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按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中国画的种类按表现题材分为

首页 > 大全 > 作者:YD1662022-12-22 05:29:12

中国画原是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狭义上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品种。按照各种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比如以不同阶层的审美风格与社会功能来划分,主要有宫廷画、文人画和风俗画。按照不同表现手法和技巧进行划分,可大致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中国画的一种重要分类是按照描绘对象和题材进行划分,也称之为分科。按画科形成的先后顺序,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不同的画科有着不同的功用、形式与技法,还形成了诸多支科,成为中国画独有的特征。

人物画的发展进程

人物画以表现人物形象与活动为主,是三大画科之中最早形成独立系统的画科,据记载,在商周时期已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

早期人物画造型极其简单朴质,是当时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战国秦汉时期,以历史或神话中的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图》与《人物龙凤图》帛画是现存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

中国画按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中国画的种类按表现题材分为(1)

《人物御龙图》与《人物龙凤图》帛画

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进了人物画成为独立画科。宗教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人物画具有了以线造型、以形写神的特点,也具有了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育意义,更具有了记功录事的社会功能,为人物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隋唐时期,人物画走向成熟,主要是用浓烈的背景色彩,墨笔勾画,来突显人物个性,注重细节写真,绘画技巧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五代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重着色的人物画更趋精美。人物刻画精细、设色古雅清秀。

中国画按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中国画的种类按表现题材分为(2)

宋·王冼《绣栊晓镜图》

宋代人物画在部分脱离宗教画的同时追求写实,社会风俗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画开始蓬勃发展,此后中国人物画开始朝另一方向发展。从重视教育认识功能,转向重视审美作用,从为对象传神,转向更多地抒发作者的情感。仕女画、高士画大量出现,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强。

明清人物画绘画风格受到新的文化思想与审美取向的影响,并且随着后期中西文化交流,明显采用了中西融合的画法,为中国人物画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

形神兼备原则

中国人物画对于人物美的认识与表现,一般不留意于人体美,而侧重“神识风采”之美,讲求形神兼备。

我国绘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顾恺之认为画之妙不在形体而在内在精神气质,主张“以形写神”。据记载,顾恺之曾反复强调画张道陵要画得有神韵、有气质,因为他认为得道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在描绘张道陵时要把他的羽化与轻盈表现在纤细的形体上,让观者感受到他的仙风道骨。

中国画按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中国画的种类按表现题材分为(3)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唐摹本)

“传神论”对后代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很多优秀作品能反映以形写神的审美追求。比如,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唐太宗深沉大度的威仪与禄东赞小心谨慎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晚唐画家周防的《簪花仕女图》描绘了贵族妇女春夏之交游园赏花的生活,表现了仕女们闲适无聊的神情与状态。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自始至终沉郁寡欢的神态与歌舞升平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中国画按题材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中国画的种类按表现题材分为(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