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了十三邀第六季访谈——许知远访谈黄灯老师《我的二本学生》。
许知远老师做访谈,总是能深入挖掘被访谈者,使被访谈者深入剖析自己,从而让我们看到有深度、有意义的访谈。与黄灯老师此次的访谈也是如此。
黄灯老师,是一所二本大学的教授,这次的访谈主要围绕着她写的一本书《我的二本学生》,这是一本记从她在广东金融学院教书的经历,记录着那些既有梦想,又拼命挣扎在生活中已经步入社会的学生们。
这是一个以“看见他们’为主题的访谈
他们是谁,一群普通的二本学生。但其实最大体积的普通年轻人群体是并不被看见的,像黄灯老师讲的,他们住在城中村,为毕业以后的生计奔波,在个人理想和父母意见中挣扎,用标准化程式化的各种考试武装自己,满怀希望以为那是上升的桥梁。
一个在作文中把自己形容成“工业废水”的学生。
在读书的时代,迷惘以及不自信是许多学生的底色。在黄灯老师的写作课时,一名学生把自己称为"工业废水"。
最触动我内心的描述,还是出现在黄灯老师的书中(《我的二本学生》):
“那时候,我整天看镜子,看自己还是不是个人”
“我一路走过来,辛苦得要死,还不如死在路上”
“我一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还不一定成功,就绝望得想哭”
……
作为同是普通院校的学生,我想我身同感受。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挑战以及磨难常常出现。工作不顺利,人际不和谐,都曾有过。回想起第一份工作失败时,那时候的我一整夜睡不着的流泪,怀疑人生的意义,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又鼓起勇气叫自己继续努力。
但我想所谓的痛苦、怀疑,只会是一时的,你总会走向康庄大道,迎来明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