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文案的四个技巧:常识与反常识的反差,普通与个性的反差,经典与重构经典的反差,时尚与土味的反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WOW!”
所有文案人都期待自己撰写的文案作品,能收获目标用户这样的惊呼。这样的惊呼意味着创新、不落俗套、颠覆固有认知。
但现实情况是:面对嘈杂的文案信息,更多目标用户的内心OS是:“这没什么特别嘛!”、“我也能写。”、“哦。”、甚至是“在讲什么嗳,我没留意”。
从PC时代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以及营销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的传达不再是点对点式的一对一,而是多对一——即千万条的信息通过成千上百的媒介,传递给目标用户。
而目标用户不再像从前在电视前被迫观看你的广告信息:他们可能在吃鸡,可能在看抖音上的美女,可能在周一例会上偷看手机;身处干扰因素众多的环境,奢望目标用户从头到尾完整阅读你的广告信息,几乎不可能发生(同行除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因此我们再通过构建目标用户“熟悉且正常”的沟通语境,他们可能马上选择走开。
作为文案人或者营销人,怎样让文案传递的信息能在目标用户心中留有印象,并引发购买动机?
在文案中加入“反差”,让目标用户遭遇意外或产生误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常识与反常识的反差
“小溪哗哗作响,树叶在飘落,月亮在挥刀*人”。
许多文案新手甚至资深文案看到这句文案,第一反应就是,天,这也太没常识了吧?月亮不是人,不是怪兽,怎么可能*人?
但这种常识之外的认知错位,恰恰能让目标用户眼前一亮,拨动他们心弦。
目标用户的生活被千万万常识环绕:“男人必须阳刚不能娘”;“手机必须有HOME键”;“睡觉抽一下说明身患重疾”;事实上呢?当时的真理成了当下的谬误。
在诗歌创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格律(格式韵律),十四行诗有十四行诗的格律,古代诗歌有古代诗歌的格律;但我们可以发现:在雪莱、杜甫、李白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存在不少破格诗歌,即故意打破格律,突破律诗的旧格局;这样的“破格”,不是文学的特权,也可以运用到广告文案的创作中。
扭曲常识,为用户打开新天地。
在普通大众的认知中,枕头的材质无非是枕套、枕芯、枕巾,枕芯一般是棉花或者大麦等材料填充;用馅比喻枕芯填充物,完成触觉到味觉错位转换,睡在这样一个松软又充满咖啡因味道的枕头上,睡眠质量非同一般,迅速激发体验的*。
路由器传输信号的好坏标准,一般商家都会以“穿透性强”、“不怕墙”、“信号满格”作为卖点打开用户心智。但这句文案在用户心中构建了一副全新的图景:由于网络覆盖广,仿佛实体蜘蛛已经不需要自己织网,仅仅呆在虚拟网络上即可捕获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