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我跟大家分享了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一段见解:“没有汉人的“满化”,没有满汉两大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没有产生《红楼梦》作者与作品的可能的。”。
今天我想利用一个篇幅,再借用《红楼梦》里的一个人物,更加详细地阐释一下这个问题。
1 《红楼梦》贾元春的判词熟悉原著的读者应该都知道,《红楼梦》的当中运用了大量“谶语”的方式进行了创作。而谶语的主要功能就是带有预言性质,预示着在今后的情节发展中人物命运或者事件的走向。当然,《红楼梦》里并非处处都是谶语,很多诗词的创作都是各个角色在此情此景下抒发情志。而明显的谶语也有很多,比如《十二金钗正册》、《十二金钗副册》以及《十二金钗又副册》当中的人物判词。
我们一起先来看看第五回里贾元春的判词。《正册》当中的判词基本都是一幅图附带一首诗——元春的那幅图画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一香橼”。而元春的判词则是: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兕相逢大梦归。”
根据红学界的研究,这幅画上的“弓”采用了谶语当中的谐音法,与“宫”同音;“香橼”则是谐音“元”。判词当中的“榴花开处照宫闱”也对应了谐音的谶语,无论是图画还是判词都跟元春后来的命运相呼应。
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是画着一张弓,而不是画一个鞠躬的人来做此谐音呢?
我在研读《红楼梦》之初就想过这个问题,直到后来有一年在故乡看到满族人嫁娶,才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满族人娶亲时,新人夫妇也是要拜天地的。而在拜天地的时候,新婚夫妇面前摆放的物品除了香炉之外,还有两样红纸包裹好的东西:一个是秤,另一个是弓。秤杆用来揭开新娘头上的盖头,那么弓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按照满族人的婚俗,在揭开新娘盖头之前,新郎要拉弓向还没有揭开红盖头的新娘虚射三箭。当地的老人告诉我:开弓射箭是满族人驱邪避害的方法,而在婚礼上开弓,是为了要赶走婚礼一路上走来带来的邪气。满族本身是一个骑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射柳的习俗。在婚礼上也引用了“开弓射箭”寓意,是经过几千年不断演变以后保留下来的。
原来“弓”在满族婚俗里代表姻缘,那么元春判词里的那副画上画着一张弓,就真的不奇怪了——“弓”不仅是谐音,在现实生活里也确实具有非常确切的含义。而用秤杆揭盖头,象征着“称心如意”。在揭开盖头以后,新郎要用手轻轻抚摸新娘的头发,象征“白头偕老”。
2 “弓”在满族婚俗里有据可查有一部叫做《清朝野史大观》的著作,专门记录清代的逸闻轶事。这部书里保留了许多当时的社会生活史料,细节丰满,读起来十分有趣。而在书中就曾经记载过两次满族婚礼。一次是:
“新妇既至,新婿用弓矢对与射之,新妇怀抱宝瓶,入座向吉方,及吉时。”
另外一次是:
“新人登舆,不衣礼服,而皆棉袍。不流旗头,聚发成髻,红巾盖之。内衣如袄裤亦棉制,冬夏如是;若炎暑太热,则改为夹衣,而于肩膝等处稍置棉花。喜舆到门,新郎抽矢三射,云以去煞神。”
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满族婚礼当中,确实是有“开弓”的传统,目的是“以去煞神”。而在文学作品里,满族人的这种习俗也有体现,我们在此举一个例子来看看。
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创作过一部长篇小说,叫做《儿女英雄传》,这本书也叫作《金玉缘》。它是我国小说史上最早将侠义与言情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小说,书中也同时揭露了官场腐朽以及科举制度的弊端。最难得的是,这部小说的语言很传神、很幽默,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在《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八回里,写到过一次满族的婚礼场景,也就是主人公何玉凤嫁给安骥的婚礼。
“吱喽喽两扇大门开放前面花灯鼓乐一队队进去。轿子才进门只听那满天星金钱嶒楞呛啷撒得来连声不断。…… 忽然静悄悄半天只听得一声弓弦响哧的就是一箭从轿子左边儿射过去;接着便是第二箭又从轿子右边射过去;说时迟那时快又是第三箭却正正的射在轿框上噔的一声把枝箭碰回去了。”
整整三箭,两箭从轿子边呼啸而过,第三箭射在了轿子框上。这三声箭响,让我们的侠女何玉凤在轿子里坐不住了,原文里也接着立刻写道:如果再射一箭,侠女就要飞身出轿使出她平时接飞镖的本事了。
3 满族婚俗解读既然说到了满族的婚俗,我们不妨就再深入探究一下其中的细节。
在人类社会逐渐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之后,在我国唐代时期,也有一个民族保留了母系社会的遗风。这个民族被统称为渤海人,主体是由中国东北古老民族靺鞨族、汉族、契丹人、高句丽人、女真族等组成。当时,渤海人在男女婚嫁上是可以自由交往的,只要双方情投意合便可以谈婚论嫁、定下终身。婚礼也不讲究聘礼的多少,但有一条:渤海人那时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男方一般要入赘女方家。同时,妻子对丈夫是有控制权的,如果丈夫婚内出轨或者有纳妾的想法,妻子和娘家的亲属有权对他进行抨击和指责。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这个丈夫可能还会因此丧命。
到了金朝早期,婚俗已经开始改变了:女方带着财产嫁入夫家。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完颜部落的始祖名叫函普。有一次,函普出面调停了自己部落跟相邻部落的一场矛盾,大家都很敬佩他的能力,就送给他一头青牛,“并许归六十之妇”。随后,函普就用这头青牛作为聘礼,“并得其资产”。看到这里,大家可能都笑了:什么?这位始祖娶了个六十岁的老太太?
其实不然。满族祖先有一种特殊的计岁方法,就是用挂在额前的“令珠”来计算。一般情况是,是每年新增一个令珠,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这个人对自己的部落有非常大的贡献,那么就可以多增加几个令珠挂上。函普迎娶的这位女子应该是一位非常有才干、有德行的“女强人”,而并不是真的有六十岁。
后来,女真族里这种母系社会的余威渐渐丧失,一夫多妻的现象非常普遍。男子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地位,都可以娶数名妻子。一名男子能同时养活好几位妻子,正是一种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地位不高、经济实力不算强的女真人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获得更多的妻子,那就是“转房”——女子嫁给亡夫的哥哥或者弟弟;如果一个男子的父亲去世了,这名男子也可以娶他父亲的妾室为妻。
到了满族入关之后,因为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汉两个民族逐渐开始相互融合,婚姻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这时,同姓婚姻和“转房”的习俗就被禁止了,还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族里的人不能互相谈婚论嫁,否则都按照“奸淫罪”惩治。
汉族的婚俗当中,有纳亲、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六礼”。受到了汉族的影响,满族的婚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通媒、小定、拜女家、下茶、开剪、坐帐、合氶、祝吉、回门等过程。“通媒”是指媒人要拜访女方家三次,每次都要带一瓶酒,以便女方家考察男方的诚意。而根据旧的习俗,满族男子求娶不需要媒人,而是男方的父母带着如意或者玉器到女方家登门拜访就行了。
满族旧俗当中,娶亲不看重聘礼的多少,不看“品味高低”,也不注重“一时之贫富”。下聘礼这个环节就被称为“下茶”,婚俗发生变化以后,聘礼的数量也有所增多。贵族的聘礼排场我们就不细说了,就算寻常百姓家也要抬着羊、酒、首饰、衣料、钱等等去女方家下聘。
4 从元妃进宫、升职、到封妃省亲解读满族规矩清代是从顺治时就立下了规定:凡是属于满族八旗人家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次的秀女选拔。被选中的女子就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妃嫔,也有一部分入选者会被指婚,嫁给皇室的子孙成为福晋。
贾家作为上三旗内务府包衣,家中的女孩儿也必须遵守这个规矩。而就是参加了秀女选拔以后入宫,先成为了宫中的女官,负责教导新宫女规矩礼仪。后来,元春在凤藻宫的女官考试中脱颖而出,升职成为了尚书。这个职位相当于一个正五品的女官,也是皇宫内女官的最高等级了。紧接着,元春被加封为贤德妃,贾府成为了皇亲国戚。
清朝宫廷里的嫔妃,凡是符合规定的,不分家庭出身贵贱,都有省亲的资格。所以在这里我也要跟大家强调一点:以往在跟一些读者交流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加封贤德妃”是元春归省的一个必要条件。其实并不是这样。
《红楼梦》第十八回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清楚地交代了元妃归省的日期:
“本上之日,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恩准贵妃省亲。贾府领了此恩旨,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大家可能都有耳闻,满族人的规矩特别大。元春第一次省亲的日期被批准为正月十五,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满族有一则民间传说,大意是有一位满族的女子认为自己族人在元宵节燃烧松明子的习俗并不美观。她听说京城内在元宵节这一天百姓都点着宫灯,大街小巷内灯火通明,十分壮观,就想去看看。可是当她骑着马到了京城以后,误打误撞进了宫当了宫女。几年以后,她学会了制作宫灯,也到了该出宫回家的日子。皇帝偶然知道了她的故事,就送给她一个宫灯,特许她将宫灯带回长白山的家乡。从那以后,满族人过元宵节的时候,百姓也点起了各式各样漂亮的灯笼。
《红楼梦》一书中,皇室跟贾府的渊源很深。让元春正月十五省亲、探望家中长辈并带来了礼物的举动,跟这则满族民间传说有相近的地方。而同时回家省亲的还有周贵人、吴贵人等。
除此以外,我还有一个猜测:元春省亲的这一天,贾敬就在贾府而没有在道观。他在家一直要待到正月十七以后才回去继续修炼。然而,元春省亲的整个过程里,贾敬都没有出现过,后来也没有听说因为这件事贾敬被怪罪了。而且元春赏赐的名单里,位列第一的就是贾敬。
这也让我联想到了满族的另外一个习俗:每逢正月十五,满族人全家上下流行往亲族成员脸上涂黑墨,叫做“打画墨儿”,象征着新年的平安吉祥。满族是个非常讲究等级尊卑的民族,平时言行举止就不能逾越自己的身份辈分。只有正月十五“打画墨儿”这一天,家族内的长幼尊卑不再成为忌讳,成员可以不必在意辈分而互相玩闹。
如果我这个猜测成立的话,那么贾敬不出来行礼见过元妃,从家族礼数上则似乎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红楼梦》里所使用的语言、使用的器物、规矩礼数、人物称呼等等当中,都渗透着满族文化的影子。我也会在以后的文章里继续跟大家一起探讨。感谢各位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