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南极科考团发布了一条好消息,在南极零下20多度的环境里,他们竟然成功种植出了多种蔬菜。这些蔬菜包括各种叶类菜,以及小黄瓜、番茄、萝卜、香菜等,虽然数量不多,总共不到十斤,但已经可以保障南极站一个星期的蔬菜供应了。
要知道,以前科考队员们食用的蔬菜都需要依靠外面的船只运送进来,不仅时间长成本高,而且运过来的蔬菜也无法保证新鲜。所以,能吃到自己种出来的新鲜蔬菜,对于长期在极端环境中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
南极寸草不生,怎么能种植蔬菜呢?因为没水没土没阳光,所以在南极种菜,必须采用植物工厂里温室种植和无土栽培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用LED灯源代替阳光,用营养液代替土壤和水。
走进南极站的温室大棚,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满屋的架子,蔬菜就是种在架子上的。每层架子的顶端都有一排LED灯,架子下面则连接着一个水缸,装的是营养液。通过自动循环系统,营养液会导入架子上的培养皿里。科研人员说,这些培养皿里塞满了棉花,等到棉花被营养液浸湿以后,就可以把种子放进去了,在营养液的滋润下,种子会慢慢成长,最后结出果实。
其实,掌握这种技术的不只有德国,中国的南极中山站,科考人员早在2015年,就已经成功种植出了黄瓜、生菜、大白菜等蔬菜作物。2016年,一位参加南极科考任务的江西医生王征还在网络和微博上直播过南极种菜的过程。直播中他提到,在南极建立温室大棚,种植蔬菜的成本非常高,仅LED灯就花费了几十万元。不仅如此,建立在南极的温室大棚也很不普通,它采用高强度、低能耗的现代化透光温室结构,可抵抗大风,同时严防温室内的外来物种侵害南极土地。
不仅如此,在南极种菜也是件消耗体力的事情。根据中山站的科考队员介绍,为了抵御南极严寒对植物造成的伤害,他们必须要日夜燃烧汽油为“植物温室”进行加热,同时还要妥善处理燃烧汽油产生的气体,防止污染南极环境。另外,为了模拟外界环境,科研人员还要随时注意温室内LED光源的变化和营养液的成分,及时调整自动种植系统的数据。
任何辛苦和努力都不是白费的,现在,中山站“南极温室”已经收获满满,由于试种蔬菜都是生长周期较短、栽培难度较低的品种,所以现在它们生长情况基本已经达到预期。生菜种子3天左右就能发芽,一个月后可以每周收割一次。黄瓜一次结十几个,成长速度让人吃惊。
当然,对于在南极种菜的追求,中山站并没有停止。今后还要试验种植苹果、草莓、水蜜桃等栽培难度较大的水果,满足大家吃上水果的愿望。正如科考队员王征所说,长期在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的极地环境中,人对于绿色植物的渴望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而在南极自产蔬菜,也意味着在极端环境下的健康生存能力走到了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