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视频平台上掀起了一波学农技的热潮。有教大家早期落叶病发生,如何用药的;有教大家如何给土地深施的;有教大家种香菜出苗快不得病的。随着乡村振兴浪潮越卷越火,更多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对农耕感同身受且兴趣渐长。
农技的广泛运用,本质是为了提升粮食产量,提高粮食收获效率。现代农技的产生也是得益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那有没有想过在遥远的三国时期,那时候的人们是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的,生产工具又有哪些呢?
对三国历史稍微熟知的人应该都知道三国是很动荡的,战争、旱灾、洪涝、虫灾、地震、瘟疫频频发生,这对于农耕农业是沉重的打击。即使是这样,勇敢聪明的中华儿女还是顶着艰辛发明了很多农技来提升粮食产量。
三国时期的主要粮食农作物是大豆、小麦、粟谷和黍。《魏略》记载,有个叫杨沛的人在自家粮仓里屯了很多大豆。后来曹操来到他的地方,没有粮食吃,杨沛就把所有的大豆都给了曹操。由此可见,大豆的确是当时的主要粮食。
《魏书》记载,魏国颁布了让民众一起屯田的命令,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于是魏国管辖的州郡都会设立一个田官,作用就是设立粮仓,囤积粮食,管辖良田。魏国发明小天才马均还改进了一种用于灌溉的工具,叫做“翻车”。经过改良,翻车操作更加简便,既可以进行农业灌溉,也可以进行排涝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升。目前我国南方的一些小村落,仍然有类似工具一直在使用。这一波属于是超前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