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这么处理?
当然一方面是“人性”的体现,但,Sir更觉得,这是用“弱”来写“强”的尝试。
就拿靳来说。
表面上来看他当然是“弱”的,他的身上遍体鳞伤,脑袋里还嵌入了一块弹片,使得他常常陷入幻觉,发病。
故事没有说他为革命做了什么。
反而一直让他饱受痛苦,处于弱者的地位。
但。
一个如此无助的人,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依然相信会有光明的明天,这不正衬托了“信仰”的强大吗?
相比来说。
如今主旋律电影中需要时刻刻画主角的正义,需要时刻避免主角有大的“缺点”,不正是在走向一个相反的方向吗?
而这些,也是Sir觉得它之所以到今天,仍旧“特别”的原因。
03
消失的年代
现在回头再来看《红色恋人》,其实不免会让人有些唏嘘。
因为当年很多“理所当然”的东西。
如今已然消失不见了。
什么样的理所当然?
比如说,爱情。
《红色恋人》的结尾,靳是为了爱情而牺牲的,它大胆地把爱情摆在了和信仰等同的高度,从个人情感的视角来理解集体的革命激情。
十足地叛逆。
但,正是因为先有像这样的大框架的策略转换,才有后续许多解构革命议题电影的精细化呈现。
比如《色,戒》中的梁朝伟与汤唯,比如《明月几时有》中周迅与叶德娴的母女情。
或者说,第三视角。
这样一部和民族有关的电影,不仅美国医生的戏份比张国荣还多,其中大半都还是英文台词。
你能信?
事实上在当年,叶大鹰导演便收到了不少怀疑的声音。
但为什么这么做?
叶大鹰导演回应,选择第三视角,是因为他觉得,如果只是自己讲述的伟大,容易流于自嗨。
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提供一种反思。
是的,要Sir来说,这种“理所当然”就是,当年电影人们无论经受怎样的质疑,总还是会尊重内心,敢于尝试。
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把电影拍好的唯一途径。
这当然与导演个人的选择有关,就像叶大鹰,其实在《红色恋人》之前,他也拍过另一部气质相近的《红樱桃》,拿了金鸡百花两座最佳故事片奖杯。
但同时。
更重要的,其实是与时代氛围有关。
90年代末,全球化思潮盛行,当中国电影市场再度向好莱坞开放时,电影人们开始被迫跳出了“电影厂模式”的观念,而开始与世界接轨。
于是。
大量的导演加入到“尝试”的阵容里来。
第五代开始转型。
第六代开始冒尖。
尤其是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电影人开始拍摄一种截然不同的电影时,人们开始意识到,电影,其实是可以有无限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