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任常宪
弘扬传统文化,恭祝母校生日快乐
任常宪
我名任常宪,洗泽义校退休教师,为金孔中学1980年培训班学生。此值母校60周年校庆之际,有幸参加励志报告会,感谢母校盛情相邀,感谢金中校庆组委会、校友联谊会的信任。
我是一名传统诗词爱好者,近几年积极进行传统诗词创作,作品主要反映嫘祖故里的巨变,讴歌生活、讴歌时代、讴歌幸福。创作的同时,我还担任盐亭县文同诗社社刊《文同诗声》和盐亭嫘祖诗书画院刊物《潺亭》的编辑工作,还参与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网刊《嫘祖风》和纸刊《嫘祖文艺》的编辑。
传统诗词是我们文化的精髓和瑰宝,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金孔地区一直有崇文重教的好传统,传统文化的旗帜一直高高飘扬。金孔中学自建校以来就是文风兴盛之地,教育和文化硕果累累,正因为如此,金孔中学的老师、领导很受同行以及社会尊重。今天,我借机与大家浅谈传统诗词进校园的事。
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年,随着诗词进校园的活动蓬勃兴起,各地涌现了一大批传诵经典、读写诗词的先进典型。如四川泸县二中的校园诗词创作就搞得有声有色。与我们相邻的射洪仁和小学的师生诗词吟诵队古诗词吟诵也很有特点,深得好评。学习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也许有人说,中小学生学习诗词是天方夜谭,它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其实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错误的。
记得退休前在洗泽义校,我和其他老师一道创建了洗泽学校“小草文学社”,还出版了社刊《小草》。这本师生作品(主要是诗歌)颇得好评。万事开头难,学生一经发动,在老师辅导下,当有人带头时,大家创作积极性高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利用节假日创作,收获颇丰。这种自由创作,没有条条框框限制,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很有好处。学生们的能力往往被低估,他们创作的某些作品的质量让我们感到意外,给了我们惊喜。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时,自己的作品被编入盐亭刊物《嫘祖故里》并拿到20元稿费时,一张张脸像一朵朵花!
当然,钱财是身外之物,关键是幸福的种子已经播下,希望的大门已经打开。学习的困难肯定是有的,但变化绝对必然,潜移默化中你提高了自己,无形间开辟出很多条路,成功的彼岸离你越来起近。
金孔中学是我的母校,学校文化氛围浓厚,一直有诗词创作的好传统,曾在金孔中学任过教的衡平、任宗一等老师是盐亭诗词界的翘楚。希望金孔中学在诗词进校园活动中取得好成绩。如果需要我们文同诗社、嫘祖诗书画院乐于提供帮助,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出一份力。
衷心祝愿母校60华诞盛典圆满成功。希望各位学弟、学妹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努力学习、顽强拼搏,为自己、为家庭创造幸福,为母校、为家乡争得荣光,为国家、为时代创造贡献力量!
最后,奉上拙作与母校同庆,与金中领导、老师以及所有校友同乐:
鹧鸪天·金中辉煌六十年
建校迎来六十春,初衷不改杏坛人。
倾心哺育花开艳,竭力耕耘捷报频。
强体魄,壮精神。清风明月驻灵魂。
万千杞梓成梁栋,撑国撑家天地新。
【作家】冰雪
陈慧,笔名冰雪,盐亭县金孔中学高93级学生,资深会计师,民营福利企业法人,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成员。爱好旅游,喜爱文学,摄影,文章多见于《西南商报》、《伊犁文学》、《文艺船波》、《作家地带》、《绵阳日报》等报刊杂志。
冰雪:在为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上,无论工作多么繁忙,生活多么困苦,总改不了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在文字中自由行走,传递正能量,奉献爱心,丰满了阳光,淡忘了优伤,快乐了人生!
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绽放的那天
冰雪
尊重的各位老师好,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好!
我是金中93级文科补习班微不足道一粒尘埃,今天有幸回母校与当年教过我的校长、老师及校友们坐在一起参与此次活动,内心无比激动。
我是毕业后第一次回母校,当年旧痕换新颜,我已经找不到昔日同窗的脚迹,听不见当年教我的老师们的教诲,一阵莫名失落勾起我无限惆怅与唏嘘。但就在刚才路过教学楼,看见你们老师有的默默无闻坚守在自己岗位上认真批改作业,有的正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解,看到小朋友们一张一张开心的笑脸,那一双一双求知的双眼,听到一阵一阵响声,我的记忆复活了。
人生的风景,五彩缤纷。世界是一个绚丽的舞台,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都在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或许你的故事很精彩,事业很成功,请允许我为你喝彩,并以你为榜样,分享你成功的喜悦,体会你成功背后的艰涩。或许你的故事并不是很精彩,也不是很成功,但别忘了给自己鼓掌,为自己喝彩!让我们拂去表面的浮华,享受内心的安宁与知足,彼此祝福各自安好!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今天的你们就是当年的我们。我儿子说我生活在落后的电器时代,而你们已经生活在电子信息飞跃时代。所以你们是幸福的,相信你们的未来比我们更美好。
我从小爱好写作,但因为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及精力有限,我最终成为一名从事二十多年的会计师,与文学擦肩而过。从大学毕业后近二十年没有摸过笔搞写作,因为生活,我必须先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待我有机会时再发展爱好也不迟。就在我儿子四年前上初一的时候,我告诉他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平时必须多阅读,加强阅读的广泛性,同时多动手写写。我儿子与我打赌,说我有本事写点东西让他看,他就努力学好语文。为了当年不曾实现的梦想,为了给孩子做好榜样,我开始重新写作。工作之外,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我想告诉你们,只要有梦想,就永不放弃。心怀梦想,坚定方向,迟早有一天会绽放自己。
我的孩子看到我的文字真的在报纸,书刊上发表了。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意识到学习语文及其他各科重要性,也加强了自己阅读,提高了自已的写作。中考,高考作文比分重,爱上写作,下笔不用抓脑袋,感觉无话可写了。
未来是你们的,祝福你们健康快乐成长!感谢正在金孔中学奋斗的领导,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感谢母校给了我此次机会。让我们一起努力绽放爱的光芒吧!
附:陈慧文章一篇
卖猪肉的父亲母亲
陈慧
岁月将生活刻画成一道一道的痕迹,或者痛,或者暖。秋天临近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年初秋,父母卖猪肉供我们姐弟上学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
“今晚就把猪*了,肉分零卖,可以多卖几个钱,三个娃娃的学费就差不多了。”父亲看着圈里那头300多斤重的肥猪,两眼饱含希望自信地对母亲说。“这几天打谷子,猪肉需用量大,陈家湾的谷子都黄透了。只是秋老虎天气难料呀,不如直接卖给*猪匠,万一……”母亲充满希望的眼里隐藏着几分担忧。“马上开学了,儿子要去读绵阳财贸校,总不能让他挑着粮食走路去呀,再说,这几天毛猪价不停上涨,多卖几个算几个,你这乌鸦嘴……”父亲责备忧心忡忡的母亲。
“但愿明天天气更热些。”听着隔壁父母的谈话,天生怕热的我不停祈祷。
“这么肥的猪,不如直接卖给我每斤1块7,500多元哪,干净利落!”街上收猪的*猪匠跑了几趟,围着我家猪圈看了几天,只等父亲点头。“直接卖给你,我是利索了,但少收100多元差价呢,我三个娃娃的学费还没攒够呢。”父亲咬牙切齿地说。“万一明天下雨,你咋卖,谁会凭白无故买肉吃?”*猪匠不甘示弱反驳。“呸、呸……乌鸦嘴……走远点!”生性温和的父亲怒火冲天地撵走了*猪匠。
“把烫猪的水烧好,我去邻队请*猪匠健娃,明天逢场,肯定能卖个好价钱。”父亲哼着小调走了。“好嘞!”母亲欢快地应答。“我们仨学费快有着落了。”我暗自高兴,连忙叫回在村头玩耍的两个弟弟烧水准备烫猪。
“今晚有肉吃”两个弟弟兴奋得手舞足蹈。夕阳羞涩地照在对面山顶上,把陈家湾映得红彤彤的,我家热闹起来了。那头肥猪仍在“呼噜呼噜”贪睡,村里几个壮汉捞起衣袖围着这头猪设计着一会儿如何按住它?一切似乎很平静,但喜悦无处不在,孩子们围着*猪匠欢叫:“叔叔,多留点肉在骨头上。”
山里的雨说来就来,半夜里,父亲打了个激灵,皱着眉头。母亲跺着脚:“明明是晴天,咋下雨了呢?”“天一亮就晴了吧?”父亲仍然满怀希望。
黎明破晓,父亲挑着一筐猪肉,母亲也背着一些猪肉,上街去了,望着父母沉重的担子,我希望“秋老虎”立即发威,天气更热一些,这样,请人打谷子的才会更多一些,我家的猪肉才会被需求者一抢而空。然而,雨一阵接一阵地下,我的心随之一阵一阵抽泣。不知父母把猪肉卖得怎么样了?
“叫你直接卖给*猪匠,1块7一斤,多干脆,你偏偏要自己卖。下雨了,上街的人少了,猪肉价钱在往下垮,这咋办?”母亲坐如针毡,不停唠叨。“卖得完的,今天应该卖得完。”父亲安慰着急的母亲。
“来两斤坐墩肉。”飘过来一个顾客的招呼,“好勒!”父亲立即堆满笑容。“看天气,明天肯定是大太阳,我买点肉请人打谷子。”那位买肉顾客和父亲一样对明天总是充满希望。“今天把肉卖完,我家也得请人打谷子。”父亲一边称肉一边附和。
“虽说没按预计2块5一斤卖,但能卖2块3一斤也可以了。”父亲折算着猪肉总价值,得意地对母亲说。
“如果卖不完咋办?”天色不早了,母亲越来越着急。“背回家,明天继续卖。”父亲也坐立不安起来。“明天不逢场,只能挨家挨户卖了。”父亲挑着未卖完的猪肉,步履维艰。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穿过父亲湿透的汗衫,没入脚下的泥土。沉重的打击,令他不停暗自责怪自己的失算,同时期待明天出现奇迹,母亲默默地跟在父亲后面,不停喘着大气,从镇上到我家的泥路并不长,可那天,母亲觉得这路比平常长了一倍多,仿佛走不到尽头。
天晴了,“秋老虎”露出狞笑。母亲和父亲背着剩下的猪肉,扛着满满的希望出发了。雨后,潮湿的地气一股股扑过来,堵得人发心慌。
“不知道爸爸妈妈把猪肉卖完没?不知道那些肉得不得发臭……”我和弟弟们烦躁不安地等待着。晌午,父母未归,愁云笼罩着胡思乱想的我。下午,我带着弟弟去掰早己成熟的玉米,等候仍未归家的父母。“希望他们今天能把猪肉卖完。”我不停祈祷。
夕阳西下,父母拖着疲惫不堪的脚步终于回到家。我和大弟小心翼翼地问父亲:“卖完了吗?”父亲一声不吭,倒头沉沉睡去。
“卖是卖完了,两块钱一斤,全是赊账,很多人根本不买肉,没钱。人家眼看肉要变质了,又想到你爸平常爱帮忙,才不得不赊账买一点。东家赊一斤,西家赊半斤,还不知何时才能给钱?求人的滋味好难受呀!”母亲饱含热泪地对我讲述他们今天卖肉的过程。
心一阵一阵抽搐,令人窒息。
母亲告诉我残酷的事实:“天热,水气消得快,一折算,比起直接卖给*猪匠总额还亏了几十元。”父亲恨透了自己不会计算,劳而无功,把自己关在黑暗里发呆。大弟意识到自己的学费成了大问题,默不作声。这个夜晚注定不平静,各怀心事,天气愈来愈热,空气中弥漫着怒火,一触便会燃烧。
明天,就是大弟开学的日子。今晚,还得步行赶到八角汽车站等候去绵阳的班车。大弟望着母亲一言不发,父亲的眼神充满内疚,躲闪着我和大弟渴求的眼光,三个子女学费近千元,满以为把那头肥猪*卖了,便会解决燃眉之急,谁知天气如捣蛋的孩子,令人触摸不着方向。
“娃儿必须上学,超儿是陈家湾第一个考出去的秀才,必须支持,我家攒了500元,老辈子你先用到。你哪天有了再还,不急。”邻队*猪的健哥火速赶到,送来一笔钱。父亲惊喜地接过沉甸甸500元钱,母亲早已感动得泪流满面。
时光飞逝,几十年转瞬而过,我不知道那年卖猪肉赊下的钱,后来能否收完?但父亲和母亲挨家挨户低头求人买肉的揪心情景,父亲拥抱着雪中送炭的健哥,失声痛哭时的一幕,永远烙在我心上。我大学毕业那年初秋,父亲急于拿到小弟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因车祸去世。两个弟弟成年后,出资把父母当年卖猪肉走过的那段泥泞路修成了水泥路。虽然路不长,却是陈家湾乃至全乡第一条水泥路,宽而亮。长辈们踩着凝聚父亲一生期待之路,提及我父亲当年因想多卖几十元凑学费,结果却弄得己狼狈不堪,求人买猪肉的艰辛。说着说着,竟泪如雨下。
如今,每当临近秋天,我对父亲的思念总会铺天盖地而来。
此文本是四川文艺传播主编徐建成老师鼓励、指导我在“拥抱金秋”征文中发表在《船波文艺》的拙作,引起与我似曾经历很多同龄人共鸣,更幸运的是酷暑难耐的夏日里,我的拙作竟被《绵阳日报》副刊作为头条刊登。我曾对《绵阳日报》仰慕已久,却不敢奢望自己的名字某一天会出现在上面。
从小,我对文学充满敬仰。然而现实的生活中又总令我胆战心惊,怕他人嘲笑我痴人做梦。于是只好东一句西一句记录下自己生活的轨迹,以慰自己难以实现的痴梦。
我是不幸的,虽爱好文学,在我读书时代却是朦胧而不可实现。父亲说:“一个人的爱好再好,得先满饱肚子再说。”我又是幸运的,看着小弟一步一步实现了他自己的文学梦:著书立说。至少帮我告慰曾经在田间辛勤劳作的父亲,他时常杵着锄头仰天叹息:“祖辈都是文人,却毁于我辈之手。”我一直站在文学边缘,战战兢兢。生活是现实的,很多时候心有余力不足。但生活又是美好的,一路走来,有幸认识很多真正文朋诗友,并能得到他们鼓励、指导。大多数文朋诗友从未谋面,却能在他们文字中读到生活原本滋味:酸甜苦辣咸都是人生必经之味。
我依然还是我,不因生活高低起伏而变色。感谢一路朋友们,让我在布满荆棘之路上一心向暖,坚定自己的目标而行。更加要感谢金中母校对我的培养教育,预祝母校六十华诞圆满成功!传承金中文化,弘扬金中精神,励志金中学子,发展金中教育!让我们为后世学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吧!
【网络作家】梦遥
衡梦遥:原名衡淑艳,女,生于1978年,金孔镇衡家村人。四川省网协作协成员、绵阳网络作协主席团成员。盐亭县作协成员。金孔中学初中九五级一班学生,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宫斗小说《陛下你家妖妃爬墙啦》签约阅文集团。
签约多家正规文学网站,有千万多字网络之创作经历。也有部分散文、微型小说发表于国内杂志,其中有《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等。主要笔名:淡水笑颜、公子默、我村咱最帅、四哥等。创作小说十多本,目前尚存网站书架十本,有长中短篇共计七百多万字。
春来
衡梦遥
(一)
春来是一个酒疯子。
无论晴雨,他总喜欢打着一把伞。那是一把本来黑色、因为太过陈旧而泛着灰黄的老式雨伞。他总是喝得醉醺醺的,一手拿着伞,一手拿着一个酒瓶子。走路东倒西歪,口里哼着别人永远听不懂的调调。
他的存在,好比一只流浪狗。没有谁会在意他的来去,偶尔看到,也让人投过去充满嫌弃的目光。村子里有谁家白菜被拔了一颗,南瓜被摘了一个,玉米被偷了一苞……无论有没有真凭实据,罪责都在春来身上。
因为他穷啊,更因为他懒。
那时候的农民还质朴善良,虽然怀疑春来偷东西,但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大不了就是愤愤的骂一句:春来,你这个狗日的……
小时候看到春来,我会很害怕。
无端的害怕,觉得他像一个随时有攻击性的精神病人。
我妈叫我别害怕,她说,这个人只是有点懒,但并不坏……
春来住在我妈娘家的那个村儿,他经常到我们这个村子里来,在小卖部里讨酒喝。无论晴雨,一直打着那把老雨伞。
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但后来才知道他还有一个儿子。
我妈甚至说,春来还曾经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当时我就觉得不可思议,哪家闺女脑子进了水,肯嫁给一个酒疯子?
可我妈告诉我,春来是后来才成酒疯子的。
因为他媳妇儿的离开,这个男人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二)
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最大的愿望能吃饱。
春来家有两兄弟,弟弟叫喜来。造物不公,春来好像是捡着父母遗传缺点长的,又黑又瘦,倒三角的脸,偏偏眼睛贼大,贬巴贬巴眼睛,就跟非洲难民似的。
而喜来皮肤白皙,额头光亮,浓黑的眉毛,明亮的眼睛,长得高大帅气……
两兄弟站在一起,就是云和泥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毫无可比性。
因此从小到大,春来这个人都很自卑。当然,父母也是把他们的宠爱都通通的给了喜来。家里仅有好吃的好穿的,通通都是喜来的。
春来就像是随机落到贫瘠土地上的一颗草种子,虽然干干瘦瘦弱不禁风,但还是顽强的成长着……
一晃。到了这两兄弟该成亲的年纪。
春来他们家从来都捉襟见肘,穷得成绩斐然。一座矮小的老式房子,墙上的泥都掉了,只剩下赤裸裸的竹片夹子,风一吹,大冬天坐在屋子里都冷得瑟瑟发抖。这还没什么,房顶上有些地方缺瓦,春来他爹就搞了几个尿素肥口袋盖在上面,雨倒是不漏了,但大老远看去,那就像是给房子打着补丁……
按说这样的家庭,是没有人愿意把闺女嫁过来遭罪的。但他们家烧了高香,遇到一个叔叔想要嫁侄女儿的。
那个姑娘据说是个孤儿,是被叔叔和婶子养大的。婶子觉得帮别人养了一个娃很吃亏,现在放出话来,谁家有300块线,姑娘就可以带走。
别小看这300块钱。在那个年代有肉的面条才两毛钱一碗,现在恐怕得二十。所以这样一算,这300块钱也算是开了天价。
家里东拼西凑,凑够了250,还有50块钱是怎么也拿不出来了。虽然那姑娘的婶子很不开心,但考虑到是熟人介绍,还是同意姑娘去他们家看一看。
那是一个大冷的天儿,他们家里烧了一堆火。姑娘坐在火堆旁红着脸不说话,喜来也许因为害羞,也不说话。
气氛挺尴尬,
老两口子便给他们一人拿了一块钱,说是镇上有皮影戏,叫他俩去看。喜来马上高兴的眉飞色舞,带着那姑娘去看皮影戏了。
春来光着膀子在院子里劈柴,一下一下,很用力气。一斧头下去,木材渣子到处飞。
春来娘看出了他心里的愤愤不平,嘴巴一嫩,一脸的不屑:“就算我们拿钱,人家姑娘也要肯跟你啊!你看看你长这磕碜样子……”
“孩子他妈,你少说两句。”春来爹是个老实人,向春来投以同情的目光:“长得好不好看,那还不是你生的,能怪谁呢?”
春来坐在地上,像一个被太阳晒蔫了的茄子。
春来娘充满嫌弃的看了他一眼:“别坐着偷懒,把那点谷糠挑去镇上卖了,换两斤盐回来。”春来挑着两个大箩筐,有气无力的往镇上走。
可是巧的很,他居然在大街上碰到了和弟弟相亲的那个姑娘。
姑娘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被冷冷的风吹得流着鼻涕,一张脸通红。
春来赶紧问她到底怎么回事,那姑娘都快哭了:说是看皮影戏一张票要一块五,喜来自己去看戏了,叫这姑娘在大街上随便走走。
大冬天的,肚子饿了人就会特别冷。此时这个姑娘嘴唇一点血色也没有,浑身发着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喜来一直贪玩,这一点春来是知道的,他嘴笨,也不会替自己的弟弟多解释,只好抱歉的笑了笑。来不及更多的考虑,春来将姑娘带到小吃店,用卖米糖的钱给她买了一碗热乎乎的瘦肉粥。那姑娘吃的眼泪花花的,问春来为什么不吃?
春来憨憨的笑笑:“我刚在吃过了,不饿。”
吃过了饭,那姑娘说想回家,但一个人不敢回去,要春来送她。春来只好送她回去。
在路上姑娘前面走着,春来在后面跟着,都不敢离得太近,因为他肚子饿的咕噜咕噜的叫,怕人家听到了尴尬。
到了姑娘家的村口,她才回过头,嫣然一笑:“我叫杏儿,你叫什么?”
“我叫春来……”木讷地回答了一句,春来还赶紧补充:“我弟弟叫喜来,他平时人很好的,就是还有点孩子气……”
姑娘没吭声,羞红着脸跑回去了。
(三)
春来回去,他娘已经坐在院子里骂喜来了,说是这婚事怕是泡汤了,看他以后到哪里找媳妇去。
喜来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看着自己的脚尖,一言不发。
春来娘伸出手问春来:“卖米糠的钱呢?”春来说了老实话。
他娘气得在院子里蹦了起来:“你是不是傻了呀?这婚事都吹了,你还请她吃什么饭呀……”春来实话实说:“我就觉得那姑娘挺可怜的……”
“有人可怜你吗?活得连条狗都不如,你还可怜起别人来了……”
春来娘气得在他的膀子上使劲的打了几下,好像还不解恨,又把面前的扫把给扔出去了。
春来把扫把捡回来,哭丧着脸,仿佛自己真的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
可事情的发展,有点戏剧化。
婚事没有告吹,但是杏儿看上了春来,还放出话说非他不嫁。就这样,春来用一碗瘦肉粥换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
这也算是自由恋爱结婚了,春来和杏儿的感情特别好,小两口从来不吵架。
只是喜来的脾气越来越差,看哥哥总是不顺眼。不过,过了两三年以后,喜来去别人家里做了上门女婿。那家人只有一个独女,家庭条件还算不错,至少能够吃得饱。
所以喜来好像也把这些旧事忘得干净了,有时候会回来小住,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
可是一晃眼杏儿嫁过来已经三年了,那瘦小干瘪的身材还是照旧,一点动静也没有。
春来娘便又开始操心抱孙子的事情,到处找求子秘方。
春来自己心里清楚,杏儿是因为太瘦了,身上长不出二两肉,连月事都有时有有时没有,这样的身体怎么可能*?
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也买不起什么好吃的给杏儿。春来心疼着自己的媳妇儿,一有空就沿着河沟捉鱼摸虾捞螃蟹,慢慢的,居然也把杏儿给养胖了。
养胖了的杏儿,一头青丝秀发柔软垂顺,皮肤白皙红润。本来就是柳眉杏眼,樱桃小嘴儿,长得就很好看,现在更像一个仙女似的。
记得那是一个中秋节,喜来拿了两把干挂面回来过节。
爹和娘*了家里仅剩下的那只老母鸡款待他们俩。
吃饭的时候,两个儿媳妇坐在一起。平时没觉得什么,当她俩坐在一起的时候,才让人觉得天差地别。
杏儿活脱脱的一个大美女,而喜来的女人虎背熊腰还一脸斑……喜来那一顿饭吃得闷闷不乐,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节后的日子一切如常,春来依旧疼爱着他的女人。而杏儿,因为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一点也不矫情,勤快又懂事……
日子虽然清苦一点,但也算是其乐融融。
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秋节过后没多久,杏儿居然害喜了。
(四)
突如其来的喜讯,让这个家庭更加有活力了。
父母都很照顾杏儿,春来更勤快了,基本上每天都会给杏儿熬鱼汤……
产期将近,杏儿已经很胖了。一家人都期待着杏儿能生一个大胖小子。
生活似乎因为一个小鬼子即将到来而充满了希望。
那是一个雨夜,半夜三更,杏儿突然有了生产征兆。
春来娘非常淡定::“我都生了三个了,有的是经验。”
春来本来还有一个妹妹的,生下没几天就死了,据说是死于破伤风。
听他娘这么说,春来心里更紧张了。
刚好那一天喜来也在他们家,春来就找喜来商量。
喜来脸上甚至出现了一丝嘲讽:“不就是生个娃吗?哪个女人不走这一遭啊?哥,你也太惯着嫂子了。”
春来娘已经找到了一把生锈的剪刀,正在磨刀石上使劲的磨着:“春来,你别跟没见过世面似的!生娃都会肚子疼,很正常的。”
春来红着脸出来,又回到自己房间去。
杏儿躺在床上叫着痛,羊水已经破了,但孩子迟迟没有出来。把床单染红一大片,看着触目惊心。
估计是*的时候吃的太好,胎儿太大,杏儿难产了。
春来着急的要去找大夫,但是喜来说:“天这么黑,还下着雨,哪个医生会来?”
“镇医院有大夫,他们晚上值班的!”春来将求助的目光看向喜来。
喜来一脸的不耐烦:“你至于吗?我妈生三个也没见去医院啊!再说了,又黑又是下雨的天,路那么滑,我们怎么送她去医院?”
春来娘甚至有点生气:“你不信任老娘是吧?那我就不管你了!这人也老啊,说话就没人听了……”
话说完,老太婆回房,重重地把门关上。
不是她冷漠,在他们这一代女人的心里,生娃确实不是什么大事的,据说当初春来就被她生在尿桶里,自己抓起来擦了擦,不也养大了吗?
春来再次回房,看着哭叫的杏儿,手脚无措。
两人又坚持了差不多两三个小时,春来终于坐不住了,将手电筒绑在头上当路灯,背着自己的女人,打算带她上医院。
春来抱着杏儿,她还不忘撑着伞替老公遮挡风雨。山路上留下串串血迹,血水混着雨水腥臭难闻……
这样的夜晚秋风分外寒冷,也不知道是因为痛还是因为冷,杏儿脸色惨白,不停的发着抖。春来几次滑倒,但无论自己怎么摔,都紧紧的抱住自己的女人。
而杏儿,无论自己怎样腹痛难忍,都强撑着替春来打好伞。
临把她送进产房,杏儿的意识好像已经模糊了,口里却还在絮絮叨叨:“春来,别淋雨,小心感冒了……”
孩子保住了,但否儿却再也没有回来……
杏儿死了。
春来便天天喝酒,而且总是带着他的那把伞。
无论晴雨……
【作家】阿宽
阿宽,原名赵培,金孔中学初中87级、高中90级学生。金孔镇廖家桥村五组人。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四川省广播电视学会理事,中国石油电视学会副主席,中国石油作协理事。长期从事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研究。出版有《钝刀》《时间之书》等作品。
青青校园同学情
赵培
喜欢写文字的人,天然获得一份责任,通过自己的笔端,把共同的青春记忆,留存下来。
36岁时,整理随笔集《钝刀》献给本命年。用那样的方式,和曾经的不更事和峥嵘和解,和未来的日子拥抱。
46岁时,整理第二本随笔集,名为《时间之书》。里面收纳的,多为成长过程中的乡土记忆,这一部分,是一起长大的共同记忆。
(一)青春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是一个迟钝的主题
小学不懂人之初,懵懂少年求知迟。
三更灯火五更深,读书正是好年时。
普遍营养不良,没有早熟的条件,即便班上有一些成熟的同学,大多数是留级的家伙,人高马大、野性十足。现在看来,那时他们的成熟,也是一种另外的幼稚。他们成长中难以消散的旺盛精力,通过调皮和引起大家注意那样的方式,发泄出来。
老师诱导得法,学习天然有趣,沉浸在读书的氛围中。家离学校不近,时间都花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进入80年代,初中学习开始住读。青春隐约在敲门,群居生活有助于充沛的交流,发酵很多情愫。男生寝室里窃窃私语,评头品足,间或爆出凌厉的怪笑,都与白天教室里发生的微妙时刻或某位女生有关,有生长过程的疼痛,有懵懂意识涌流。燥热潮湿的青春在这里开始启航,几乎每个女生都有一个绰号,每个女生都被暗中配对,男生女生出现界限混沌的状态。到初中后阶段,班上开始出现明确的几对。那时的青春故事,旁观者和阅读者更多,主角常常突出,成为谈资聚焦的中心。
我记下了一些故事,并且在今天佐为回忆的点心,就着退潮的青春回味。初中乃至高中的记忆,书写者、旁观者、经历者的意义,阅历青春,也是青春的一部分。
高中毕业,紧张之后的升学,迎来人生的新阶段。彼时,似乎才开始察觉青春在我手中,意气风发,为进入社会做准备。那时明白两件事情,婚恋也将是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时代的爱情很难成为婚姻的结局。有喜欢的女生,甚至一直都不说出来,只到毕业。
读书阶段的青春,只是让我搭了一趟顺风船,我在那群欢乐、苦闷、彷徨的乘客里,也扬了扬手里的飘带,把青春的灿烂挂在脸上,向每个阶段的懵懂告别,与挣扎的自己告别,和未来的路途妥协。
(二)青春是不断新生的,以最快的新陈代谢速度
青春或许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储备足够一生支取、汇兑的能量。有些励志故事大概是,有的人青春期太长,永远长不大。人生的能量应该来自自己成长过程的存储,这或许是青春的意义。
青春并非总纠缠在对异性同学无知、好奇的情愫里。“睡在上铺的兄弟”,才真正是青春里不可忽视的,他们对你的性格养成,给予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有一个同座,特别喜欢作文,有了共同的语言,在大家记叙文都还写得勉强的时候,你们开始写诗歌了,而且从古体诗出发,“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的自得,来自自己构建的那个小小的天地,充满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怡然。他后来去江苏读书,找一个江苏媳妇,把家安在那里。20多年不见,2011年在成都一见,仍然热络亲切。私下里猜想,在文字里曾经操练的那个国度,对美的追求,使他迷恋上吴侬软语,并且爱上苏杭女子。他不再写字,已经被物质社会改造为一个标准的商人。
对大多数人来说,青春的一部分一定是被凝固封存了,另一部分化身为其他的事物,委身于时光的背后------所谓委身,我们常常不堪回首过往,离开初衷那么远,有一种被切割的疼痛。
高中还有一个好朋友,一手小楷硬笔字,有如字帖,作文精彩,我们常常作为语文老师的两大高足,常常受表扬。儒雅如他,商海搏击多年,突然调慢节奏,不再跻身世俗,闭门思考3年。最近,他再入红尘,做起生意来,节奏显然慢落很多。他很少再写东西,他也娶了江苏的女子,把根扎在成都的繁华里。
青春让我们叛逆,那时的我们还没有资格。如果考不上学校,脱离“农皮”,祖辈修理地球的命运将不会改变。等到我们都可以为自己做主,内心期待的生活就可以一点点实现。
在南充读书的日子里,来自河北的同桌,平和、理性、缄默,喜欢汪国真的诗歌,喜欢赵传苍狼般的格调。我继续有理由喜欢文字。他爱上了他的高中同学,和她结婚生子,他离开石油企业,随后举家在长沙扎下根来,过着平凡安静的生活。他把浪漫主义实践为点滴的生活,看上去很美,品起来有味。
他们都是陪伴我青春路上的朋友。当下校园里爆发同学相残的事情,令人惊觉世道苍凉,人心回测。当网络盛传,离校多年的老同学相互道贺:“谢谢你当年没*了我”。内心的无奈,言语如何表达?
谢谢有你们,才让我可以温良敦厚、一路前行,从生活的迷途中一步一步走过来,在不惑之年平和地与青春握手言和,与沧桑嶙峋的过往安然道别。
(三)所有的经历,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活得更有滋味
从电影里看别人的故事,是努力去找回一些自己曾经的影子。来看看陪伴我们的那些青春电影。关于青春主题的《十六岁的花季》、《山楂树之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如今的《致青春》,都是在帮我们重温过去,让我们在回忆的浸泡中收拾会心或泪点。
即便是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之下,青春都有神似的一面。坐在影院里的你,身处幸福,或曾经美满者,或内心保持愉悦者,会通过这些电影得到满足;内心荆棘满身,曾经坎坷迷离,或者至今肝肠寸断者,也会在这里得到安慰。
在时空的放置上,几部电影都将上个世纪70------90年代,作为故事的背景,那既是一个纯粹或更容易令爱情遭遇艰难的时代,也是人性曾经压抑、个性逐渐复苏的年代。《十六岁》过去久远,不说也罢。《山楂树》小说普及,拥趸如织。《那些年》无疑是坚持唯美路线的,把对青春及爱情的想像,包装成这个好看甚至完美的盒子,呈现在你的面前。清新的文艺片风格,娓娓讲述一段情路,令人怀念人世间的美好,让无力者温暖,无助者有力。
生活的真相本来就是这样,残忍之美,更让我们看清楚一切本来。青春,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那些没心没肺、敢爱敢恨的经历,才是生命中最热情的岁月。青春亦如篝火,燃烧越旺盛,越容易成为灰烬。“终将逝去”是对青春再好不过的记述,“不可重复”是对青春最好的祭奠。
后记:
一所学校,风云六十年,不仅培育了一代代英才,也在塑造自己的文化,形成艰难困苦中,坚初前行的文化力量。个人觉得,六十年大庆,一个最重要的使命和成果,当在于此。庆贺母校华诞,草成一词,祈献佳期:
水调歌头 金孔中学甲子嘉庆阿宽 六十难再逢,燕归在今朝。记得佳岁桃李,芳菲是故园。平地起拔风云,白手腾挪华堂,愚公好移山。结福献桑梓,花甲还盛年。
铝盒饭,夜烛红,只无眠。穷则思变,师生共肩千钧担。一说天道酬勤,二曰胜王败冠,何处见硝烟?当时明月在,雪发伴君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