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晃即逝。岁月不饶人,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些虽然是动物的本能,却始终启示着人类:孝顺父母,不该只停留在概念里,而需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中年人常常陷入事业、家庭双重压力中,对于年迈的父母谈论关爱多于实际行动。然而,千万别忘了,那双渐渐苍老的手,是扶持你一路走来最坚实可靠的力量。
鲁迅曾说,“孝顺父母,乃众善之首。”子女决不能等到父母离世后才幡然醒悟所谓的“孝”。中年人常常以忙碌为借口,冷落了父母。
可要知道,时间再紧张,也不能忽略老人的心情,就如同他们从未忽略过你的每一分需要。
2.不是父母变得啰唆了,是他们越来越不安。正如杜甫《春望》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现如今通讯更发达,但与父母的沟通却愈稀少。
每次电话那头絮絮叨叨,不过是老人孤单的表达。及时的陪伴和关注胜过千言万语。
林清玄曾言:“许多事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告别,但我们浑然不觉。” 不妨多点时间回家看看,多一个拥抱,一个笑脸,比在大城市的成功来得更有意义。
4.善待父母,本就是一种高格局。“孟母三迁”是为了让儿子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如今,你为了打拼选择背井离乡,却忘记把父母带在身边。你的成功,也希望有他们的见证与分享。
冯骥才在文章中写过:“父母是我们与死神的屏障。” 人常常挑剔父母,说他们的菜不好吃,不时髦,但没想那些质疑的背后是老人深深的爱与付出。
当年轻时候的他们,在那样困苦的环境中,把最好的留给了你。
6.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行动是最温暖的问候。《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常感叹家庭的诸事烦扰,却无法逃避。
因此,懂得在琐碎中找到乐趣,多用行动表孝心,无论多疲惫,看一看父母,让他们安心。