质流失,肥力下降。

(3)结合前两题分析可知,气候和翻耕的做法会导致该地农业减产,故对应的措施有: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推广少耕、免耕及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翻耕,以减少黑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来提高产量;除此外,还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单产;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引入天敌,防治病虫害,都可以达到提高单产的效果。

(4)国的粮食主产区在北方,而主要粮食消耗区在南方,可以通过粮食跨区域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保障不同地区粮食安全;同时可以加大粮食进口,充分利用国际粮食,例如大豆和谷物,以此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辅助手段;除此外,要积极做好粮食储备,减少粮食的大量出口,以防不时之需。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如下图)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乌克兰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葵花籽油原料产区,葵花籽产量占世界的56%,每年7—8月是乌克兰葵花盛开的季节,其葵花可以在几乎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生长,葵花籽含油量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宁夏平原是灌溉农业吗,宁夏平原灌溉农业的区位条件(7)

宁夏平原是灌溉农业吗,宁夏平原灌溉农业的区位条件(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