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CCU(心脏重症监护室),一名患者紧握病床把手。
重症病房的平静和秩序,是靠每位医护人员“撑”出来的。
疫情三年,不少医护人员一直流转在外支援,采过核酸,支援过隔离点,也去过发热门诊、方舱医院。现在,又加入医院的ICU、RICU、CCU等急危重症病房,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这一个月来,整间医院几乎已经没有科室之分,每个人都是流动的“战备”状态。在岗的医护每个人都是“超级战士”,他们一面要面对突然暴增的病人,一面要顶上同事们“阳”了不得不休息的缺口。
如今,医护人员已经陆续返岗,很多人硬扛着身体疼痛、咳嗽,只休息几天,刚刚转阴,就回到了岗位。“现在的压力在于病人病情都特别重,我们大夫要承担的医疗工作事实上比原来更多,所以还是在超负荷运转。”皮林说。
2022年12月29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CCU(心脏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为患者吸痰。
2022年12月29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CCU(心脏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在忙碌。
2022年12月29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CCU(心脏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为一名患者调整氧气罩位置。
医院也在加紧培训,以确保更多医护人员具备重症救治能力。“病情不等人,我们只能尽量克服困难,再多撑一撑,力保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重症监护室‘阵地不失’。”皮林说。这块阵地虽然守得艰难,但每救回一个人,医护人员不管再疲惫,也是高兴的。
-The End-
记者 郑新洽 徐杨 摄影报道
编辑 郑新洽 张湘涓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