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到来,大家都有点猝不及防,一下子有点蒙圈。
心里可能就一个感叹:“这么快就可以买了?”
个人养老金的落地说快,确实快,从政策到基金公司、银行流程打通,似乎都在今年实现了。
但,个人养老金其实早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试点,只不过那时候试点的是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试点的城市也仅仅三个。
这一次,一下子129只养老FOF出现在我们眼前,确实有点眼花缭乱。
该如何选呢?
我们先按照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进行了粗略的分类。
接下来,我们按照规模、成立年限、年化收益、最大回撤等维度来看看这些养老FOF具体的数据表现。
01规模这129只养老FOF的总规模为890亿元,平均6.9亿元。
其中规模超过十亿元的仅21只,超过二十亿元的更是只有9只,而且这9只全部是目标风险型FOF。
超过五十亿元的有且仅有两只,分为蔡铮的交银施罗德安享稳健养老和林国怀的兴全安悦稳健养老。
交银安享稳健养老是整个FOF界唯一一只规模超过百亿的产品,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
它的基金经理蔡铮是做量化出身,因此交银安享稳健养老的持仓相对比较分散和均衡,持有的基金和股票数量极多。
02年限这129只养老FOF的平均成立年限为2.38年。
其中,大部集中在19-21这三年成立。(19年成立的47只,20年23只,21年32只。
成立于18年的共有11只,今年成立的也有16只。
最早的成立的是许利明的华夏养老2040,成立于2018年9月。
有关许利明,我们在年化收益榜中还能见到他,他也是市场上为数不多管理过主动权益基金的FOF基金经理。
从这些养老FOF的成立年限我们也能感受到,不论是养老FOF,还是FOF,都是处于起步阶段。
毕竟从市场上第一只公募FOF诞生到现在,也仅仅过去了5个年头。
03收益在这些FOF中,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的,仅有6只。
而且这6只中,仅有曹建文的广发安泰稳健养老成立于去年,其余5只都是今年刚刚成立。
曹建文也是一位“量化派”基金经理。
广发安泰稳健养老的主要特点是持有了较高比例的股票,他所持有股票的行业占比也相对比较分散和均衡。
广发基金这一次共有3位基金经理(杨喆、曹建文、朱坤)的6只产品入选个人养老金基金,阵容还是比较强大的。
再来看看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年化收益超过10%的共有7只产品。
许利明的华夏养老2045,张静、唐棠的嘉实养老2050,桑磊的中欧预见2035,黄俊、鲁炳良的南方养老2035占据了前四席位。
这几位基金经理都是各自公司的支柱,撑起了整个公司FOF的绝大多数规模。
年化收益较高的这些FOF,无一例外都是权益占比较高的产品。
这也告诉我们,长期来看,权益资产更具有吸引力。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能忽视,就是它们的成立时间大多集中在2019年。
说明在市场低迷时建仓的效果往往会更好。
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比如说当前的市场,具有较好的股债性价比,但敢于建仓的也寥寥无几。
04最大回撤在成立一年以上的养老FOF中,最大回撤小于5%的共有14只。
曹建文的广发安泰稳健养老和杨志远、袁冠群的华安民享稳健养老回撤均小于3%,排在前二。
但这两只FOF的都是在去年成立的,成立时间超过三年且回撤小于5%的FOF有:
张子炎的富国鑫旺稳健养老、蔡铮的交银安享稳健养老、邢秋羽的中银安康稳健养老,以及孙梦祎、胡颖臻的华宝稳健养老。
05夏普比率与卡玛比率从近一年的统计来看,夏普比率较高的是杨喆的广发安裕稳健养老、汪玲的易方达汇欣平衡养老和鲁炳良的南方富祥稳健养老。
但这三只都是今年刚刚成立的,成立超过一年且排名靠前的是孙志远的华商嘉悦和曹建文的广发安泰。
其实卡玛比率较高的也同样是上述这几只。
原因一来是它们成立时间较短,二来是短期业绩表现较好,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排到前面去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以更长时间的眼光来正确看待这些产品。
最后,通过数据我们固然可以更直观地对比这些养老FOF,但数据仅仅是历史数据。
如果想要完整地了解某一位基金经理,我们更需要知晓他们的投资逻辑和投资理念。
比如擅长的是大类资产配置还是黑马基金经理挖掘,擅长的是中观行业配置还是个股配置。
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定性去分析,光靠数据是不够全面的。
后续,让我们一起将这些养老FOF翻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