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繁殖有多快,河蚌是怎么人工繁殖的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1-04 08:25:04

前言:

导读:繁殖离不开河蚌,曾因味苦而喂鸭子,如今卖10元1条,有啥价值?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近些年在河里、水塘里面好些之前比较常见的小鱼,现在都变得较为少见了。

像过去虽然条件比较苦,很多人也常去河里捞鱼捕虾,以此来改善一下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靠近河边,或者是家附近有鱼塘的人家,不忙的时候就会去捕捞几条鱼来吃。

河蚌繁殖有多快,河蚌是怎么人工繁殖的(1)

而当时因为鱼的资源比较丰富,所以一般的小鱼都是入不了眼的,捞到的要么直接放生了,要么是一并拿回家用来喂鸡鸭了。

其中有一种鱼,在过去就很常见。因为很多人说它苦,即便是捞到了也没人吃,但是现在这种小鱼却值钱了,小小一条就要卖到10元以上,在你的家乡还有吗?

苦片丝的小简介

这种鱼在小毛的老家(湖南)这一代,都是叫它苦片丝。有些地方也叫它苦扁屎、苦死片、菜刀鱼等。

因为在各地都有分布,并且各地的文化习俗不同,它的叫法也就非常的丰富,但是它的学名只有一个,那就是鳑鲏鱼。

这是一种“长不大”的鱼,估计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十分的深刻。因为这种鱼不光是很细小,一般也就是几厘米长。即便是养殖好几年,也是这么大。

河蚌繁殖有多快,河蚌是怎么人工繁殖的(2)

而且它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浑身是五颜六色的,非常的漂亮。以前农村的小孩子,在捞到这种鱼之后,也喜欢把它当宠物养殖起来。并且它还很耐活,很容易养殖。

但是养着养着就会发现,之前五颜六色的鱼鳞,到后来就全部消失了。

这种鱼从它的名字也看得出来,是一种比较苦的鱼类。所以在过去一般都没有人吃,即便是捞到了很多,也是直接扔掉,或者是倒掉喂鸡鸭了。

繁殖离不开河蚌

鳑鲏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鱼类,不光是因为它们个头小,长不大,而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繁殖方式。这种鱼要想繁殖后代,还必须要找河蚌合作才行。

鳑鲏鱼一般都是在一些溪流、鱼塘和水沟等水流较为缓慢的水域活动,还有成群活动的特性。当到了每年的五六月份,水温逐渐上升之后,它们也迎来了产卵期了。

河蚌繁殖有多快,河蚌是怎么人工繁殖的(3)

因为这种鱼本来个头就很小,所以繁殖能力并不强。所以为了更好的繁殖后代,就需要找外援帮忙,而河蚌就是它们找的靠山。为了避免鱼卵被其他的鱼类或者的动物所吃掉,它们会在河蚌附近产卵。

当河蚌开口以后,就会马上将产卵管伸入到河蚌的鳃腔内,而紧随其后的雄鱼则会在周边射精,这些精子就会随着水流而被河蚌吸入到鳃腔内,从而让精卵得以结合。

河蚌繁殖有多快,河蚌是怎么人工繁殖的(4)

受精之后的精卵就会附在河蚌的鳃瓣上,慢慢地发育,等到数周之后就会孵化出小鱼。这样极大程度保护了受精卵,而孵化出来的小鱼就会自行离开河蚌,然后自行生活。

看似鳑鲏鱼繁殖后代是招来河蚌帮忙,其实河蚌也要找鳑鲏鱼帮忙,两者是共生的关系。因为河蚌也很聪明,它们会趁机把受精卵散在鳑鲏的身上,从而让它带到其他的地方。

一条10元有何价值?

在过去没人要的河蚌,现在在电商平台上,一条却要卖到10元以上。就算是一些虫鸟食出,这种鱼的售价也不低,极品的更是要数十元一条,甚至要比很多的金鱼价格还要贵得多。

河蚌繁殖有多快,河蚌是怎么人工繁殖的(5)

这是因为,鳑鲏鱼天生就是一种观赏鱼。这种鱼个头不大,也很好养殖,关键是它还有着极高的颜值。它身上的鱼鳞很漂亮,五光十色的,让人看了就会爱上它。

正是凭借着这些优势,鳑鲏鱼近些年才在观赏鱼市场混得风生水起。有一些人甚至专门去野外捕捞这种鱼,把它卖给宠物店,或者是拿到网上销售。

这种鱼的观赏价值可不小,作为我国的一种原生鱼类,就连日本天皇也对它是青睐有加,还特意到我国来寻找,并且把它引进国内养殖。近些年在国际市场上,鳑鲏鱼也是声名鹊起,成为了一种小有名气的观赏鱼类。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鳑鲏鱼虽然苦,可也是有食用价值的。对于一些偏爱吃苦味食物的人群来说,鳑鲏鱼是非常不错的下酒菜。把它清洗干净了,用油炸着吃,非常的脆香,连骨头也能吃,脆脆得特别香。

结束语

近些年,鳑鲏鱼在不少地方出现了两个极端,在有些地方因为水质受到了一定的污染,这种鱼已经十分少见了,甚至难得见到踪迹了。

河蚌繁殖有多快,河蚌是怎么人工繁殖的(6)

可是在有些地方,因为水质一直不错,并且再加上禁渔期的缘故,这种鱼呈现出了泛滥的趋势。这一点估计很多的钓友是最清楚的,因为他们受到此鱼的祸害可不浅。这种鱼成群出动来闹钩,确实很烦人。

各位朋友们,在你的家乡这种鱼还多吗?它又叫什么呢?如果当地的鳑鲏鱼多,大家可要抓住机遇啊,把它捕捞上来售卖给宠物店,或者是拿到网上买,估计购买的人不少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