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区适合养殖什么,海南农村养殖什么最好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2-04 12:53:04

海南地区适合养殖什么,海南农村养殖什么最好(1)

“无鸡不成宴”,在海南,鸡与老百姓的饮食生活关联密切。日前,儋州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新闻引发关注。老牌的文昌鸡早早奠定江湖地位,除了这次“出圈”的儋州鸡,海南各地特色鸡种也纷纷“发声”,海南的“潮”鸡们呼之欲出。

海南地区适合养殖什么,海南农村养殖什么最好(2)

《海南日报》9月11日10版版面

儋州鸡史话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彬

编者按

鸡与老百姓的饮食生活关联密切,海南民间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日前,一则儋州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的新闻持续引发关注。人们纷纷在茶前饭后闲聊,海南哪里的鸡最好吃,哪种鸡最可能下一个“出圈”。这次一鸣惊人的儋州鸡有何来头,海南还有哪些深藏不露的特色鸡种,本期《海南周刊》海之南栏目带你了解。

“儋州鸡”日前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成为我省第三个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鸡品种资源。这一延续千余年的鸡品种,在历史上又被称为“石鸡”“潮鸡”,多次出现在相关文献记载中。

潮起潮落,星移斗转。在儋州北岸地区的沙石地里,这只“石鸡”代代繁衍,时而登石鸣叫,时而飞跃丛林。得益于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传统自繁自养方式,儋州鸡在当地长期存续繁衍。在经历漫长的家养驯化后,如今的儋州鸡依然“能飞善斗”,挥翅能飞近百米,日间行走山林觅食,夜里在枝头休憩,保存着那份珍贵的纯正血统。

自唐代起有据可查

在海南,养鸡由来已久,《汉书·地理志》中有海南“民有五畜”(牛、羊、豕、鸡、犬)的记载;苏东坡被贬儋州时也曾写过,“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同时,鸡的品种也颇多,仅正德《琼台志》、道光《琼州府志》等志书的物产篇中,便有乌骨、番毛、矮脚、雪里炭、潮鸡、雉鸡、山鸡、白脸鸡等。

海南地区适合养殖什么,海南农村养殖什么最好(3)

生长在橡胶林下的儋州鸡。资料图

关于儋州鸡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李德裕的《谪岭南道中作》。公元848年(大中二年),被贬潮州司马的李德裕刚抵达潮阳,旋踵之间贬书又到,再被贬为崖州司户,这首诗便是他在贬途中所作。

李德裕一路跋山涉水南行,穿过桄榔、椰林,感受到了岭南的独特风俗。在他的描述中,“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当地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津吏闻见鸡鸣后就去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

诗中的“潮鸡”,很可能指的便是儋州鸡。民国《儋县志》中有相关佐证,“石鸡型特小,一名潮鸡,潮长则鸣,其声长而清,有如吹角,李德裕诗三更津吏报潮鸡是也”。这一记载与成书于明末清初之际的《广东新语》中关于“石鸡”的描述基本一致。

“儋州鸡被称为石鸡、潮鸡,或许是因为它生长在沙石地,且叫声很特别。”长期从事儋州鸡品种收集保护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热科院品资所)研究员侯冠彧说,从唐代至今不断有关于“石鸡”“潮鸡”的相关记载,据此推算其养殖历史超过1000年。

儋州鸡的名称第一次被写入“正史”,则是在2009年。据《儋州市志》(1991—2010)记载,当地土种鸡散养,自行觅食能力强,能飞能跑,平均每户养五六只,多的十几只。在此期间,本地小种鸡以特产“儋州鸡”之名被列入2009年《儋州市年鉴》中,其特点是“肉质香嫩,但体型小,生长慢”。

儋州鸡原产地为儋州市木棠镇、峨蔓镇及洋浦等北岸地区,通常被放养于山林灌木丛中,在红土地和黑石头堆里刨食,采食野果或追逐昆虫。这一鸡种在当地常被称为“北岸小种鸡”,而在90岁以上老人口中,它又被称为“石鸡”,产下的鸡蛋叫“石鸡蛋”。

经过长期选育和自然驯化,如今的儋州鸡完全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耐高温高湿、敏捷性高、觅食能力强及昼夜鸣叫等特点。儋州鸡既可散养,也可圈养和集约化饲养,各种饲养模式下,成活率都很高。

一度面临种群危机

与其他品种鸡相比,儋州鸡的特征非常明显,体躯短小,结构紧凑,成年鸡一般只有2斤多重,头昂尾翘,呈“马鞍”型,羽色有麻、黑、白等。作为长期在海南岛繁衍的种群,儋州鸡没有和其他鸡种杂交过,基因纯度非常高,群体遗传分化研究显示其未出现家系分化,具有重要遗传育种研究和开发价值。

海南地区适合养殖什么,海南农村养殖什么最好(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