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
文/张化纪
转眼之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五个年头了。每次想起母亲,心里总会翻腾起思念的波涛,那些和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犹如电影般一幕幕上演。
外婆家和我们老家隔河而居,中间就是一条饱含吉祥的小河——万福河。母亲姊妹三个,母亲排行老二,外婆家境不太好,除了小舅舅读了几年书外,母亲和大舅都没有机会走进学堂。在别人眼里也许就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对于我来说,母亲的份量却比泰山还重,好些时候我都想好好地写一下我的母亲,但终归未能成文,因为我特别害怕,我笨拙的文笔会有损母亲的形象。
在我悠长的记忆里,母亲总是默默地做着事情,善良而沉稳,从不多说话。母亲从小心灵手巧,织补缝纫邻里称赞。正因为这样,我和姐姐们虽然鲜有新衣穿,但我们的穿戴都被母亲拾掇的利利落落的,给人一种特别整洁朴素的印象,这都得益于母亲的勤劳和爱心。因为母亲的善良与热情,很多乡邻都会找到母亲帮忙,只要母亲有能力帮助的地方,她都绝不拒绝,甚至有外来收废品的人,路过家门渴了、饿了,母亲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人以帮助。前几年我写过一篇获奖的文章《母亲的电话》,那是一件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一个去村里收购大蒜的商人,在我们家门口弄丢了钱包,里面有各种证件和大量现金,钱包被母亲捡到后,想方设法找寻失主,使钱包在第一时间“完璧归赵”。
在我没有上学的童年时光,母亲总是把我带在身边,给我讲一些动听的故事,唱一些美丽的歌谣,给我讲一些做人的道理,直到现在,母亲当年教我的那些儿歌我都记忆犹新、顺手拈来,上学后我的记忆力一直不错,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一直在学业上保持领先,直到工作后,我教书、读书、写作、出书,因为良好的记忆功能,让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点小小的成绩,我总觉得我的成长和母亲早期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母亲对我的影响深刻而久远。有时我把我小时候母亲教我的歌谣拿出来教女儿,那些精彩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让我们父女俩倍感温暖,很多时候,女儿就缠着奶奶讲我小时候的各种趣事,并央求老人不要偏向,再把那些故事一个不落的讲给她听,看着眼前的这种祖孙隔代亲,多少次我都感动的一塌糊涂、泪眼朦胧,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幸福的场面啊,我特别享受这种天伦之乐的氛围。
因为母亲有病在身,我们姐弟三人都会想办法把母亲接到身边多住些日子,但母亲总是恋着故土、老屋、乡情而不愿久居,其实不用想我也知道,因为母亲一向体贴关心子女,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
关于母亲患病的场景,鲜明而深刻,时间定格在极不平凡的1976年,那时正是榆钱满树的季节,我和姐姐们正在撸榆钱充当午餐,忽然被邻居告知母亲生病了。当年的唐山大地震,让生性胆小的母亲害了一场大病,落下了怕累怕气的病灶,这让我们家人多了几分牵挂,但令我们欣慰的是,随着母亲的年龄愈来愈大,她的病情逐渐好转。
值此又一个母亲节到来之际,我再次遥祭我的母亲,愿她老人家天堂安息。也祝天下所有母亲健康平安、四季顺遂。
附:《母亲的电话》
文/张化纪
有道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每一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品格和风气。我们的家风就是:与人为善;我们的家教就是:真诚厚道。
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了,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牵挂也变得越来越深,春节之后,天气转暖,母亲就开始每天嚷嚷着要回老家,她提出住楼不方便、没有熟人唠嗑、想老家老屋等等理由来一心想回老家居住,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看她如此坚决的样子,我就只好遂了老人家的心愿,送母亲回了老家,无论多忙,每周我都会抽点时间回家看看母亲,这便成了我每周的必修课。
电话的铃声有节奏地响起,习惯性看了来电显示为“老家邻居”,我的心在那一刻紧张起来。我知道母亲没有什么大的事情是不会给我来电话的,我满怀忐忑地按了接听键,是母亲熟悉的声音:“你快回来一趟吧,有些事情需要你处理一下”。
我很快驱车到家,母亲早已经在门口等我了,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皮包,母亲见到我就急不可待地对我说:“俺昨天在门口捡到一个钱包,可是俺不识字,你快给人家联系一下把东西还给人家”。我打开一看里面有700元现金,其中还有四个银联卡、身份证、驾驶证等。我对母亲说:“别着急,我这就联系失主,一定会让这些东西尽快回到主人身边的”。根据身份证上的资料,我找到了失主所在的村子,通过114查询台,我找到了村支部的电话号码,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失主。
很快,失主根据我留的地址找到了我家,据失主说,银联卡里共有4.7万元做生意的钱,在收购大蒜时不小心弄丢了,这两天全家正为这事一筹莫展,当我把钱包交给来人的时候,他激动的得说不出话来,我在不经意回首间,分明看到母亲脸上绽放出了释然的笑容。
失主怀着失而复得的兴奋和感激走了,母亲也为自己完成了一个心愿而欢欣快乐,我的思绪也在记忆的长河里开始了寻觅和游弋,搜索埋藏在我记忆深处母亲的切切叮咛和殷殷期盼。
不曾记得从何时起,母亲就一直这样教育着我、熏染着我、影响着我。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解人之困这些最简单、朴素、温暖的情怀早已经成为了母亲生命的底色和性格的特征,没有一点的矫揉造作,没有星点的功利色彩,没有任何的高谈阔论,这些最美好的情感用一种最平凡简单的方式引领着我的道德航线。
在我童年的依稀记忆里,生活总是显得紧紧巴巴,粗粮和野菜陪伴我走过了很长一段时光,就是在那样拮据困顿的岁月里,我就一直接受着最原始也是最伟大的道德教化:做人要有善心,为人要有骨气,再苦再穷,绝不能干那些偷鸡摸狗、利己害人的勾当。想想母亲的经年教诲,看看眼前发生的一切,春风化雨般的道德教化一脉相承,犹如那潺潺溪水从古流到今,清澈见底、甘甜无比;就像那漫山遍野的花朵,香飘万里,流韵九州。
出现一个很巧合的事情,就在我返程的途中,我获悉女儿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信息,刹那间,我这个一向坚定而忠诚信奉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者,在心底也不免生出“因果报应”的禅念了,由此想到中国很古老的一句处世箴言:人之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矣;人之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矣。
感慨之余,油然悟出这样一个道理:活在世上,简单是一种情怀,善良是一种姿态,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只要心地是善良的,情感是丰富的,精神是高贵的,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永远不会缺少高贵和伟大。
壹点号当代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