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亲四样礼是什么,提亲男方准备什么礼品北京

首页 > 情感 > 作者:YD1662023-02-09 12:33:00

古代房屋庭院(图取其意)

主、宾双方在堂上站定后,男方使者面朝东,向女方家长说:“吾子(女方家长)有惠,贶(kuàng 恩赐)室某(婿名)也。某(婿父名)有先人之礼,使某(使者名)也请纳采。”(注意:此几句话中,“某”所指人物不同)女方家长站在阼阶上,面朝北,行再拜礼后,回答说:“某之子憃愚,又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辞。

使者在楹(堂上的柱子)间,将雁授予给主人。使者及主人皆走下台阶,主人将雁交给“老”(贵族家庭中总理家务的家臣,类似后世的管家)。然后,使者走出女方家门,等待进行“问名”之礼。

二、秦汉时期的纳采礼

秦汉时,媒人在缔结婚姻过程中,发挥着沟通男女双方意愿、信息的重要作用。西汉人刘向曾说:“妇人因媒而嫁。”汉代人比较普遍地认为,无媒不成婚。“夫自炫向媒者,士女之丑行也”。

北京提亲四样礼是什么,提亲男方准备什么礼品北京(5)

王莽

《汉书·王莽传上》记载,西汉末皇帝立皇后中的“纳采”礼仪:专擅朝政的王莽意欲将女儿嫁给汉平帝为皇后,以便更好地控制皇帝。负责此事的官员将候选女子的名单拟定呈奏。王莽审阅时,发现王氏宗族的很多女子,竟然都在侯选之列。王莽唯恐这些王氏宗族的女子与自己的女儿竞争皇后之位,但一时又想不出将她们摒弃出候选行列的办法来。经过一番思虑后,王莽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北京提亲四样礼是什么,提亲男方准备什么礼品北京(6)

《母仪天下》王政君剧照

他一方面上奏皇太后(王莽的姑姑王政君)说,自己德行一般,女儿材能低下,自愿退出候选。皇太后误以为王莽所言至诚可信,于是下诏允准。王莽另一方面暗地里唆使公卿大臣,乃至庶民百姓,上书“请愿”,“庶民、诸生、郎吏以上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大家强烈呼吁:“愿得公女为天下母。”王莽虽假惺惺地派长安有关官员“劝阻”请愿,结果却恰得其反,“上书者愈甚”。最后,不堪聒噪的皇太后不得不“顺从”民意,派长乐少府、宗正、尚书令去王莽家,行纳采礼。三人回宫后,自然夸赞王莽的女儿“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才貌双全”的王莽女儿就这样顺利通过“海选”,成为皇后。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纳采礼

魏晋时期,天下大乱,包括“纳采”礼在内的“婚姻六礼”,或许不再被普遍的施用。直至升平元年(357年),东晋穆帝纳皇后何氏,始命负责礼仪的太常王彪之撰作“纳采”版文。版文的内容,不外乎是阐述婚礼的重要性(“以奉天地宗庙社稷”)、派遣行纳采礼的官员等。被采择的女方家长,也要遵礼答诏:自谦为“陋族”,本家女子“未闲教训”,遵奉传统礼典云云。

这一时期公卿士大夫的纳采礼,和皇族有别。《通典》对公卿士大夫阶层的纳采版文、纳采仪节等,均有所记载:

“纳采”版文上、下、左、右四方,都要书写礼文,及新婿父亲的名讳,媒人的姓名要书写在版文的正中。版文左方用皂色(黑色)的布囊包裹,然后用白绳缠绕,如同公文上的封章一般。上面写上“某官某君大门下封”、“某官甲乙白奏”等。若没有官职,布囊上就写“贱子某某”等。写好后,将纳采礼版放到案上。

北京提亲四样礼是什么,提亲男方准备什么礼品北京(7)

向女方馈赠的酒、羊、雁、缯、采、钱、米、肉等内容、数量,要写在另一张版文(实际上就是后世的“礼单”)上。写完后,用白缯将它包裹起来,与誊写礼文的纳采礼版一起放在案上。前往女家行纳采礼时,使者的随从们要牵着羊,用笼子盛着猪、雁,用笥盛缯,用奁盛采,用黄绢做成的布囊盛米。

北京提亲四样礼是什么,提亲男方准备什么礼品北京(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