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革新论文,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论文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18 14:16:38

优秀高职音乐艺术教学论文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教育实践改革的角度提出新的教育理念,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思维模式,探讨了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实践;探究

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音乐艺术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人才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实践证明,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必须实现以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为前提,使音乐艺术教育与造就人才综合素质相协调,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当代社会人文艺术和音乐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一、创新音乐艺术教育的着眼点

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应该准确把握教育的着眼点,深化教育理念,树立现代艺术教育观念,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体系, 新形势下的音乐艺术教育观,应该体现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和基础教育三者的完美统一。音乐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的完美组合,感染欣赏者,所以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学习音乐艺术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音乐艺术是理解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学习音乐就是学习艺术;通过学习音乐艺术培养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

首先要有时代前瞻的教学意识。传统的音乐艺术教育模式以课堂经验灌输为主,理论化的知识过多,严厉有余,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应该积极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新成就,综合现代教育模式探究的精华,体现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寻求突破,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把音乐艺术的学习型课程转变为探究型和实践型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其次,要有符合时代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完善、智力开发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做到多元化的完美结合,在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音乐艺术学科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能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创新”的发展价值,使在音乐艺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要准确把握教育的着眼点,明确培养目标,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艺术、文化、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历程,从而达到提高艺术修养之目的。

二、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和与时俱进的艺术人才。

高职院校音乐艺术专业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水平等。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因此,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道德品质。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树立学生多元的文化观,增进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力。二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音乐艺术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自然科学学习较少,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教育课,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三要着力培养艺术创新能力。通过艺术渗透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感受力、积极的情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考力、坚强的意志力、超常的创造力,造就新时代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学生具备了艺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中,将创新意识贯穿到理解、分析、处理艺术作品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能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艺术探索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巧,并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艺术观点和见解。

三、创新音乐艺术教学内容   

在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加新的内容,给学生一种新的感觉,带来新的音乐艺术教学形象。

增加新内容并不是随意的堆积拼凑,而是掌握最新信息,掌握教学内容的特点,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受。我们常说突破教学内容,但突破不等于“超越”,不等于“故弄玄虚”。要围绕教学目标,联系自然、联系社会,丰富教学内容,避免死读教本。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从大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尤其应从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出发来挑选教学内容。学生有兴趣,才会去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利用,应该注重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考量。音乐艺术教学是教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集中体现的载体。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和优秀而丰富的艺术宝藏,而现代社会的文化艺术正朝着多元竞争的新格局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整合和理顺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价值判断,在以欣赏现代音乐艺术作品为主的同时,结合对过去作品的欣赏和比较,使他们从中了解各艺术门类的发展渊源、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现代艺术精华的同时,不忘记辉煌的历史文化。在世界越来越一体化的今天,越是民族的、地方的,越是具有特色,也越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一般来说,最能反映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教学,都是值得借鉴的,在教学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吸取也不应该局限于某一地和某一类的文化,不同地区和类型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相互交织,可以创造出各种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模式。

 四、提高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性

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追求,应该是以其独特的形式美、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因此,教育者应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审美性是音乐艺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思维指向毫无疑问应该是审美,这和人们通常习惯于把艺术教育归纳为具有辅德、益智、健体等功能并不矛盾。音乐艺术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音乐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音乐艺术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从音乐艺术教育的本质上讲,音乐艺术教育只有当它是审美教育,而不是别的教育的附庸的时候,才具备了独立存在的价值。真正的音乐艺术教育恰恰是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审美教育的指导下,注重让受教育者对艺术本身有美的领悟,进而具体通过对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之间相互关系的把握,来理解艺术的思想内容、观念意义等非审美层面的东西。在实施音乐艺术教育过程中,不仅让学生情感上获得愉悦,同时也能让道德获得提升,思想得到教化,最终让艺术教育升华到全面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上。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56页)。音乐艺术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观念的多元,呼唤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运用正确的音乐艺术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把学生引导进一个至美、至善的艺术世界中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