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筷子文化”的传播下,一些地方经常食用东亚食品做午餐的地方越来越多人习惯了使用筷子,比如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开罗、努尔苏丹、班加罗尔、马尼拉等城市的白领就是如此。他们和河内、首尔、上海、东京的“동무”(朝鲜语:同務,donmu)应该有共同合同,与纽约和墨西哥城的也一样。
3、东亚各国的筷子有哪些细微差别?细究起来,筷子之所以被称为“kuaizi”,在它的起源国——中国,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大明国时,今天的江苏还是南直隶,水网密布,行船人士众多,传统的“梜”(Jia)寓意着船被夹,进退两难;“箸”(Zhu)寓意着船停住,开不动,所以为讨吉利,当时的渔夫和水手才把筷子称为“快子”,意思是Fast-moving objects(迅速移动的东西)。但在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等地,筷子依然是“梜”、“箸”,或者相近的读音。比如越南语里,“筷子”就是đũ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