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种植方法和时间,什么季节种植钩藤最佳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01 18:04:32

钩藤生态栽培技术要点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 叶 钩 藤 、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湖南、湖北及江西,常生于山谷溪边的疏林或灌丛中,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等 。

1钩藤的功能价值

钩藤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功能;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以钩藤为主要原料的中药成方制剂“天麻钩藤颗粒”收录于《中国药典》,配方为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盐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和茯苓等11味药材。制法为天麻粉碎成细粉,备用;钩藤等其余10味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蔗糖、糊精适量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 000克;或取滤液浓缩至适量,取糊精适量与上述天麻细粉混匀,加浓缩液,喷雾干燥,制成 500 克(无蔗糖),即得。其具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的功效。用于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髙血压见上述证候 。

钩藤中所含钩藤碱能显著降低小鼠静脉注射腺苷二磷酸钠盐( ADP ),或胶原加肾上腺素所致肺血栓形成的死亡率,抑制花生四烯酸( AA )、胶原及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膜释放 AA 等活性物质有关。钩藤生物碱还能保护红细胞膜对抗自由基诱发剂引起的溶血,对红细胞有保护作用。此外,钩藤生物碱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活性成分为其中的吲哚类生物碱和氧化吲哚类生物碱。钩藤所含生物碱的特殊药性,使钩藤对治愈心脑血管疾病有着积极的功效 。

2钩藤生态栽培技术要点

2.1品种选择与采种

《中国药典》中规定正品钩藤药材为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季节采收,因此要选择以上品种栽培为宜。一般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下旬,选择优良、健壮的钩藤植株上成熟、个大、饱满种球用枝剪将果枝剪下,摊开在干燥通风处阴干或在太阳光下晒干,用塑料袋密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2.2种苗繁育

采用漂浮育苗方式育苗。适宜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 75% ,珍珠岩 12.5% ,蛭石 12.5% 。播种时间为 2月中旬左右。对棚室、育苗池、育苗穴盘等设施消毒灭菌后,按照种子 ∶ 浮沙 ∶ 烧砖灰 =1∶5∶10的比例混合播种。穴播的播种量每穴控制在4~8粒。播种前2~3天注入池水,池水深5厘米左右,然后关闭棚室进行增温,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最高温度不超过32摄氏度,播种到出苗期间湿度保持85%左右。池水要使用洁净的地下水或饮用水,酸碱度(pH)值以6.5~6.8为宜,并用硫酸铜进行*菌 。

当苗有3对叶以后,每周对池水消毒1次,每2个月更换1次池水。施肥用复合肥(氮∶磷∶钾=15∶15∶15 )加水配成800倍液均匀注入水池中;同时用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叶面追肥。复合肥每月追施1次,叶面肥每月追施2次。经炼苗后,幼苗长至高10~15厘米、茎粗2~5毫米时即可移栽。

2.3 选地、整地

钩藤是一种耐干旱、耐贫瘠的植物,种植地坡度需小于45度,光照充足。可以选择荒山、荒坡、荒土、林边空地等区域作为钩藤种植区,也可以选择疏林地、残次林地、果园边缘地和人工造林后的幼林地间种钩藤,在种植前应割除地块上的杂草、灌丛。种植地海拔300~2 000米,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场地 。

种苗移 栽 前 10~20 天 对 种 植 地 挖 穴,行 距2.5~3 米、株距 1.5~2 米,穴径 40~50 厘米、穴深30~40 厘米,打穴时表土、心土分开。每穴分层施入腐熟农家肥 5公斤+45%复合肥0.25公斤。回填时先表土,后心土,并使土肥混合。

2.4 移栽

种苗选择健康、优质、根系发达的幼苗,每年3~5 月或 9~12 月进行移栽。穴栽法,每穴栽 1 株,根据根幅大小挖穴,然后把苗直立放入穴中,扶正苗木,理伸根系,盖上细土。当填土至穴深1 / 2时,将苗木往上轻提,使苗木根系舒展,填至根颈部后用脚采紧、踏实,覆土稍高于原地面,浇透定根水。种植密度为 167~200株/亩。

2.5田间管理

2.5.1补植 移栽定植后 15~20 天进行田间巡查,发现死苗、缺苗时,应在阴天或雨后补植同龄种苗,浇足定根水。

2.5.2水肥管理 种植后若遇干旱,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视干旱情况适量浇水。定植当年返青成活后,施尿素 30 克/株。第 2 年起, 6~7 月份结合中耕除草,在离主干 20~30 厘米处,挖深度 5~10 厘米深的环形沟,于沟内施入有机肥(总养分 ≥8.0% 、有机质 ≥70% ) 0.5~0.8 公斤,然后填施肥沟并培土;11~12月份在离主干20~30厘米处,挖深度5~10厘米深的环形沟,并于沟内施入过硫酸钙(有效P2 O 5 ≥12.0% ) 0.3~0.5公斤,然后填施肥沟并培土。

2.5.3除草 视田间杂草危害情况人工除草 3~6次,去除的杂草可填埋在钩藤植株根部,或带出种植地块统一堆放。

2.5.4 修剪与摘花序 1 )移栽当年。植株长至高50厘米左右时,应及时摘心,以促进分枝和缩短节间距,防止徒长。 2 )移栽后第 2 年。 4~5 月份在抽生的萌蘖中,选3~4个生长良好的作茎枝培养,其余的疏除。 11~12 月份结合采收,将植株茎枝截成50厘米左右的短截。 3 )移栽3年后。当茎枝长到2米左右及时摘心。结合采收,留 4~8 个茎枝,并对茎枝留50厘米左右短截,保持植株呈丛状。除采种地外,及时摘除花序。

2.6 病虫害防治措施

2.6.1 钩藤猝倒病 常见防控方法有暴晒育苗基质,*死病原;对基质或土壤用药剂*菌;基质中添加生防菌或生物菌;加强育苗大棚通透性,适时排湿,控制湿度在30%~50% ,立秋后( 8~9月)加强排湿;适期施药,合理选择药剂。

钩藤猝倒病可用3亿CFU /克哈茨木霉菌20~50倍,或10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800~1 000倍,或8%井冈霉素 A 水剂100~125倍,或10%苯醚甲环唑1 000~2 000倍,或43%戊唑醇悬浮剂 WG2 500~4 000 倍,或 1% 申嗪霉素悬浮剂 800~1 000倍喷雾防治,在苗床或育苗盘出现初始发病中心时及时普防。

2.6.2 钩藤根腐病 常见防控方法有田间排水通畅,避免积水烂根;带药移栽(药液浸根或蘸根);适期施药,合理选择药剂。

钩藤根腐病可用 3 亿 CFU /克哈茨木霉菌 20~50 倍,或 10 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 800~1 000 倍,或 1% 申嗪霉素悬浮剂 800~1 000 倍,或 8% 井冈霉素 A 水剂 100~125 倍灌根或喷淋。

2.6.3 钩藤灰霉病 常见防控方法是加强育苗大棚通透性,适时排湿,控制湿度在 30%~50% ;适期施药,合理选择药剂。

钩藤灰霉病可用0.5%小檗碱水剂200~500倍,或 3 亿 CFU /克哈茨木霉菌 20~50 倍,或 10 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 800~1 000 倍,或 40% 嘧霉胺悬浮 剂 1 000~1 500 倍,或 50% 异 菌 脲 悬 浮 剂1 000~1 500 倍喷雾或烟雾。

2.6.4

钩藤立枯病 常见防控方法有保障田间排水通畅,避免田间过湿;适期施药,合理选择药剂。钩藤立枯病可用3亿CFU /克哈茨木霉菌20~50 倍,或 10 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 800~1 000 倍,或1%申嗪霉素悬浮剂800~1 000倍,或8%井冈霉素 A 水剂100~125倍,或10%苯醚甲环唑 WG1 000~2 000 倍,或 43% 戊唑醇悬浮剂 2 500~4 000倍,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500~1 500倍喷雾、灌根或喷淋。

2.6.5 钩藤蚜虫 常见防控方法是使用挂黄板诱*;释放蚜茧蜂;适期施药,合理选择药剂。

钩藤蚜虫可用 0.3% 苦参碱水剂 200~300 倍,或 0.6% 乙基多*菌素悬浮剂 1 000~1 500 倍,或35%吡虫啉悬浮剂10 000~13 000倍,或25%吡蚜酮悬浮剂 2 000~3 000 倍在苗期喷雾,或在成株期密集田块用烟雾机加化学药剂产烟防控。

2.7采摘分级与储存加工

钩藤种植后1~2年内植株分枝少,3年后植株枝繁叶茂即可采收,一般于秋冬两季采收。人工用枝剪剪下或镰刀割下带钩的钩藤枝条,去除叶片、病枝,扎成把,运回。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遇高温会分解转化,因此在烘干加工过程中,采取低温烘干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成分的含量 。一般将带钩枝条晒干,或用50~60摄氏度烘干,水分含量<10%即可。

3钩藤的市场前景与效益分析

钩藤是一种有效的血管软化剂和天然植物降压药,不仅在中药制剂生产上广泛应用,并大量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目前,有56种中药,200多个厂家以钩藤为原料生产药品,市场药用年消耗量达3 600吨以上;日本饮料市场需求在250吨左右。因此,种植钩藤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吉山花瑶钟建荣]

钩藤种植 3 年即可采收,第 1 年的投入为种苗、土地整治、肥料农药、人工管护等方面,第2~3年为人工管护、肥料等方面,每亩投入 1 500~2 000 元,第 3 年丰产期及以后每年产值可达 6 000~8 000元/亩,可以持续采收20年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钩藤种植方法和时间,什么季节种植钩藤最佳(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