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最初产生于唐代,由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演变而来。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于东都洛阳乾元殿东廊纂写四部书,因号乾元院。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在京师长安明福门外设立了丽正书院,于开元十三年,改称为集贤殿书院,是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
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在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书院属于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也是私人或官府设立的聚徒讲授和研究学问乃至科举考试的场所,具有官方和民间的双重性。
中国正式的教育制度发展于宋代,由朱熹创立。宋初提倡文治,朝廷崇尚儒术,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所以鼓励民间办书院。当时,由富商以及学者们自行筹款,在山林的僻静处建造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而朝廷也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这些支持促进了宋初书院的兴盛。
在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时期,尤其在庆历新政之后,书院可谓盛极一时。随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大,而宋初官学却又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们求学的需求大却苦无其所,这时的书院应运而生,直接起到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当时比较著名的四大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以及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这些书院都由大儒主持掌管,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
一、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五代后晋时期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今)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因此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又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随后由于晏珠和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元代赵孟瞓在《义学记》里记载:“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范仲淹受知府晏殊的聘请,主持掌管应天府书院。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应天府书院学子王尧臣和赵鰖分别中得状元和探花。范仲淹自主持书院后,“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为北宋培养了大批人才,如王尧臣、赵鰖、张方平、富弼、孙复、石介等。史载有“宋人以文学有声于场屋者,多其所教也”。
(柱石: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讲学时的遗物)
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期间,总结先师戚同文的教学方法,为书院制定出一系列学规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要求“为学之序”和“读书之序”,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最后都要落实到“行”上。《上执政书》提出“固国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事”六件大事,其中,“重名器”就是慎科举、敦教育,初步形成了宋初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
应天府书院的基本课程除了儒家、道家、墨家经典的《诗》《书》《礼》《易》《乐》以及《墨子》《道德经》《春秋》等外,还授教《艺文》和《易经》两门课,同时按照书院学生们不同的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设立的课程主张学以致用,并提倡实地考察,即所谓的“明体达用”。范仲淹说:“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於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 他主张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且以德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学大多以提纲挈领为主,并不作逐字逐句的地进行解释串讲,只给学生提示,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后再作针对性的讨论。应天府书院要求教师作表率,每当给学生命题作赋时,范仲淹都会先作一篇,掌握试题难度和著笔重点,使学生们迅速提高写作水平。由于范仲淹在道德以及学问上以身表率,应天府书院的学风浓厚。
(应天书院建筑)
应天府书院以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人才辈出而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上,无论在《中国书院辞典》、《中国古代书院》、《四库全书》等国家典集以及史书的记载中,都名列前茅。由于范仲淹率先明确了匡扶“道统”的书院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推动了宋初学术以及书院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后来又通过“庆历兴学”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先后有主盟北宋文坛的戚同文、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毕士安、王洙等,“宋初三先生”中的孙复、石介二人,“双状元兄弟”宋庠、宋祁,“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等,都毕业于应天府书院,真可谓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