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业番外五荼蘼误,帝业凰途小说番外阅读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3-04-15 12:40:48

帝王业番外五荼蘼误,帝业凰途小说番外阅读(9)

大花白木香,摄于南京中山植物园。 刘兴剑 图

荼蘼身世扑朔,就连这个名字,也自带神秘气息,光写法就有三种。最早的写法是“酴醿”,是一种酒。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解释说:“酴醿……本名荼蘼,一种色黄似酒,故加酉字。”明清的植物专著中则多用“荼䕷”之名,至于“荼蘼”,更像是其简化的拼写法。

纵观荼蘼的历史,最神奇的一点是,它在宋朝忽然成为顶级名花,但到明朝后就几乎消失了。据台湾潘富俊教授在《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一书中的统计,古诗词中出现的蔓藤类观赏植物里,荼蘼高居第二名,共有近600首。但绝大多数都在宋明两代,其中宋朝有262首,明代有223首,合起来占了近八成。

宋朝人对花草有着相当特别的审美。很多植物,都是到了宋代才忽然备受推崇,一跃成为花中顶流,比如梅花、蜡梅、瑞香,以及“外来户”水仙与茉莉。他们赏花更重其韵而轻其形,最看重一个“清”字,素雅又清香的荼蘼备受青睐,也就不奇怪了。

翻阅宋代的荼蘼诗词,更可以发现,这花真是开在所有的生活场景里——

皇帝行宫种荼蘼。据北宋张耒《咸平县丞厅酴醾记》:“丞居之堂庭有酴醾,问之邑之老人,则其为枢密府时所种也,既老而益蕃延,蔓庇覆占庭之大半,其花特大于其类,邑之酴醾皆出其下,盖当时筑室种植以待天子之所,必有珍丽可喜之物而后敢陈,是以独秀于一邑,而莫能及也。”

文人雅聚于荼蘼花架下。见《诚斋杂记》:“范蜀公(北宋文学家、翰林学士范镇)居许下,造大堂,名以‘长啸’。前有酴醾架,高广可容十客。每春季花繁芜,客其下,约曰,有飞花堕酒中者嚼一大白。或笑语喧哗之际,微风过之,满座无遗,时号‘飞英会。’”

帝王业番外五荼蘼误,帝业凰途小说番外阅读(10)

如果你相信大花白木香就是荼蘼的话,上文描述“荼蘼花架”大概就是这个场景了 。 摄于西安植物园。 彭慧宁 图

天涯羁旅,更是处处见荼蘼。写下“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时,苏轼正贬居湖北黄州;南宋画家赵孟坚《客中思家》,提笔就是“微风过处有清香,知是荼蘼隔短墙”。

明代延续了宋代的审美。在明朝张谦德所著的《瓶花谱》里,酴醿与西府海棠、宝珠茉莉、桂花、蕙兰等八种花同列为二品。

暮春开花的荼蘼,被众多的宋明文人加持过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繁华春尽的永恒象征。这一点,大概是切中了中国人骨子里传统的伤感,所以特别容易共情,荼蘼的情感意象备受青睐,至今而不衰。从《红楼梦》中“韶华胜极”的花签,到亦舒的小说,从王菲的歌,到大热的台剧,亦是处处见荼蘼。

说到底,我们也不过是借荼蘼的酒杯,浇一己心中之块垒罢了。因此,似乎也不必如此执着于到底哪种植物才是荼蘼。身边常见的蔷薇类,不管是香气、花形与气质,跟传说中的荼蘼都很神似,都很美好。

帝王业番外五荼蘼误,帝业凰途小说番外阅读(11)

单瓣白木香,摄于四川自贡。 咫尺 图

帝王业番外五荼蘼误,帝业凰途小说番外阅读(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