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藕塘能养什么,藕塘每亩适合养多少甲鱼

首页 > 农林牧渔 > 作者:YD1662024-03-07 20:06:49

深水藕塘能养什么,藕塘每亩适合养多少甲鱼(1)

藕塘形成的自然湿地是冬候鸟的乐园。 亦风 摄

随着近期气温骤降,冬天终于来到中山。比冬天来得更早一些的,是一群群飞到南方过冬的候鸟。

最近在崖口村附近出现的两只小鸟,成了观鸟界的小明星,吸引全国各地的爱鸟人士赶来中山,只为一睹其真容。这两只中文名叫黑头鹀的小鸟看上去并不特别,但分布范围极为狭窄,是十分罕见的珍稀鸟类。它们每年夏季在新疆天山地区繁殖,冬天飞往南亚次大陆越冬,此次停留中山快半个月了,似乎已经把这里当成过冬的新家。

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处在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上,这是全球八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这里不仅是重要的候鸟补给站和部分候鸟的迁徙目的地,也是中山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域。崖口村里有一片面积约600亩的莲藕种植塘,莲藕收成过后形成的自然湿地是候鸟的乐园,收容过不少的鸟类精灵。不过,从去年冬季开始,藕塘承包方为增加收入,在莲藕收成后改造藕塘养殖鱼虾,深水无法为大部分涉禽类候鸟提供食物,以至于许多冬候鸟被迫流离失所。

该怎么留住这片湿地,让候鸟顺利度过冬天呢?

南方日报记者 孙嘉琳 实习生 王凯琪 陈雪琴

义卖筹集保育资金补贴养殖损失

崖口濒临珠江口,有大片的围垦鱼塘、稻田、藕塘,也有保存较好的风水林,生态环境相对丰富,为鸟类提供了多样性的栖息地和觅食场所。尤其是冬春迁徙季节,崖口候鸟和过境鸟都会比较多,经常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客人停留,比如今年的黑头鹀。去年10月,中山观鸟爱好者还在崖口村附近的龙穴村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2013年开展的中山市脊椎野生动物调查显示,中山共有鸟类15目45科159种,占全省已记录鸟类510种的31.18%。而自今年9月以来,中山观鸟爱好者在该区域共观察记录到鸟类39种,候鸟21种,留鸟18种,总数量超过600只,包括黑喉石鵖、黑翅长脚鹬、黑尾塍鹬、彩鹬、水雉、扇尾沙锥等,其中黑喉石鵖、黑翅长脚鹬皆是全球濒危鸟类。

引起观鸟爱好者注意的这片藕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身后是云梯山,不远处挨着红树林湿地,前方还有一大片的滩涂。傍晚,候鸟飞到山中憩息,早晚则可在湿地中觅食,这里俨然成为了冬候鸟的乐园,吸引越来越多的鸟群。

然而去年以来,莲藕收成后,藕塘承包方为增加收入,改造了其中450亩在冬春两季提高水位养殖鱼虾。深水藕塘无法为大部分涉禽类候鸟提供食物,崖口的许多冬候鸟已被迫流离他处觅食。

“以前经常能看到成群的候鸟在藕塘觅食,但现在这样的情景越来越少了。”一直关注候鸟保育的中山叮咚荒野学堂负责人吴娟表示。

于是,吴娟发起了“湿地候鸟保育计划”,邀请一批热心公益的学者、专家,通过集中的自然课程、艺术讲座、自然义卖等方式筹集湿地候鸟保育资金。今年10月底,吴娟和藕塘承包管理方达成初步协议:自今年11月至明年2月,承包方承诺利用附近水道潮汐,严格控制藕塘水位,确保藕塘部分塘泥露出水面;叮咚荒野学堂则对因此给藕塘冬、春两季养殖鱼虾带来的损失,利用所筹集的资金进行补贴。

“候鸟吃鱼确实会给当地农民造一定的经济损失,光靠政府补贴还不够,我们就想通过这个项目给藕塘承包者一定的补偿。”吴娟说,“现在筹款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响应这个项目的人比我想象的要多,可见还是有很多人在关心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人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让大家能发自内心去保护候鸟。”

带动公众增强自然保护意识

在发起保护行动之前,吴娟就受爱鸟的丈夫影响,一家人经常外出观鸟。过程中他们见到了过很多扑*候鸟的事件,候鸟的遭遇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心。

吴娟回忆,一次在崖口曾见过一只幼鸟正在藕塘里挣扎,走近发现它是被捕鸟夹夹住了,当她把幼鸟救出来时,幼鸟的腿已被夹断。“它在起飞之前回头看了我们一眼,当时就觉得很心酸。”她说。还有一次在翠亨新区的工地里,一只候鸟正在吃鱼,却反复把鱼吃进去又吐出来。“我们当时很好奇,以为它在练习捕鱼。等到走近才发现它正在吃的鱼里面有铁钩,鸟的舌头已经被铁钩钩住并且扯了出来。”

“看到过太多被伤害的鸟了,我觉得保护候鸟的行动刻不容缓。”吴娟说。所幸如今在中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候鸟及候鸟栖息地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保育行动中来。

“湿地候鸟保育计划”开展后,《行走古村落》一书的作者甘观凤也发起了“崖口风光欢乐跑”活动,并将活动所得全额捐献到项目中。作为崖口村人,她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崖口风光欢乐跑”从崖口村村委会出发,绕藕塘到围田最后再回到村委会,全程12公里。沿途可见千亩稻田、莲藕塘、荷花池、集益庙、千亩围垦、公边艇、海鲜一条街、煲仔饭一条街等经典崖口风光。活动发起后,藕塘附近的小店店主们也自发捐赠物资,积极响应。

而开办于2016年的叮咚荒野学堂本身就是一个自然教育机构,此次“湿地候鸟保育计划”的支持者就是以参加过学堂自然教育活动的家长群体居多。“未来影响社会的是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需要自然,自然也需要他们。”吴娟说。

读小学五年级的钟知晓也是一名观鸟爱好者,她曾在作文中写道:“那些网真厉害,差点把我们都绊倒了呢。我们来到它身边,它扇动着翅膀挣扎着,大概是以为我们要捉它吧。于是我们小声地安慰它,让它别害怕,我们是来救它的。它似乎听懂了我们的话,安静下来等我们把网解开。幸亏它卡得还不算太久,网一松开,它就呼啦啦地飞走了。我们都很高兴,为自己救了一个生命而感到自豪。”

■记者手记

振兴乡村何不考虑“鸟嘴衔来的经济”?

候鸟要过冬,农民想增收。一方小小的藕塘揭示了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冲突。除了相互妥协、相互补偿,还有没有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解决方式呢?

发展生态旅游或许是一个选择。

南朗镇本身就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崖口乡村游也越来越受欢迎。崖口东临伶仃洋,与香港隔海相望。这个海边村庄有700年历史,至今还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吃海鲜、看日出、游稻田,淳朴的古村庄是都市人周末放松的好去处。与此同时,崖口坐拥大片湿地资源,是候鸟天然的栖息地和觅食场所,每逢假日,观鸟爱好者络绎不绝,不少外地教育机构、旅行团成群结队到崖口观鸟。而这些资源优势却没有得到开发,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笔者也曾在金秋时节特地到崖口观赏稻田美景,但因为村里仅有一家民宿而无法停留。可以说,当地的旅游业仍停留在比较粗放的阶段。

事实上,“鸟嘴衔来的经济”在国内早有先例。云南百花岭就是靠观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观鸟胜地”百花岭专门建立了观鸟基地、建设了观鸟屋,爱好者需支付一定费用到观鸟屋观鸟拍照。当地村民还通过民宿、鸟岛、鸟塘、美食等项目增加收入。而且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村民们自发爱鸟护鸟,不仅自己不再捕猎候鸟,还阻止其他人打鸟捕猎。

这些做法,崖口都可以借鉴,尝试走传统经济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道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