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叙事作文一般要注意什么?,叙事作文步骤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8 15:24:11

叙事作文第一讲:叙事作文的写作要点及口诀

叙事作文都有哪些类型?

叙事作文如何漂亮的开头和结尾?

叙事作文都有哪些记叙顺序?

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

叙事过程中如何把场面写具体?

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

叙事作文的写作要点

一、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二、找出事件闪光点。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三、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四、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五、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六、写事不能离不开写人。同此在记事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七、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叙事作文口诀

叙事作文是基础,三段写法要牢记。叙述方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顺叙记事容易学,起因经过和结果;开头交代四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起因点明白,经过具体写出来;结尾交代事结束,首尾内容要略写。倒叙方法变化多,结果提前是妙着;开头回忆多变化,结尾照应好处多。中间具体叙述事,细节描写要有趣;过渡照应衔接紧,线索清楚最要紧。

叙事作文第二讲:叙事作文都有哪些类型?

第一类:写家里的事

1.写家里的日常生活,表现家庭生活中有意思或有意义的内容;

2.写参加家里的劳动或跟家里人学习家务;

3.写发生在家庭中的一件事,反映出家庭成员的个性素质或思想品质;4.写我与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说明自己从中受到的教育和启发;

5.写家庭中的突发事件,来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

第二类:写班级学校的事

1.写学校的一件事,表现学校的新面貌新气象;

2.写班级的一件事,反映出班级的班风和同学的精神面貌;

3.写发生在班级的一件事,表现班级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

4.写发生在班级的一件事,表现出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

5.写发生在班级的一件新鲜事,反映新时代的少年风采;

6.写班级的一件大家议论纷纷或有争议的事情,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第三类:写校园外的事

1.通过一件事情,反映出社会的新面貌新风尚;

2.写一件在校外发生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第四类:写自己的事

1.写自己遇到的一件事,表现社会的新风尚;

2.写自己个人的一件事,写出自己从中所受到的教育;

3.写自己的一件事,表达自己的一种感情,表明自己的一种愿望;

4.写自己遇到的一次挫折,说明自己从中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5.写自己的一件事,说明自己已经长大懂事了;

6.写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7.写自己的业余生活;

8.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件事,写出童年的可爱与美好。

第五类:写与同学朋友的事

1.通过一件事情表现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2.写一件事,表明自己从同学身上学到的做人的道理或向上的精神;

3.写一件事,表达自己对同学朋友的深切思念;

4.通过与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揭示某个道理或赞颂同学朋友的思想品质。

叙事作文第三讲:叙事作文如何漂亮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叙事作文第四讲:叙事作文都有哪些记叙顺序?

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叙事作文第五讲: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

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架子鼓比赛

作者:喻浩轩

班级:一年级3班

学校:四川省自贡市绿盛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杨筱艳老师

七月,湛蓝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洁白的云朵,火红的太阳像一个任性的小孩,满脸通红,挂在空中。虽然热得不行,我还是早早地起了床,因为今天将举行一场令人激动地架子鼓全国冠军赛。

吃过早饭,我兴高采烈地到达了现场,我们开始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我抽到了19号。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该我上场了。我既紧张又兴奋。随着音乐响起,我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投入到比赛中去。由于我的失误,最终只获得了第五名。我很伤心,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妈妈安慰道:“儿子,不要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及时分析总结,查找不足,练好基本功,明年我们重头再来。”我回答:“嗯,我一定努力,脚踏实地的学习,好好练习,明年我们再战。”妈妈开心地说:“儿子,好样的。妈妈相信你通过一年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

这次架子鼓比赛,让我找到了差距,积累了宝贵经验,打开了眼界,让我不再做井底之蛙。

叙事作文第六讲:叙事过程中如何把场面写具体?

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例如:

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董老师一声招呼:“走哇,下楼玩会儿去!”同学们都说笑着下了楼,来到了大操场。我问董老师:“老师,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呀?”董老师笑着说:“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女生却说:“还是老一套!我们以为有什么新花样呢?”董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可不一样,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听了这话,我们女生高兴得蹦起有三尺高。

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这也就是要求做到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相结合。

例如:

老师拿来球,女子足球大战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又滚到这边,一会儿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太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踏着,只好空跑一场,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成了个小花脸,那样子真滑稽。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球到了她脚下,她甩开脚,使劲猛踢,“砰”的一声,球就飞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个女球星。

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例如:

裁判员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争先恐后,不分上下。在同学们的助威声中,他们竭尽全力,冲向终点。顿时人生鼎沸,加油声、喝彩声响彻整个操场,特别是快到终点时,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写场面要有顺序

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例如:前面已经围得水泄不通,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进人群,受伤的人已经送往医院了。地上赫然的有一摊殷红的血。一辆自行车翻倒在旁边,车轮朝上,还在慢慢地转着。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愤愤不平地说:现在司机开车真是不要命,在人多的地方都不肯减速。有的叹着气说:人有旦夕祸福,好好的一个人不定什么时候就遇上祸事。也有的说:看情形,这个人伤得不轻,不知还能不能活。一个老大爷一边摇头一边感叹:“现在出门可得小心,一个不留神就要出事儿。”旁边一位年轻姑娘使劲拉着她的男友往外走,“有什么好看的。血淋淋的,吓死人了。”《上学路上》在这里着重解说一下,在写场面时,我们除了可以运用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还可以用到空间描写。也就不仅可以写场上的热闹,还可以写场外的热闹,场内与场外就是两个角度的对称,相互映衬,达到很好的结果。比如我们写一场拔河比赛时,除了写场上同学们如何拼命拔河的,我们还可以写场外的同学,又是如何挥动双手,加油呐喊的。

范文赏析

看社火

作者:赵思远

班级:四年级2班

周家庄小学

春节到了,热闹也来了。这不,杜回村也耍起了社火。正月十一和十二大家争先恐后地聚集到杜回村去看社火。

我们来到杜回村外,街道上已是人山人海,有些人为了更清楚地观看社火都爬上了围墙与大树。

锣鼓声一响起人们便把目光投往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远处彩旗飘扬。锣鼓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亮,人们逐渐看清了锣鼓队的风貌。统一的表演服,一致的节奏敲出了人们对社火的期望。锣鼓队逐渐远去,秧歌队又来了,她们舞动着手里扇子,舞出了节日的喜庆。舞花伞的,划旱船的紧随其后。精彩的高跷表演令人们拍手叫好。

这时,社火的重头戏开始登场了。它们就是社火中的平台和 芯子。第一个出场的平台是杜回将军。他身披金光灿灿的战甲,头戴金盔,手握战斧,另一手抚摸着他那二尺美髯,高大威猛,定是战场上一名虎将。

数十个平台过后就到芯子出场了。第一台芯子就是“五虎上将”。最下边的是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猛将赵云站在他两人的兵器之上,只见赵云双手各拿一件兵器,这两件兵器上有站立着马超与黄忠。他们威风凛凛,好像在接受着人们的检阅。还有一台芯子让我记忆犹新。这台芯子最惊险的是一个小男孩横着身子,面孔朝下脚蹬竹竿,仿佛在表演轻功,更绝的是他仅抓住另一个女孩的头发,便能让她悬在半空中。观众们都连连叫好。

长长的社火队伍渐渐远去,而观众们还舍不得离去。人们还在回味着刚才的精彩。社火这一民间艺术让新年的味道更浓,更重。

叙事作文第七讲: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

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着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范文赏析

包饺子

作者:高博园

班级:三年级二班

学校: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小学部

指导老师:徐文婷

放假啦,我和妈妈在家里包饺子。想着一个个玲珑可爱的小饺子,我垂涎欲滴,缠着妈妈也教给我包饺子。

我看着妈妈麻利地把翠绿的韭菜洗好、切好,拿几个圆溜溜的鸡蛋放入锅中加热,搅匀在韭菜中,像是碧绿的草坪上开满了娇艳嫩黄的花朵。然后妈妈把面和好,压剂儿,擀皮儿,光洁的案板上转眼间就飘满了白玉兰花瓣般的星星点点。妈妈拿一块饺子皮儿放在手心,再把馅儿放进去,轻灵的手指对折捏一捏,一只圆鼓鼓胖娃娃般的饺子就做成了。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一不小心把饺子皮扯破了,妈妈轻轻地对我说:“做事要有耐心。”我点点头,又拿过一个饺子皮,小心翼翼地合拢,学着妈妈的样子捏出许多小褶,可是一不小心,又把饺子的肚皮捏爆了,绿色的汁水淌了出来。我生气地把饺子一扔,气呼呼地说:“哼,不包了!”可是饺子皮仿佛在说:“这么简单都学不会,真笨!”妈妈拿过一个新的饺子皮,放在我手里,教给我放入适量的馅儿,然后把饺子皮对折,沿着半圆的边儿一点一点地捏上去,终于一个胖娃娃似的饺子包成了。虽然不如妈妈包的熟练,但是却一个比一个漂亮。

开锅啦,我包的饺子有的像在跳舞,有的像在说悄悄话,有的像在笑眯眯地看着我,我迫不及待地盛出来,吃得津津有味。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做事情要认真,还要有耐心。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刻苦练,功到自然成!

▍来源:网络等,版权归属原作者。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内容,仅作分享之用,如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