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无数爱国奉献的事例,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青春是一首诗,隽永的字句里流露出对理想的渴望,展示出意境的柔美与阳刚,显示着灵魂的深邃与崇高,诠释了生命的无限与顽强。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篇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学生习作】
立身时代,爱国奉献
□陆宇涵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一(3)班
身为中国人,爱国,是血液中流淌着的最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经久不衰的坚定信念。这种精神陪伴着我的成长,也终将贯彻于我的一生。
“一条大河波浪宽,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母亲的爱国小曲中,翻开历史图书,我了解到了在朝代更替频繁的古代,爱国奉献精神多表现在武官将士们的誓死捐躯与文人墨客的借笔传情中。
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曹植,到“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的李白;从“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岳飞,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从“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无论是亲征沙场还是执笔抒情,无不体现着他们在国家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浓浓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当我再成长了一点,身为小主持人,迎着五星红旗在晨曦中冉冉升起,走进历史博物馆研学,我看到了爱国奉献精神以更加激进、振奋的形式呈现出来。
“五四”运动中进步的爱国青年学生们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力争主权;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数以万计的爱国革命志士,在祖国危难之际,勇敢地走在革命前线,用血肉身躯筑就守护祖国的万里长城,用生命护佑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正所谓“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为国牺牲的战士们所诠释的,正是不畏阻挠、不惧牺牲、“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的爱国奉献精神。
当胸前的红领巾变成了团徽,走进历史课堂,我又从影片与课本中望见,新中国成立后,爱国奉献精神表现在了无数老一辈建设者们不辞辛劳地实干中,表现在他们为建设祖国的不懈奋斗中。
在大庆油田,有“铁人”王进喜和他无数工友们在深黑夜色中劳作的身影;农村改革的道路上,有焦裕禄和成千上万像他一样日夜奔波忙碌的身影;“两弹一星”“东方红”的成功,也离不开钱学森等科学家们不计名利、夜以继日潜心研究的奉献。
正是他们,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才有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繁荣昌盛。
当我参加志愿活动,在为垃圾分类认真站岗,为禁毒工作积极宣传,为城市绿化保洁努力行动,为山区孩童送去衣物与图书时,我看到,步入新时代,在这个和平年代中,爱国奉献精神更体现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卫国戍边的小战士们用钢铁般的血肉身躯筑成了祖国的界碑;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主动请缨出征的白衣天使们用白衣之下一个个渺小的身影,搭起了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无形屏障;湍急的洪水之中,救援战士们与志愿者们用水中泡得发白的四肢,铸就了隔绝危难的铜墙铁壁。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了坚毅与团结,更望见了爱国与奉献。
这就是新时代的爱国奉献精神,简单、平凡却又伟大、崇高,为人民服务,为家国守护,扛起如山的责任,为中国更好的未来而坚定信念,新时代的爱国奉献精神,终会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定的品格基础。
我深刻地感受到,爱国,是中国人对世代于斯生长的土地与关于民族团结的深刻情感,而奉献,是无数热爱祖国之人尽其所能,在祖国需要之时用行动表达的一种挺身而出。
这二者构成了爱国奉献精神的内涵与意义,激励着中华儿女时刻准备着为这个民族和时代而奋斗。
中国的一瓣花、一株草、一方木、一粒星辰、一片海、一汪泉、一条江、一潭湖,都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心存爱国奉献精神,肩负振兴中华大任,身处时代的洪流中,立足于新时代的中国,我们必须矢志不移,奉献爱国,与国同在。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教师点评】
“爱国”是一个恒久但永具生命力的话题,中华民族自古不缺爱国主义的故事,但是要让年轻人能讲好爱国故事,还是要结合亲身经历方能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从而产生共鸣,因此这篇文章的取材是一个亮点。
作者从母亲的爱国小曲中,从阅读过的名人故事中,从自己主持升旗仪式,再到参与志愿者,最后到戍边卫士的事迹,脉络清晰地讲述着自己对“爱国”情感的认识,并且这种感知随着成长在不断地加深。
爱国可以是国家危急时刻的奉献精神,爱国还可以是和平年代的点点滴滴,只要是用行动将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祖国,就是爱国。
全文读来很接地气,却不乏文采,结尾更是升华了主题,回应了题目。我们所说的讲好中国故事,不正是应该这样吗?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梁秋燕)
【非师点评】
陆同学的作文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当属于中学生的优秀作文。但挑剔地说,这样的题目是有套路的。因为这个题目做了几十年,留下很多优秀的篇章与现成的观点。
我所期待的,却是陆同学个人内心最真切的生命体验。也就是说,我希望有更具个人化色彩的表达。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的这首诗乃千古传唱,他把爱国的情感表达得无比真切。阴阳相隔,原与世俗间一刀两断,但即使坠入阴间,诗人的期望依然强烈。
这样一种看似寻常的描写,却表达得既真切又强烈,同时也具有爱国情怀。我十分希望中学生的作文也能如此,从微小的事情切入,从涟漪般的心情写起,力求个性化,力求在大主题面前有个体生命的小感觉。
我觉得,深度地表达宏大的主题,个性化地传达生命的体验,这才是当下学生作文应有的更高的境界追求。
(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江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校对 | 潘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