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一些行当就是童年里珍贵的记忆,比如说修鞋摊。那些沉淀着历史记忆和时代变迁的老行当,如今正在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今天《城市一角》就让我们重温那些年修鞋摊的故事。
一架手摇补鞋机、一台配钥匙机器、两根板凳和一个木箱,不到两平方的摊位,刘学明一坐就是30年。从以前几块钱的胶鞋、布鞋到如今上百元的皮鞋、靴子,刘师傅记不清楚自己手里面经过了多少只鞋子。摊开手,上面满是刀疤和被胶水包裹的老茧,腰上系的围裙缝了又补,如年轮一般。刘师说他是四川人,80年代初,四处闯荡,去过云南、贵州、上海、最后才在渭南扎的根。独自一人背着一个修鞋木箱到渭南摆摊,摊位从汽车站外摆到小门店,谈到投身这个行业的原因时,刘师傅说,当年老家附近很多人都做手艺,特别是修鞋配钥匙这个行当很火,而刘学明家中兄弟较多,条件比较艰苦,为了补贴家用,也给自己谋一条出路,年仅18岁的刘学明跟了一位师傅,选择成为一名修鞋匠。
刘学明:(我是)84年9月份来的渭南,当时渭南只有一条公共汽车路线,从火车站到小桥(票价)五分钱。渭南是农业城市,物价不是很高,(能)挣下钱,也容易攒住钱。(其它)好多地方能挣下钱,但攒不下钱,拖儿带母的那时候。
刘师傅说,八九十年代,是修鞋补鞋行业的“黄金时期”。那时候的老人都说,“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所以,老百姓的衣服、鞋子等穿烂了都舍不得丢,拿去缝缝补补又能穿。修补一双鞋,挣个三五分钱,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四五块,到如今三块五块,缝缝补补,就图个结实和美观。因为刘学明为人实在,手艺好,负责任,吸引了不少回头客,一天到晚基本忙个不停。
刘学明:我这用的都是棉线的机子,全是棉线,不像他们那个修鞋钓鱼线。在附近的师傅好多人都知道,我说好远的,从罗敷背鞋过来修的,从西安背鞋过来修的都有。
一年四季,不论严冬酷暑,刘师傅都会风雨无阻地坚守在修鞋岗位上,三十年,他用坏了9个补鞋机和不知多少把工具。因为用心,不少熟客宁可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也要来找刘师傅修鞋。记者在刘师傅的摊位待了一会,半个小时之内就有两三位顾客上门。很多人显然是和他非常熟悉,把鞋放在摊位,“帮我弄一下……”放下一句话人就走了。有的留下一把钥匙,“配两把钥匙,一会来拿。”有的放下一个包,“上个拉链头。”没有多余的话,东西交给了刘师傅,一会回来,保准帮你把所有的毛病都拾掇地妥妥的。
刘学明:可能渭南只有二三十家修鞋的了,我估计。都不多了,年轻人都不学这个了。现在搞这个都是我们老家伙在这干,都是四十多岁、五十岁的在这搞修鞋。
开凿、穿线、引线、打结、上线,熟悉的手法就这样干了三十多年,刘师傅说,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鞋子价位也比较亲民,来修鞋的人少了,但自己从不想着会考虑转行或休息。只要身体允许,顾客需要,他会一直做下去。
《东秦百姓》记者:曹盼盼 樊东宝
编辑:王璐
初审:郭晶
终审:高红星
来源:华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