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航读妈妈写的信。
红网时刻记者 焦炬 通讯员 李靓 李晓畅 湘潭报道
见字如面,张启航的眼眶泛起微红。
9月14日上午,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畜医专业2021级新生张启航看完妈妈亲笔写的信后,小心翼翼地按照信纸的折痕原样折好再装入信封,递还给了班主任邓心如。沉默了好一会儿,张启航才轻声说:“感谢老师,感谢校长对我的关爱和照顾。我一定好好读书,学好专业,不辜负妈妈的期望。”
这封信,是张启航的妈妈李爱华写给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的感谢信,落款时间是“2021年9月5日”。那天,恰好是张启航的16岁生日。
张启航是湘西永顺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在外地过生日。考虑到这个原因,李爱华为儿子在网上订了一个生日蛋糕,又寄来了一个装着生日礼物的快递,并委托邓心如当天代为转达。让邓心如没想到的是,李爱华给张启航寄的快递里还夹着这封写给学校的感谢信。
感谢信。
用情·选定学校
李爱华在永顺县颗砂乡卫生院新寨分院工作,加上丈夫在外地打工的薪资,家庭年收入有十五六万元,即便要供养两个孩子(大女儿在中南大学读书),家中的日子过得也算殷实。
“启航从小就喜欢动物和植物,所以,给他选专业、选学校时,我在湖南中职阳光招生平台上仔细进行了筛选。当我在招生平台上看到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的名字,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他们的畜医专业在全省都很有名气。征询了启航的意见后,我毫不犹豫地拨通了学校负责招生的唐静静老师的手机,后来又加了她的微信。”李爱华说。
成为微信好友后,李爱华收到了唐静静发来的几条介绍学校的视频。一条条看完视频后,李爱华更加坚定了让儿子去湘潭读书的决心。
“湘潭人民与永顺人民亲如一家。湘潭市对口帮扶永顺县20多年,援建的县城主干道被命名为'湘潭大道'、中心广场被命名为'湘潭休闲文化广场';湘潭人在永顺县旅居,享受本地居民待遇……启航这次能去湘潭读书,我这个当妈妈的很开心。”李爱华说。
报到·辗转四地
张启航和他的新朋友。
9月1日,是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新生报到的日子。早上7点,李爱华急急忙忙拖着行李箱,带着儿子赶往永顺县汽车站。
永顺没有直达湘潭的班车,李爱华和儿子必须先坐车到长沙,再从长沙转车到湘潭。可是,到了汽车站,李爱华傻了眼:由于是开学季,永顺到长沙当天的车票已全部售完。“这可怎么办?”第一次去湘潭,李爱华没什么乘车的经验。
其实,得知张启航要到湘潭生物机电学校就读后,唐静静早就委托了林峰老师负责联系对接。一筹莫展的时候,李爱华查了下手机通讯录,马上拨通了林峰的电话。
“买得到去常德的票吗?你可以从常德坐车到长沙,再转到湘潭。”电话那头,林峰问明情况后,告诉了李爱*决方案。
“到哪儿啦?”“离下一站还有多远?”“什么时候能到啊?”从永顺到常德,从常德再到长沙,林峰一直与李爱华保持着联系,直至他们坐上了长沙开往湘潭的大巴车,林峰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算是放下。
由于路上堵车,下午6点30分左右,在湘潭长途汽车站等了2个多小时的林峰,终于在出站口看到了李爱华和张启航的身影。从湘潭长途汽车站到学校,有近30分钟的车程。于是,林峰先带母子二人在市区吃了晚饭,再开车把他们送到学校,并安排好了当晚的住宿。
第二天,林峰领着张启航去报到,不仅忙前忙后地帮忙复印资料、找宿舍床位,还把自己宿舍里的提桶和凉席送给了他。李爱华心里过意不去,买了箱牛奶表达感谢,却被林峰严词拒绝。
儿子报到的事情忙完了,李爱华松了一口气,随即启程回永顺。看到李爱华在校门口等公交车,林峰担心她赶不上当天回永顺的车,又拜托同事开车把李爱华送到了湘潭长途汽车站。
这一切,李爱华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回家以后,我的心里一直觉得很温暖、很感动,想着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激之情,就有了这封写给学校的感谢信。”李爱华说。
开局·乡村振兴
后来,这封感谢信在学校老师中传阅,更多人知道了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其实,读完这封信,另一个人的感触更深。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北部,曾经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也是“老、少、边、穷”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1995年起,湘潭市委、市政府26年如一日,先后派驻10批次57名优秀干部到永顺县从事对口帮扶工作,累计实施扶贫项目200余个,投资资金1.7亿元。
以对口帮扶为纽带,两地党政交流日益频繁,两地企业合作日益紧密,两地群众感情日益深厚,永顺将县内多个主要基础设施项目以“湘潭”命名,湘潭把永顺当成“第六个县(市)区”,“潭永一家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份“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的情感,让两地在产业帮扶、项目引进、平台搭建、消费扶贫、劳务协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创新性探索了“两产两带”“四统一保”“政府 专业机构”“三送三基”等经验模式。
永顺“老乡”写的这封语言淳朴、感情真切的信,让尚军辉不禁想起自己在永顺县带队“奋战”的那段时光。
在任职湘潭生物机电学校党委副*、校长之前,尚军辉是湘潭市对口帮扶永顺县工作队最后一任队长,兼任永顺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的几年时间,尚军辉接过“接力棒”,走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熟知了当地的民情风物,帮助当地完成了实现全面脱贫的艰巨任务。现在的永顺县,顺利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19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4万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成为了“过去式”。
“虽说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但乡村振兴又开了新局。”尚军辉介绍,湘潭生物机电学校前身是市里的“老农校”,给国家培养了很多农业技术骨干人才。这些人才,为农业农村发展挥洒了汗水,贡献了青春。
张启航参加军训。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我们更是责无旁贷。”尚军辉说:“学校目前在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建起了占地30多亩的‘产学研’基地,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确保他们一走出校园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我们要把一个个像张启航这样的孩子,打造成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技能‘尖兵’,为支持家乡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尚军辉说。
这大概就是湘潭人民对永顺人民的“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