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12月7日电 (记者 胡远航)与鱼子酱、鹅肝并列“世界三大珍肴”的块菌(松露)人工栽培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该所科研人员在贵州省境内的两个种植园内人工栽培的中华块菌于近日陆续出菇,其中一个植物园还实现多个树种连续多年出菇、局部产量达商业化种植标准等目标。这意味着中国块菌规模化人工栽培雏形显现。
块菌隶属属块菌科,是著名的菌根型野生食用菌,其中以法国黑孢块菌和意大利白块菌最为出名。其因资源稀缺、味道特殊、价格昂贵,被称作价比黄金的世界顶级食材。中国已考证确认的块菌有60余种,是继北美、欧洲之后,块菌分布的又一多度中心。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于富强团队针对块菌资源及人工栽培开展大量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016年至今,该团队发表棕黄块菌、深陷块菌、疣突块菌、中华白块菌、施甸块菌、丽孢块菌、多形孢块菌、保山块菌8个块菌属新种;并选取国内外具有较高商业价值和潜力的黑孢块菌、波氏块菌、中华块菌、中华夏块菌、台湾块菌和假喜马拉雅块菌等物种,和壳斗科、松科、胡桃科、杨柳科、榛科、桦木科中20余个树种50余个组合进行菌根合成筛选研究,不断优化菌根化苗木规模化生产技术,取得大量一手资料和进展。
近日,研究团队又传来好消息——位于贵州省境内的两个中华块菌种植园陆续出菇。这两个种植园分别建于2011年和2017年,均在菌根苗移栽三年后出菇,其中前者还实现多个树种连续多年出菇、局部产量达商业化种植标准等目标。
研究人员称,这为中国块菌人工栽培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