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学大院
作者:邓振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科普博览
生活中常见的稻米,从左至右依次为白米(图中为粳米)、黑米、糯米、糙米
白米、黑米、糯米、糙米、泰国香米、印度香米、粳米、籼米……身处现代的超市货柜或粮油市场之中,我们大概会被这五花八门的名字绕得晕头转向。然而,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这些所有的稻米实际上都属于同一种植物——稻,它可以分为两个亚种,即粳稻和籼稻。前者米粒形状偏短圆,后者则较为细长,口感也有所差异。至于其它纷繁复杂的名字,要么是这两个亚种内的不同变种或地方品种,要么是因加工步骤等不同而给予的不同称谓。
在当今世界的粮食体系中,稻米的产量仅次于玉米,而且消费群体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这三个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稻米也由此成为现在全球范围内供养人口最多的一种农作物。因此,水稻的起源,很早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和兴趣,但整个研究过程漫长而曲折,仅仅在确认起源地上就争论了近百年。
水稻起源于何地?印度还是中国?
20世纪初的苏联学者瓦维洛夫是栽培作物起源领域最广为人知的一位早期学者,他对世界范围内主要农作物起源地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栽培作物的起源地应该在现存的栽培品种和近缘野生种基因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依据这一理论,他提出水稻的起源地应该在印度。这一观点与19世纪瑞士植物学家德康多尔的提法一致,因此“印度起源说”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一直是这一问题上的主导观点。
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中国学者是著名农学家丁颖先生,自1926年在广州郊外发现野生稻之后,他在水稻起源、演变和育种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贡献,并明确提出了“水稻起源于中国华南地区”的观点,对“印度起源说”进行了正面回应和驳斥。他的系统工作受到了很多国际同行的重视,两派观点相争不下的状态由此持续了数十年。
中国邮政1990年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中丁颖院士纪念邮票(来源:新浪博客)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长江流域的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发现了水稻遗存,其中1973年发掘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便是众多遗址中最为著名的一处。这里距今7000年左右水稻的发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也引发了对于水稻起源讨论的又一次高潮。自这一时期开始,对于水稻起源的研究主体逐渐从农学家转变为考古学家,研究思路也从确认现代野生稻基因多样性最高的区域转变为寻找最早的水稻种植和利用的证据。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炭化稻种(图片来源:中国文化报)
随着材料的积累,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考古遗址出土的早期稻作证据以及历史上野生稻的分布范围等,提出了“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印度甚至泰国等地也曾号称发现了距今8000乃至9000年前的水稻,并引发了一些争论,但这些发现后来都被证明存在问题,其年代实际上大多不超过距今4000年。自此,“水稻长江中下游起源说”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共识,持续一百余年的“印度说”与“中国说”之争基本尘埃落定。
水稻起源于何时?
然而,对于水稻起源的探索并未就此止步。起源地的确认只是这个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起源时间。严格来讲,这两个问题抛开任何一方谈另一方都是不现实的,但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重点总是会偏向某一方。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起源地之争的初步解决,起源时间便成了学术界亟需面对的主要问题。
恰好从这一时期开始,植物考古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国内迅速成长起来,一系列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在此背景下持续展开,水稻起源的宏观图景也渐次清晰。
水稻遗存在大量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遗址中被发现,举其要者,如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澧县彭头山与八十垱、河南舞阳贾湖、邓州八里岗、浙江余姚田螺山、萧山跨湖桥、嵊州小黄山、浦江上山、江苏泗洪顺山集等。这些遗址的年代大多在距今7000年以上,最早的遗址年代接近距今1万年。大量的新材料,使得对于水稻起源的探索有了研究分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