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的婆婆没打招呼就来了。
她说最近总梦到儿子过得不好,加上想得厉害,便来看看。
老太太闲不住,安顿好后,就催小两口带她四处转转,熟悉熟悉周边环境,好去买菜啥的。
很快,婆婆摸透了周边环境,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
婆婆很勤快,每天按时按点地做饭,把小家收拾的利利索索,比之前整洁干净多了。
苏月看着家里的变化,打心眼里感激婆婆,也想加倍对她好。
这天周末,碰巧张昊加班,就剩苏月和婆婆在家,她便陪婆婆一起去逛超市。
苏月发现,婆婆进了超市,像是进了她的主场,两眼放光,哪里有活动便往哪里钻。
生鲜区的大白菜正做特价,她掐来掐去,挑了两颗,“哗哗”剥掉几片菜叶,只剩下崭新的菜心。
挑花菜时,婆婆力大无穷,“咔”地直接掰掉了根茎,让苏月张大了嘴巴。
最后,两人到了自助包装区,明明只需要两个袋子而已,婆婆却一口气扯下十几个,团了几下塞到购物包里。
苏月实在看不下去了,小声制止道:“妈,您这是干嘛?”
婆婆小声说:“你看这袋子,多结实,又不要钱,拿几个回去装东西。”
说完,婆婆又“咔咔”扯了好几个,苏月觉得太尴尬了。
两人拎着菜去称重,理货员给了她们好几个白眼。
苏月脸皮薄,只想拉着婆婆赶紧走。
但是,经过水果区时,婆婆停下来,被保鲜柜里的葡萄吸引了。
那葡萄长得奇特,紫得发黑,形状跟人手指似的。
促销员趁机端着果盘过来推销:“阿姨,您尝尝,这是澳洲进口的黑手指,口感特别好,还不用吐皮!”
婆婆拿起一粒放嘴里,咬了一口,直呼好吃。
促销员趁热打铁:“阿姨,好吃您就带点回家!现在正在做活动,很划算的。”
婆婆闻言,探头去找标价。
看到标价68元一斤时,她顿了顿,又从果盘里捡了两粒,一粒自己吃了,另一粒要给苏月。
苏月没要,说道:“妈,您要是爱吃,咱就买两串。”
婆婆连连摇头:“不买不买,太甜了,我血糖不行,吃不了这个。”
说完,她再次从果盘里捡出两粒。
促销员不乐意了:“阿姨,好吃您就买一点,都尝这么多了……”
苏月的脸“刷”地红了。
眼见有路过的顾客凑过来,她赶紧说:“行行行,给我们来两串。”
婆婆急了:“不要不要,太贵了,咱们小区门口的葡萄才6块8一斤。”
促销员小声嘟囔:“那是国产的,这是进口的,能比吗?不买还尝这么多?”
苏月窘得恨不能扒个地缝钻进去,她对促销员说:“我们买,你给我们称两串。”
婆婆急得直跺脚:“哎呀,败家媳妇啊,我不想吃,你别买,千万别买!”
苏月红着脸,一言不发。
促销员麻利地将葡萄装了,称重、封口、打价签……
等结完账,婆婆拿起购物小票细看,发现那两串葡萄花了两百多块时,脸都绿了。
晚上休息时,张昊凑过来问:“今天带妈逛超市了?”
苏月警觉起来:“怎么?妈和你说什么了?”
张昊挠挠头:“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葡萄太贵,她心疼呗。”
苏月叹了口气说:“唉,她在超市尝了不少人家的进口葡萄,说好吃,又嫌贵,我就狠心买了两串。”
张昊叹口气:“你也别怨妈,以前家里苦,她习惯了,她其实没啥坏心,就是怕花钱。”
苏月点点头,说道:“我没怨她,我就是觉得,又不是买不起,没必要去占那个便宜;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倒认为,更应该让妈尝尝好东西。”
想着婆婆这么会过日子,又看她这次来也没带几件衣服。
第二天,苏月约闺蜜逛街,回来时,拎了好几个袋子,其中一半是给婆婆买的。
有好吃的,还有内衣、裙子,苏月一件件掏出来,婆婆看傻了眼。
好吃的大家可以一起吃,内衣也的确需要,这些,婆婆没说什么,她意见最大的,是那套亚麻质地的套裙。
婆婆摩挲着衣襟上的刺绣,又拿着包装盒看了半天,沉着脸嘟囔:“你买裙子干嘛?我平时也不穿,不便宜吧?”
张昊抢着说:“不贵!妈,您别被包装忽悠了,也就一百多块钱。”
苏月顿时心塞了,那套裙子明明一千多块!
婆婆感叹道:“你们这里物价就是贵,一百多,在老家的市场能买三件,我一个老太太没必要穿这么贵的,干活还不方便。”
苏月笑了:“妈,不就一件衣服嘛,还能比人金贵?”
婆婆把套裙照原样叠好,郑重其事地说:“我说句你们不爱听的,挣再多,也不能乱花,城市里什么都贵,喝口水都要钱,大手大脚可不行。”
苏月没吭声,张昊赶紧打圆场:“妈,这是苏月的一片孝心,我们心里有数。”
婆婆白了他一眼:“等你们以后有孩子就知道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说完,婆婆把衣服仔细地放回袋子里。
苏月以为,这套衣服会成为婆婆的压箱宝,万万没想到,人家转手就卖给了小区门口的服装店。
服装店老板原不肯收,婆婆就报上苏月的大名。
从前,小区没装快递柜时,苏月曾托店主帮忙收快递,因此认识。
对方听说是苏月婆婆,才勉强同意。
婆婆磨破嘴皮子,要了二百,还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回来跟张昊炫耀。
张昊急了:“妈,您真是掉钱眼儿里了,这可是苏月的心意,您给卖了,合适吗?”
婆婆一拍脑袋,说道:“哎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上面,我就是觉得平时穿不着,放着浪费,还不如卖了换钱,要不,你去拿回来?快去快去。”
张昊跑去服装店,想赶在苏月发现前,将衣服拿回来,但店主告诉他,衣服已经卖了。
他只得去商场,又买了一套。
结果,在小区门口和下班回来的苏月撞了个正着。
得知前因后果,苏月气炸了。
张昊谎报价格时,她就觉得,他自作聪明,两头骗只会把事情搞复杂。
张昊怕苏月告诉婆婆实情,恳请道:“这事我们知道就行,别告诉妈了,可以吗?”
苏月不理解:“我没偷没抢,用自己赚的钱给她买套好衣服怎么了?”
张昊说:“你从小富养,没穷过,自然不理解,妈节俭了一辈子,接受不了这个消费水平,适应不了。”
“现在不比过去,她会慢慢适应的!”苏月理直气壮。
张昊脸色有些不好看:“她都那么大岁数了,大半辈子都是这么过的,你让她怎么适应?”
苏月懒得和张昊理论。
她觉得,正是因为他这样哄着瞒着,婆婆才没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
回家后,苏月把衣服的真实价格告诉了婆婆。
婆婆顿时急红了脸,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吃了亏,必须把损失讨回来。
婆婆趿拉着拖鞋就要出门,被张昊拦下,她已经带出了哭腔,拍着大腿说:“八百多块钱!亏大了!你去要!”
张昊无奈道:“衣服已经卖了,人家和苏月还认识,怎么好意思开口?”
说实话,婆婆的反应超出了苏月的想象。
她担心婆婆因为这点钱想不开,便安慰道:“妈,那衣服也不是什么大牌子,估计店主不识货,算了,这事都怨我,应该和您说实话的。”
婆婆眼里含着泪,嘴角抽了两下,什么都没说,慢慢挪回了自己房间。
客厅里,只剩下苏月一人。
她不禁自问:我好心给婆婆买衣服,有错吗?我实话实说,有错吗?为什么到最后,好像都是自己的不对?
苏月想跟张昊再谈谈,还未开口,张昊便说:“这下你满意了?”
苏月怒了:“什么叫我满意?我好心好意给*买件衣服,还有错了?”
“今天要是一瞒到底,就没事了,你偏不管不顾地说实话。唉……算了,也不能怪你!”张昊摆摆手,不愿再谈。
那几天,家里氛围怪怪的。
到了饭点,苏月想做几个拿手菜,缓和下气氛,进了厨房才发现,婆婆正在做手擀面。
苏月最爱吃手擀面,她心里明白,婆婆这是向自己示好呢。
仔细想想,发生的这些事的确没法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同。
于是,苏月主动打破尴尬,笑着问:“妈,您要做手擀面?我来给您搭把手。”
婆婆点点头,用比苏月弱了三分的口气说:“我自己做就行,你去歇着吧。”
苏月赶紧说:“那我去切黄瓜!”
说完,她打开冰箱,打算找黄瓜,却闻到一股怪味。
原来是那两串死贵死贵的葡萄烂了。
苏月把葡萄拿出来,问:“妈,这葡萄您怎么没吃?”
婆婆说:“那么贵,我舍不得吃。”
苏月抖抖袋子:“您看,都烂了。”
说完,她把袋子扔进垃圾桶,婆婆冲过去拎出来:“别扔啊!我好好洗洗,还能吃!”
“葡萄烂了!吃了会中毒的!”
婆婆赶紧蹲下,把那些坏得少的挑出来,边挑边心疼地说:“唉,早知道我就不留了,全给吃了,这下全浪费了。”
苏月趁机说:“妈,您以后别总不舍得,该吃就吃,该穿就穿,不然,浪费更可惜。”
婆婆苦笑着,没吭声。
苏月看了看婆婆挑出来的葡萄,实在担心她吃了中毒,便说:“妈,我劝您别吃了,万一食物中毒,可得不偿失,还是扔了吧,您要是爱吃,我再给您买!”
婆婆吓得直摆手:“我真不爱吃,我血糖高。”
“那就扔了吧。”
说着,苏月把坏葡萄扔进垃圾袋,又怕婆婆趁她不注意捡出来,就直接拎着袋子送下楼。
苏月回来时,发现张昊坐在餐桌前发呆,婆婆正在擀面,眼圈红红的,显然刚哭过。
她小声问张昊:“怎么了?”
张昊不吭声,婆婆开口了:“月月啊,刚才你爸来电话,让我早点回去,我明天就走了。”
苏月问:“这才住了几天,怎么就要回去?”
婆婆笑着说:“你爸一个劲催我回去,估计是想吃我做的饭了,他嘴刁。”
苏月望向张昊。
张昊叹口气:“想回就回吧,又没人拦着她,反正在这里也不习惯,我去订票。”
晚上,苏月问张昊:“我扔葡萄没别的意思,妈是不是有想法了?”
张昊欲言又止。
苏月解释道:“葡萄都长毛了,她吃了中毒怎么办?”
张昊无奈地笑笑:“我也没说你做错了,妈要走就走吧,生活观念不一样,就别硬凑合,免得大家都难受。”
苏月反驳:“我什么时候难受了?”
张昊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第二天一早,苏月和张昊送婆婆去火车站。
候车时,苏月去买了一些特产让婆婆带回去,婆婆皱着脸说:“你又花钱干什么?这些东西多贵!”
苏月说:“我是您儿媳妇,给您和爸买点东西是应该的,您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用,不然又放坏了!”
张昊在旁边狠狠瞪了她一眼。
苏月没理会,心想:你懂什么,老人都这样,你让他们吃,他们不舍得吃,你说东西会放坏,他们就舍得了。
排队检票时,苏月热情地邀请婆婆有空再来玩。
婆婆说:“还是在老家住着舒坦,我岁数大了不爱出远门,你们要有空,就常回家看看。”
末了,她叮嘱张昊:“你看,月月对妈多好,你要好好疼她,我可为她撑腰!”
苏月听着,心里五味杂陈。
回家的路上,苏月问张昊:“我是不是惹妈不高兴了?”
张昊想了想,说:“没有,你做得挺好,妈一直夸你好。”
“那你生我气?”苏月又问。
张昊自嘲:“我有什么资格生你气?想想,我这个当儿子的,都没给妈买过几百块的葡萄和上千块的衣服;不过说真的,以后妈可能都不会再来了,她完完全全的不习惯。”
苏月靠在椅背上,脑子里想的全是婆婆的好,不过,她扪心自问,也敢拍着胸脯说一句“问心无愧”。
只是,当婆媳双方的生活差异实在太大时,可能真的只适合遥遥问候。
毕竟,谁也不必勉强谁,距离能够消除所有的不相宜。
我用我的方式对你好,你肯领情,就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