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疫情发生后,基本由官方牵头组织治疗,官方还派医官巡诊为患者免费施药等,这几乎成为古今抗疫的惯例。
东汉建武十四年(38年)会稽发生一次大瘟疫,死者数万,太守钟离意就“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如此父母官不顾生死置身疫区治疫太难得了。这在《后汉书·钟离意传》有记载。
还有官员因深入疫区而被感染去世的,如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马八达”之一的司马朗去疫区送药被感染,47岁就去世了。
宋朝时,皇帝对民间疫情也很重视。宋仁宗不惜将留给自己的名贵药材发给百姓,宋时还大量编撰、修订和印发医书,设立“校正医书局”等对历代重要医学典籍进行系统整理和再版并推广医书和药方,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十分惊人的创举。
明朝以前,大多由官府组织民间郎中进行医治。到了明朝中期,医疗体系逐步完善,太医院的太医规模加大高达300多人,这也成为了抗疫的中坚力量。如果一旦暴发疫情,皇帝就会调拨一批太医深入民间去问诊治病、送医施药等。
《世宗实录》记载,公元1541年京城暴发瘟疫,明世宗朱厚熜亲自动手研制了药方《济疫小饮子方》并下令向民间发放。
朝廷防治疫病配套措施还有:减免赋税,大赦天下囚犯,开仓放粮、调配物质救助等。
四、防患未然,重视卫生环境从先秦开始,古人就重视防范疫病了。
《黄帝内经》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说要防患于未然,在没患病时就要搞好卫生环境。
从习俗上看,我们有“扫年”的传统习惯。扫年流传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是汉族民间岁时的风俗,我国民间多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及其前后“扫年”。扫年北方称“扫房”,南方称“掸尘”,就是将自己家里彻彻底底扫个遍“除尘”,以除害灭病达到防患因脏乱差可能造成的疾疫。
中国民俗端午节,也是全民的“防疫节”,这时家家户户都有饮雄黄酒、艾叶酒、挂菖蒲、焚苍术等习惯,其实这就是*菌消毒预防疾疫发生的一种措施。因为端午节时节,气候转热,容易滋生百虫,这样身体就容易被病虫感染。
其实我们现在,有时除了按习俗扫除外,平时也会经常进行彻底扫除的。
五、*菌消毒,防止疫情再传染在控制疾疫传播上,古人也很重视,在疫病治愈后,为防止疫情复发蔓延或二度传播,会对之前病人穿过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明代李时珍提到用蒸汽消毒的方法,清代贾山亭在《仙方合集·辟瘟诸方》中提到“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也就是将病人衣服放在一种叫甑的古代炊具上蒸,其实跟我们现在用热水烫或煮衣物一样。
在古代,对一些因疾疫去世者,朝廷也会赐棺厚葬,或集中处理方式阻断瘟疫传播。宋代的“漏泽园”就是官设的丛葬地,凡无主尸骨及家贫无葬地者,由官家实施丛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