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名家人物山水作品欣赏,名家山水国画顶尖之作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5-31 08:13:02

陈少梅 《深山高士图》 91cm×27cm

钤印:陈云彰(白文)、少梅(朱文)

陈少梅创作的《深山高士》描绘两位高士踞坐石台回头视瀑的自然美景。全画构图分上、下两部分,中间以云雾相隔,笔断意连。上部危峰耸立,瀑布直下,激起滔滔江水,下部画松用中锋笔,劲如屈铁,以硬劲盘亘的托枝弯曲伸出,石用大斧劈皴,苍劲泼辣,仿佛为画中人遮挡水汽,被赋予感情色彩。两人踞坐石回头视瀑,如闻瀑泄浪激松鸣之声,用白描轻松勾勒出人物的神态,自然准确生动。也可以说,这种粗放的意笔,流畅的气韵也体现了陈少梅对于生命力的渴求。

题识:阴崖叠叠见奇峰,万壑云涛万仞松,底事两翁溪上坐,披襟转觅话从容 少梅陈云彰。

国画名家人物山水作品欣赏,名家山水国画顶尖之作(13)

陈少梅《松溪高逸图》 66cm×33.4cm

钤印:陈云彰、少梅、少梅书画、鉏茶小圃

陈少梅的绘画语言十分丰富,在运笔上,他强调节奏快速;在墨法上,他力求剔透玲珑;在造型上,他讲究方硬奇峭;在意态上,他注重清新明亮。在行笔时既可取得水墨淋漓的酣畅效果,又使水墨的渗化较易控制,不致失去法度。又喜用长锋狼毫,这种毛笔既有硬度又富弹性,以中锋勾勒,力透纸背,笔在手指捻动中迅走疾行,悬肘悬腕,或腕虚枕微悬,笔锋时藏时露,重按轻提,或一贯到底,或间有断续,勾皴结合,干湿浓淡一挥而就,神采气力皆在笔端毫锋,无半点迟疑。事实上,北宗山水以明快、挺拔,画面不作事后修饰,干湿、浓淡一遍完成为特点,强调线条的爽利。陈少梅为此开发出一种以中锋用笔勾砍皴皱,以行书节奏速度配合勾画轮廓的风格,主张一笔到位,沉着果敢,斩钉截铁。

国画名家人物山水作品欣赏,名家山水国画顶尖之作(14)

陈少梅《只羡鸳鸯不羡仙》 124cm×31.5cm

钤印:陈彰、少梅

陈少梅一生致力于复兴长期被打入冷宫的北宗山水,在继承其开阔雄浑的同时扬弃其恣意霸悍的弊病,并润以明朗清丽的南宗色调,终使北宗以一种全新的面目转世重生,他不追求当时画坛“崇南贬北”的流行趋向,广泛吸收刘松年、马远、夏圭之水墨技法,融合浙派画风,不仅以北宗为基础,又吸收南宗精华,融合二者,是继承中国画学传统的集大成者,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北方山水画坛的最高水平。陈少梅的绘画实践,可谓异军突起,堪称北宗山水式微三百年后复兴之代表,体现了北方山水画坛冲破南北宗局限、师法两宋的辉煌成果。陈少梅绘画的成功扭转了对传统的偏狭理解,促进山水画以更大范围继承与借鉴传统,取法南宗也是一条道路,而效仿北宗也能开辟出一个新天地。何延喆先生提出,对陈少梅的画风,可以“北骨南风”来概括,“艺术面貌渊穆清华,北骨南风互为表里,洋溢着和谐的节奏与优雅的旋律”。陈氏山水形成了清逸淡雅、寓柔于刚的清劲画风,于艺坛独树一帜。

款识:旭华先生方家正之。丙子夏五,陈云彰写。

国画名家人物山水作品欣赏,名家山水国画顶尖之作(15)

陈少梅 《探梅图》 101cm×33cm

钤印:云彰、少梅、少梅诗画

翠竹苍松外,寒山夕照中。有人探梅去,策杖过桥东。陈少梅胸中有沟壑,笔墨之间点出了寒影数枝,带出了香风几许,道尽了孤山梅花的傲然境界,正所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白居易《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曾写及孤山梅花:“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这是现存文献资料所见最早的孤山梅花记载。孤山梅花之所以出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历史典故。清代著名诗人林和靖隐居于孤山北麓、终身不娶不仕、种梅养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后人称“梅妻鹤子”。

此幅探梅图为陈少梅1945年6月所作,是其艺术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取早春梅花绽放之时,高士寻古探幽的意象为题材,边角构图承袭南宋院画的风格,近景山丘以浓破淡、以淡破浓、墨色苍润;斜出坡岸的梅枝以方折笔写拖枝之势,苍劲老辣,姿态横生,梅花满树盛开,远山雾霭缭绕,山丘隐现,梅树傲然挺立其间,水墨中施以淡彩,尤具清逸之气。赏梅是陈少梅艺术成熟时期的重要绘画主题之一,借用梅花傲然不屈的寓意,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融为一炉,创造出谨细、清秀、粗放等不同的艺术面貌。

题识:探梅图。乙酉六月,少梅陈云彰。

国画名家人物山水作品欣赏,名家山水国画顶尖之作(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