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最喜欢在什么土壤里,蚯蚓为什么喜欢在湿的土壤里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2-13 17:29:38

蚯蚓是一类陆栖环节动物,属于寡毛纲,也被称为地龙、曲蟮、坚蚕等。它们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蚯蚓喜欢栖息在黑暗、潮湿、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蚯蚓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如何最快速地养殖和繁殖蚯蚓。

蚯蚓最喜欢在什么土壤里,蚯蚓为什么喜欢在湿的土壤里(1)

一、生活习性

1. 对光敏感: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它们蛰居在泥土洞穴中,夜间活动。然而,它们对光线非常敏感,过强的光照会导致死亡。因此,在蚯蚓养殖过程中,需要搭建遮光棚或避光措施,以防止日光直射。

2. 对温度要求高:蚯蚓是变温动物,低于8摄氏度时停止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生存温度为15至25摄氏度,而繁殖最适温度为22至26摄氏度。在0至5摄氏度时进入冬眠状态,0摄氏度以下会冻死,而在40摄氏度以上会死亡,32摄氏度以上则停止生长。

3. 对湿度要求高:蚯蚓喜欢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养殖床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0%以上。然而,蚯蚓害怕积水,过高的湿度对其呼吸不利。此外,它们也对盐有所畏惧,高盐浓度的溶液会导致失水而死亡。

4. 喜欢安静环境:蚯蚓喜欢宁静的环境,对噪音和震动敏感。如果受到震动干扰,它们会表现出不安和试图逃逸的行为。因此,在选择养殖场地时,应避免桥梁、公路等噪音和震动频繁的地区。工矿周围的环境也不适合养蚯蚓,因为这些地区对其生长不利,甚至会导致逃逸现象的发生。

通过理解蚯蚓对光线、温度、湿度和环境的偏好和敏感性,可以更好地管理蚯蚓养殖,并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以促进其繁殖和健康生长。

蚯蚓最喜欢在什么土壤里,蚯蚓为什么喜欢在湿的土壤里(2)

二、养殖价值

1. 生态价值: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通过挖掘洞穴、松土和分泌粘液等行为,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的理想环境。同时,它们的取食、消化和排泄过程对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2. 药用价值:蚯蚓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它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和利尿等功效。在中医中,蚯蚓常被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抽搐症状、关节痛、呼吸道疾病和水肿尿少等病症。

3. 食用价值: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富含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可以作为营养丰富的食品。通过以农副产品为饲料进行人工养殖,蚯蚓可以成为一种有营养价值的食材。

4. 饲料价值:蚯蚓富含蛋白质,其含量可达干重的50%至65%。此外,它们还含有18至20种氨基酸,其中包括禽畜必需的氨基酸。因此,蚯蚓可以广泛用作猪、鸡、鸭等禽畜和泥鳅、黄鳝等水产养殖的饲料。

蚯蚓的生态、药用、食用和饲料价值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同时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利用途径。

蚯蚓最喜欢在什么土壤里,蚯蚓为什么喜欢在湿的土壤里(3)

三、养殖品种

1. 红蚯蚓(赤子爱胜蚓):红蚯蚓是最常见的养殖蚯蚓之一。它们个体较小,体长约60~160毫米,体宽约3~5毫米。通常呈现橙红色或栗红色的环带。

2. 青蚯蚓(威廉环毛蚓):青蚯蚓也被称为绿蚯蚓或威廉腔环蚓。它们个体较大,体长约90~250毫米,体宽约5~10毫米。背部呈青黄、灰绿或灰青色,背中线为青灰色。

3. 土蚯蚓(参状环毛蚓):土蚯蚓是我国最常见的蚯蚓之一。它们个体较大,体长约110~380毫米,体宽约5~12毫米。背部呈紫灰色,后部颜色稍浅,刚毛环呈白色。

4. 黑蚯蚓(通俗环毛蚓):黑蚯蚓是南方最常见的蚯蚓。它们个体中等大小,体长约130~150毫米,体宽约5~7毫米。体节数约为102~110个,背部呈草绿色,背中线为深青色。

这些不同种类的蚯蚓在形态和颜色上都有一定的区别,但都可以在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