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建温室大棚最佳时期,南极温室大棚几月份建最好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3-12-27 03:20:47

南极建温室大棚最佳时期,南极温室大棚几月份建最好(1)

周实惠在南极中山站留影(受访者 供图)

南极建温室大棚最佳时期,南极温室大棚几月份建最好(2)

红彤彤的辣椒、绿油油的生菜、鲜嫩的黄瓜……曾几何时,吃到新鲜蔬菜是南极科考队员最为“奢侈”的梦。然而,伴随着蔬菜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这一梦想已逐渐成为现实。

或许你不知道,这些蔬菜大棚的建设者中,就有株洲人的身影。

3月19日,记者采访了刚从南极归来不久的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周实慧,听他讲述了冰雪王国里的“绿色生态梦”。

3次远赴南极参加科考 这次去工作了近5个月

3月12日,在南极中山站工作了近5个月后,29岁的周实慧终于乘船抵达上海外高桥港口。这个身高近一米九的小伙被晒得黝黑,这是南极强烈的太阳辐射给他留下的印记。

今年29岁的周实慧来自芦淞区白关镇,曾是中铁建工集团国际海外贸易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去年11月2日,技术过硬的他被公司选派参加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负责中山站的项目基建。而这已是他第3次参加南极科考,早在2012年、2017年,他曾两度远赴那片“世外桃源”。

“我们这一批科考队员共有68人,凑巧的是有9名基建队员都来自株洲,分别负责吊车、木工、水电等。”周实慧说,由于老乡众多,这次远行他并不觉得寂寞。

2018年12月1日,经过29天的海上航行,科考队到达了南极中山站。此时,正值南极的夏季,当地气温在零下6摄氏度左右,是基建作业的最好季节。

在中山站搭建蔬菜大棚 与大风、低温作斗争

这一次,周实慧和同事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山站搭建蔬菜大棚。

“以前,科考队员们食用的蔬菜要靠外面的船只运送进来,不仅时间长、成本高,而且运过来的蔬菜也无法保证新鲜。能吃到自己种出来的新鲜蔬菜,对于他们来说是再幸福不过了。”周实慧说,蔬菜大棚对于科考队员而言,不仅是满足他们日常的蔬菜供应,更是一个放松身心的“生态园”。

然而,建立在南极的温室大棚并不普通,它需要采用高强度、低能耗的现代化透光温室结构,既要能抵抗大风,又要严防温室内的外来物种侵害南极土地。

与此同时,常年低温、强烈的太阳辐射、随时可能袭来的大风……南极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基建队员的技术要求更为严苛。

“六七级大风很常见,最恐怖的是遇上十六级超强风。”周实慧说,每次作业前,他都得关注天气情况。作业时,他都要小心翼翼地将集装箱吊起,并迅速完成拼接。为了防止发生雪盲症,他还得24小时戴墨镜。

经过近5个月的建设,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蔬菜大棚成功搭建,预计不久后将投入使用。

蔬菜大棚科技感十足 能让科考队员尝个鲜

南极寸草不生,如何种植蔬菜?

周实慧介绍,整个蔬菜大棚科技感十足,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在电脑的控制下,LED植物生长灯能根据蔬菜生长情况自动调节照明时长。而自动灌溉系统每隔一小时向水槽内注入营养液,当房间湿度低于70%时,加湿系统将向房间内喷洒水雾。

大棚里将种些什么菜?

“主要种些豆芽、生菜、小黄瓜、香菜等,这些蔬菜生产周期短,成活率高。虽然预计产量不多,但应该能让科考队员尝个鲜。”周实慧说,他期待未来再赴南极,也能一饱口福。(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