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点击文章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三农大喇叭每天推送的最新农资价格行情、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内容了。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
上周下了一场透雨,麦收之后种的大豆,如今已经出苗了,现在长到了3-4片叶子,顺垄望去,一行行豆苗夹杂在麦茬中间,绿油油的,看着很舒心。
豆苗长到这个时候,要进行间苗、定苗了,在我们这个地方,农民从来不这样叫,只是把间苗、定苗统一称为剔苗,大家见面问去地里干啥活,都说剔豆苗子或剔玉米苗子了,你说间苗没有人知道你说哩是啥。
这两天天气很热,午间的气温能达到三十五六度,剔苗的工作一般在早上进行。早晨较为凉快,农村人不贪睡,起得很早,趁凉快干活效率高。今年种玉米的人家少多了,很多人改种了花生和大豆,在我们这一带,几乎家家都有外出务工的,专门靠种地花钱的,除了一些种果树等经济作物的人家外,十户里面顶多有两户就不错了。
大家纷纷改种花生和大豆的原因,说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这几年玉米价格太低,花生和大豆算下来和种玉米的收成差不多,但比玉米管理省事;二是农民种花生和大豆,自己吃油方便了,放心了。自己种的花生和大豆,收获后晒干榨油,吃着纯正、放心,至于能卖多少钱,倒不是太重要的。
和前些年对比一下,乡亲们种地、管理庄稼,真是比以前“懒”多了,大晌午头,地里很少见有人头顶烈日在劳动。“现在的年轻人,哪个吃得了苦啊!指望这一代年轻人种地,没门喽!”村里的种田老把式提起种地这些事,摇头叹气,语气中满是无奈和失望。
东拉西扯了这么多,回到正题。说起这大豆间苗、定苗,有什么要注意的呢?其实,农民对此只是个约摸,并不会按照专家讲的精确到几公分。在我们这里,老一辈人说大豆株距多少合适,一句话就搞定了,“不稀不稠,一拃出头。”简单八个字,就把大豆间苗的尺寸给确定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给大家具体说一下。
“一拃”就是将大拇指与食指伸直张开后中间的距离,成人的“一拃”,一般为15公分左右,也就是说,大豆的株距保持在15公分左右就可以了。现在大豆用机械精播,每亩播种量8-10斤,正常出苗的情况下,基本不用怎么间苗,可以省去很多劳力。
说起来,大豆喜稀不喜稠,常听老年人讲:“稀豆不少打,稠了草一把。”意思是说,大豆种稀了,产量也不会减产太多,但是如果种得密度过大,有可能到时候没有产量,只有豆棵。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大豆的分杈能力很强,如果稀了,大豆就会向四周生长,植株长得十分粗壮,结角多,抗倒伏,通风透光好,产量也不差,但是大豆密度过大,容易旺长、分杈少、通风透光能力差,容易倒伏、花而不实,反而会减产。
因此,种植大豆,一定要注意控制密度,这是高产的基础。其实大豆的管理较为粗放,这也是我们这里大豆产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一亩地原来亩产400斤就算高产了,现在好在育种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大豆产量好的年景下,亩产也能达到五六百斤,但这样的产量听说得不太多。从种到收,打好除草、控旺、*虫几遍药就行了,不把种地当职业农民,产量高点低点也不是什么 大事了。
关于大豆的管理技术,前面的文章里也都介绍过了。追求高产的农民朋友可以找来参考一下,专家的要求与农民的要求有些差距,这也是目前的实际。毕竟,农民只有看到种地能赚钱,才会下功夫管理、追求高产。
否则,这种现状还会持续下去,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