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罕见的情况下,老夫子漫画会严肃地表达对1960-80年代间香港生活,批评中西文化交流的种种弊端。
但《老夫子》也在新千年后,备受质疑。
2001年,文化名人冯骥才(1942年- )先生出版了一本名为《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为朋弟抱打不平》,指证王泽的《老夫子》引用自中国已故漫画家朋弟(1907年-1983年)的《老夫子》,自此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01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发表谢其章的文章《警惕漫坛扒手》,指出王泽“老夫子”系列漫画抄袭自朋弟作品。此前,姜德明、冯骥才等亦已经在媒体上公开此事,并且为朋弟抱打不平。
尽管如此,王家禧所创作的《老夫子》系列,还是影响了那个时代的人们。《老夫子》伴随无数人成长,是不少人的精神食粮,王家禧透过简洁而诙谐的漫画故事与独特的幽默感,反映时代历练与人生百态。
香港漫画黄金二十年1970年代,港漫在单行本的基础上发展出“漫画报”及“漫画杂志”等连载形式,如报刊般定期出版,吸纳了不少有志投身的青年加入。
一个少年足以改变香港漫画格局的人,他出现了。
他,就是黄玉郎。
黄玉郎1950年生于广东省江门市,6岁到香港定居。从10岁起已于《中国学生週报》、《青年乐园》、《快报》等投稿漫画而获得刊登。
13岁那年,他应征进入《时代漫画日报》出版社当小工并兼当画工学徒,月薪仅有140至200港元。但好景不长,不久便因漫画业萧条 出版社*而失业。1964年,失业后的黄玉郎向父亲借了1000元作资本,开办了一家漫画出版社,出版《笑画世界》漫画。这是黄玉郎人生首次创业,自编、自绘、编辑及印刷。因本身知名度不足,没有发行商愿意发行,黄玉郎于是和哥哥踩著自行车,走遍大街小巷,将《笑画世界》送到售报点。
但即使这样,对销量也毫无帮助,5期后弹尽粮绝,宣佈停刊。这次的失败却让黄玉郎累积了出版漫画的宝贵经验。那一年,他才14岁。
一年后,“不安分”的黄玉郎又跃跃欲试,再跟父亲借了4千元和别人合资出版《娱乐漫画日报》,然而销路依旧不行,入不敷出,3个月后就再次宣佈停刊。积蓄用尽,黄玉郎唯有再去打工挣生活费。“安分”了一年多,黄玉郎又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创办《新奇漫画日报》,销量一如既往,并无佳绩。
1965年,热爱漫画的黄玉郎开始渔翁撒网般的尝试创作多本不同主题风格的漫画,以便试探市场口味。这时期的
黄玉郎曾多次尝试自资出版漫画,但每次皆换来惨痛的教训,但一股对漫画的坚强信念不停的在推动屡败屡战的黄玉郎,使他对漫画行业有无比的自信,败中求胜,洞悉未来大势所驱,甚至创造大势。
处于摸索期的黄玉郎,其作品多如繁星,较著名的有:《超人之子》,《小蛇王》,《飞斧仙童》,《魔鬼小兵团》,《小傻仙》,《小魔神》,《柔道魔童》等。 当时黄玉郎笔名为 [黄玄生],后期由当时出版公司老板丁小香 建议改为 [黄玉郎]。 第一本挂上新笔名[黄玉郎]的漫画作品是以日本咸蛋超人为蓝本的《超人之子》。
1969年,黄玉郎成立“钻石出版社”。60年代末,他开始构思《小流氓》,希望为当时充斥着神怪漫画的漫画市场带来一个崭新漫画题材--现代搏击漫画。虽然大部份人都认为《小流氓》乃黄玉郎1970年平地一声雷的惊世之作,其实经黄玉郎本人证实,《小流氓》实际创刊与1969年12月。
1960年代,正是黄玉郎的创作摸索期。
《小流氓》是以专门锄强扶弱,打倒黑社会势力作主题的“龙虎门”,是港式技击漫画的元祖。黄玉郎懂得以少年为主角,辅以易于上口的武功绝技、黑帮组织、暴力、血腥等商业元素,令《小流氓》开启了前无古人的港式功夫技击漫画新路线。
黄玉郎的作品脑洞很大,角色、演绎、招式、兵器都相当精彩,而且人物性格各异,令人印象深刻。
由于《小流氓》的成功,导致这种类型漫画如雨后春笋充斥市场,更引起儿童青少年模仿漫画内容,尝试以暴力解决不满。政府在社会压力下,于1975年正式通过“不良刊物条例。
因此过度暴力、血肉横飞、色情变态的《小流氓》被逼改名《龙虎门》。内容亦由本地黑社会厮*为主,改为天马行空的外国帮派,色情暴力全部收敛,才得以继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