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偶奇(牛津大学)
记得第一次正儿八经出野外是在四年前芦山地震后,当时坐在大戈壁路上奔跑的越野车里,一位地震局的老师开着玩笑:“有一次我们几个研究员、博士后带着硕士生在村口采样,一位路过的妈妈跟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就跟他们一样……”我望了一眼车窗边一晃而过的写着敦煌和拉萨的指路牌,心想,干这行还真有意思,苦中作乐,浪迹天涯。
四年来,慢慢从圈外走进圈内,发现地震研究真的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不但研究者有着许多难言之隐,外界对这行也存在不少误解和非议。所以这次接到《原理》邀稿,我欣然接受。果然小编上来就抛出两个直戳痛处的问题:“地震真的能预测吗?既然不能预测,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在从事这项工作呢?”好在我在读博以来第一次跟导师的谈话中就已得到了答案:那些说地球是个无序系统(complicated system)的人,会希望这个谜题永远不要被解开;而那些说地球是个有序系统(complex system)的人,会离真相越来越近。
的确,地震是个复杂的问题,而科学家的职责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尝试去剖析和理解它,并希望最终能将获得的知识贡献到人类文明的建设中。
【首先,什么是地震?】
地震,其实是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在断层面上的断层两侧地壳的快速错动。地震断层主要分三种:即挤压作用下的逆冲断层、拉伸作用下的正断断层和剪切力作用下的走滑断层。
△ 地震断层的三种机制。(图片来源:中国地震信息网)
【应力又是从哪里来?】
从重力势能和热能造成的板块漂移中来。如: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板块55百万年前撞上欧亚大陆板块而隆起,东非大峡谷是在地幔热熔岩上涌和板块拉分的共同作用下而撕裂。地球46亿年来,大陆板块们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被挤压或拉断过无数回,地壳岩石内部早已有许多薄弱面,它们会在最新的应力作用下“合纵连横”,形成所谓的断层面,让地壳得以顺着断层滑动,以释放应力造成的形变,又称应变。
△ 板块再造。(图片来源:中国地震信息网)
【什么时候会地震呢?】
记得以前物理课上学的摩擦力吗,每个接触面都有一定的摩擦性质,当接触面两侧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欲进行相对运动,它得先越过静摩擦系数的坎才能滑动,一旦动起来,就只受一个较低的动摩擦系数的控制,如果外界不能提供持续的推力,那滑动就会减速停止。地震也类似,具有周期性。假设应力的施加是持续不变的,那只能靠时间积蓄足够的应力和断层面周边的累积应变,等待超越静摩擦系数的那一刻, 几十公里深的岩石地壳一起沿着断层面进行加速滑动,几秒后又很快地减速停止运动,而这几秒所经历的地动山摇,就是我们所说的地震了。
△弹簧-滑块模型。(图片来源:Scholz/Nature Review 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