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少女原本打算约朋友周末一起玩,却被拒绝了, “下周六七夕哎,你不去过节吗?”
少女这才意识到,怎么又到一个节日了。仿佛上一次绞尽脑汁给男朋友选纪念日礼物的日子还在昨天,又要开始计划七夕怎么度过。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恋人之间应该过的节日好像越来越多了。从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到这几年流行的白色情人节、女生节,甚至是儿童节,不知为何都变成了一种恋人间该有的仪式。
好像不充满仪式感地过这个节日,我们就不配恋爱似的。
“仪式感” 这个词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少女觉得,或许我们对它存在着一些误解。
01
伪仪式感,正在入侵我们的生活
在心理学上,仪式(ritual)指的是一种有意义的重复。[1] 它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比如每次吃饭前进行祷告,睡前互道晚安;也可以是特别的日子里才有的特殊待遇,比如生日纪念日赠送礼物鲜花。[2]
而仪式感,则是这些有意义的重复活动带给人们内心的感受。
就像爱情童话《小王子》里写的那样: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最初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增加生活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关系的亲密度和连接感。[3]
然而,现在这个词却在被滥用,被层层包装,失真成了“伪仪式感”。
仪式感和伪仪式感主要有三个区别:
1.出发点不一样
仪式感的出发点是:这么做,是为了表达爱;而伪仪式感则是遵循着社会统一的刻板规则(或者说是商家营造出来的节日消费气氛):不这么做,就是不爱。
比如七夕节、情人节、纪念日的伪仪式感,意味着特殊数字的转账、99朵玫瑰、香水口红、烛光晚餐、院线爱情片……
2.呈现形式不一样
仪式感是两人之间私密的情感互动,而伪仪式感则是一种展示给别人看的形式,它充斥着社会比较的意味。
它的存在,大多时候是为了在微博和朋友圈获得人们的关注和赞。而一旦自己没有获得足够多的赞和评论,伪仪式感也就不堪一击。
3.带来的结果不一样
仪式感,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归属感和安全感,而伪仪式感却让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地鸡毛,甚至严重危害到了我们的关系。
尤其是现代社交媒介的发展,让伪仪式感甚至成了攀比的工具。当看到别的女孩有999朵玫瑰,别的男孩有最新的游戏机,这种上行比较的心理,无形中也滋生了对自己恋人的不满。
此外,对于伪仪式感的过度追求还会让关系缺乏真诚,让关系的双方产生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一方面,伪仪式感并不一定是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达。就像少女的一个朋友曾说: “唉,七夕真不想送花,贵得离谱而且庸俗,可是不送又会吵架。”
另一方面,伪仪式感让爱情的表达变成了套路。当所有情侣的七夕都是玫瑰花加巧克力,我们的示爱也似乎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
当然,有这些想法和感受很正常,它并不意味着不爱、不重视对方,相反,正是因为在乎彼此,才会深受伪仪式感的侵害。
02
仪式感的背后,是爱与关注的需要
事实上,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即使你做足了一切 “仪式” ,却还是没有获得预期的快乐,关系也没有变得更亲密。
原因很简单,当我们努力追求所谓的仪式感时,并不是真正地想要那一套形式。我们真正渴求的,是自己被关注、被重视、被爱的需要,是在关系里归属感和信任感的需要。
伊利诺伊州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仪式行为能够帮助人们增加对一段关系的归属( Belonging )和信任感( Belief )。[4][5]
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之后,难免会有些疲惫,甚至出现怀疑:这真的就是我要的爱情吗?
这时候,仪式感会带来一种心理暗示,让你恢复对一段关系的信任感。那种感觉就好比:
“ Ta 现在能这样爱我,那以后也不会差吧~”
“生活虽累,但是每天清晨被吻醒的时候,我还是相信可以这样到老的~”
仪式感不一定要很隆重,重要的是能带给对方归属感和信任感,让对方感觉到未来还是明亮的,彼此还是有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