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庆幸的是,他与那些一心追求艺术但没基本条件的人不同,殷实丰厚的家境给了他肆意追逐梦想的权力。
1944年,崔如琢出生于北京,因家境良好,他从小就能接触到最优质的教育。
而其父亲平日里最喜欢收藏古董文玩、文字书画,耳濡目染之下,崔如琢也对艺术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
崔家是艺术世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又颇为看重,所以当时父亲常对他说:
“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决不能丢,否则也没脸见人。”
因此他在5岁时就能写得一手工整的小楷,7岁时就能完整地绘制出齐白石的《秋趣图》了。
“这孩子太有天赋了。”学校但凡有比赛,崔如琢必定名列前茅,老师也甚是欣慰。
但到底是个孩子,他自然更喜欢五颜六色的水彩,对调单的水墨画却充满了排斥。
他的转变,来自于13岁那年。
崔如琢有幸观赏到齐白石老师的遗作展,瞬间震撼不已:
“原来单调的颜色也有不一样的风采。”
自此,他就转变了对画作的“偏科”,而且对中国书画爱得更加深沉了。
不过当时他并没有超越毕加索的“野心”,只想单纯的为中国书画做些什么。
为了更深入地学习绘画,16岁时他拜师于中国近代知名花鸟画宗师李苦禅,本就有天赋的崔如琢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日不敢懈怠。
李苦禅也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崔如琢以后必定有所大为,但若人品不高、笔墨无法。”
崔如琢将此话刻进了心里,也就是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
学成之后,崔如琢成为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工资稳定,也很受学生的爱戴,在当地小有名气。
他的画家之路看起来一帆风顺,任谁都会羡慕一把。
但之前我们也说了,他的目标不在“当老师”上,而是在画作上取得更高的成就,能为书画界带来一定的影响。
于是深思熟虑后,37岁的崔如琢便带着5000块钱出国深造了。
“西方和中国的绘画风格不同,我没见过的世面太多了,但我不会忘根,也不会留在那里。”
在崔如琢看来,文化是不分国界的,能实现中西方交流发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谁知这一去,崔如琢仿佛变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