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edex高调宣布将进一步深化中国市场,把目标主要集中在依靠都跨境电商发展的中小型企业上,通过推出适合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培养适合市场的物流人才、拓展三、四线城市网络、布局更贴近客户的末端站点、对现有的操作模式做一定的调整等方面来加快在华业务的布局。洋快递在华的时间也不短,但是一直没有很好的起色,原因无非两点一个是政府机制的干预,洋快递在华的业务受限很多,第二则是中国的市场特色让洋快递无法找到着力点。而从这次宣布的方案来看,洋快递是真的准备有目的性的深入中国市场了。
首先,针对的客户群体就是依靠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中小型企业。跨境电商近年来的迅猛发展,让更多的中国造走出了国门,也让原先大宗贸易交易的方式变得碎片化,交易的灵活性更强,也改变了原先做出口贸易企业的高资金风险。然而跨境出口的物流一直是企业的痛点,目前各种做专线、邮政类的渠道非常多,可给到终端用户的体验则非常的差。专线类的,虽然在时效上能保证,但是抗打击的风险较低,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政策变化就会直接导致通路被关。邮政类的分外邮和中邮,国家多次明令禁止外邮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因此这条路也并不是很保险,反过来看中邮呢,虽然有心想做大,但是由于是央企本质导致了其经营的不够灵活性,这也导致了经常出现邮路暂停的尴尬局面。如此一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百家争鸣的局面势必会过去,无论是对企业方还是物流方来说,品牌的塑造至关重要。Fedex在这个时机出手,整合一些适合这些中小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恰恰是让很多企业在受够了专线和邮政链路的苦难之后,看到了一条阳光大道。
第二,培养适合市场的物流人才。中国物流市场的纷乱繁杂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底层的人员虽然实操能力强,但是文化水平偏低,整体的格局观不强,很难晋升到管理团队;而所谓的管理层人才则多数是没有经历过一线工作的洗礼,对于一线的操作了解有限。这样的人员格局造就的就是,高层制度的政策到了底层往往无法落地,而底层也对政策的执行抱有抵触心态,这也是行业高速发展后,带来的不良反应之一。由此可见,培养一个能适应中国物流市场的人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培养一个团队更是需要时间的磨练。Fedex有着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丰富的方案解决经验,只是需要有一群人帮他们承上启下,把这些东西改良成适合中国市场的环境。
第三,拓展三、四线城市网络、布局更贴近客户的末端站点。大家就这点其实非常的在意,有人认为这就是下沉网络叫板通达了,然而洋快递可能并非这个初心。在他们看来,中国很多的中小型企业的工厂在逐渐往三四线城市去转移,而中国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他们未必会像通达系一样去满地开花的布局末端,可能只是在一个城市选择一个点来体现自身的服务,况且国内低廉的电商市场也并非在其经营的视野之内。此举完全在于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去感知Fedex,脱下洋快递这层神秘的外衣,让其自身更加的贴近消费者。
第四,对现有的操作模式做一定的调整。洋快递经过百年的发展,那家不是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的操作手续。可这一套在中国却遇到了难题,容错率极低的操作模式,让大家对洋快递望而却步,很多时候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的问题,往往要付出很高昂的代价才能得以更正。高标准的操作模式,让洋快递的成本也随之非常昂贵,让其本身的价格也难以接近中国的地气,要吃进以数量取胜的中国市场,高标准意味着高消耗,这也是让洋快递无法接受的。因此适当的对现有的模式做一定的调整,或许更能让洋快递符合中国的市场。
可以看出,洋快递的此番动作,势必想在2017年由一番不小的作为,而反过头来看国内的通达系这些企业,在2016年狂欢上市后,纷纷迈开了资本运作的脚步。从目前看来上市唯一带来的好处就是,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目标。而行业产品体系的缺失、营运模式的单一、人才培养的不足都让通达系成为了一个纯粹的电商配送公司。面对这根本不是一个频道上的,也不再一个重量级上的对手,何来的招架之力?说的难听一点,洋快递此举的最终目标或许是想封*通达走向国际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